中國方向

中國方向

《中國方向》內容簡介:欲望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城市化,或者說現代化勾起的欲望會不會也像海水一樣?就怕它比海水還要鹹呢。這或許就是我們擺脫美國模式的難點所在。中國的難度在於,她還沒有步入已開發國家之列,甚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現在卻被很多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要求要像一個已開發國家那樣來承擔責任。亞洲人要真正能夠高昂起自己的頭。沒有自己的大國,沒有自己的安全體系,就只能依附於美國,將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來掌握。中華民族的復興不是重複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崛起的老路,更不是重複原有的文明史,而是要走出一條新的和平發展之路,書寫新的歷史觀和文明史觀。我們正在和將要做的事情是前所未有的。從這個角度看,這也是兩種歷史觀的較量,這場較量對於生活在21世紀的幾代中國人來說,都具有挑戰的意味。從中國現在的發展水平來看,我們只是從舞台下走上了舞台,遠未居於舞台中央。中國真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過程恐怕還很漫長。過低估計自己不行,過高估計恐·怕也沒有什麼好處。否則我們動不動就會不高興。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方向》講了中國崛起必須擺脫美國模式。

作者簡介

丁剛,上世紀50年代生人,祖籍上海,長於陝西。做過工人,當過教師。1982年畢業於西安外國語學院英語系,1987年畢業於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新聞系,獲法學碩士,同年進入人民日報同際部工作。從1990年起,先後任人民日報駐瑞典、比利時(歐盟)和聯合國(美國紐約)記者,現為人民日報高級記者、西安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授。近年來撰寫了大量國際和時政評論,提出的“脫美國化”概念引起廣泛共鳴。作品曾數次獲中國新聞獎和中國國際新聞獎。

圖書目錄

路在何方
欲望都市
奢侈的力量
摩天大樓之欲
為了汽車的城市
脫美國化——不可迴避的問題
北京,2008年9月1日
國家發展目標,關鍵在公平
中國現代化難在“壓縮”
擴大內需是最終出路
經濟轉型必須增加百姓收入
重視研究城市貧困
誰來繼承“上海製造”
以最小能源成本實現和平發展
在內心深處建立道德壁壘
中國人,你咋就不怕死?
教養是一種習慣
“三鹿”中了華爾街的毒
上海需要更多“簡光洲”
“五四”是一場尚未完結的討論
經歷磨合
兩個舞台
兩種歷史觀的較量
隔膜不是一天形成的
徘徊在天堂與魔鬼之間
中國改革開放是中美關係最大驅動力
從“淘金者”到“掏金者”
有光膀子的北京才是真實的北京
中國不是闖進瓷器店的大象
中國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了嗎?
消費為王
與西方交往不能總怕上當
“我們發現了世界,還是世界發現了我們
大門打開,我們怎樣影響世界
突破制衡
是中國分裂了歐洲嗎?
中國媒體替誰說話
誰的聲音——全球傳媒的話語權之爭
解放思想,要打破西方語言牢籠
偏見從何而來
冷靜面對“中國責任論”
中國鞋被燒的啟示
爭奪標準就是爭奪市場
中國國企為何難進西方大門
審視美國
美國不是民主的救世軍
歐巴馬現象加固白人優越感
林肯的理想與現實
為什麼歐巴馬應當感謝布希
本·拉登的勝利?
誰來扛美國甩的包袱
從“巧實力”看歐巴馬對華政策
大洋彼岸那個姓亨的老頭走了
冷戰還會重演嗎?
美歐大市場意在新規則
為什麼不應低估美國次貸危機
炫耀財富的時代已經結束
關注周邊
警惕周邊研究邊緣化
烏蘭巴托的裂痕
泰國的富人鬧事
首爾的除新布舊
中印比較應走出西方誤區
俄羅斯,一個懷舊的強國
當“三八線”不復存在
東亞的尷尬
書寫新的亞洲史
亞洲的奧運
細微的善意
他山之石
馬克思從來沒有離開過歐洲
一個北歐王國的發展經驗
GDP增長並不一定能帶來幸福
另一種增長
納稅的熱情
窮人的慈善
限制塑膠袋考驗了什麼
瑞典的現代神話
安然黑幕是怎樣揭開的
銘記歷史
我們怎樣表達愛國熱情
凱拉的悲劇會重演嗎?
面對奧斯威辛的抉擇
告訴你的孩子
日俄戰爭之辱不容忘記
日本缺少什麼樣的反思?
下工夫研究日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