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換臉

中國式換臉,就是臉面毀容者,在傳統外科技術基礎上,結合再生醫學、幹細胞、三維重建等最新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建立利用自體組織構建全臉面技術。

介紹

中國式換臉 中國式換臉
中國式換臉 中國式換臉

它創新性的研究迴避了異體臉面移植的排異、感染、倫理等諸多難題,被視為代表未來臉面重建技術及修復重建外科技術的最新趨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整復外科創始人之一張滌生教授激動地稱此為“中國式換臉”。這是一台神奇的手術:病人胸部“長出”毀容前的三維臉面,由自體軟骨構建的五官讓這張臉“有鼻子有眼”,醫生們小心翼翼地將這層薄薄的新臉皮移植到毀損面部。這是一張根據患者患病前的近照三維重建出的新臉――不是別人的臉或標準的臉,而是自己的臉。

構建新臉

中國式換臉 中國式換臉

面對一張嚴重毀形的面容,整形醫生首先想到的不是造臉,而是造血管。如同蓋房需與地線管網對接,房屋方能通電通煤,一張密布的血管網為“新臉”源源不斷地輸送血液與營養,“新臉”這才有了生命。據此,九院團隊在患者大腿根部取滋養血管網,植入胸部皮下。在這個相對平坦的身體部位,醫生們有個大膽想法:構建新的臉面。 利用皮膚擴張再生技術,醫生們將皮膚軟組織擴張器植入胸部血管網下,很快患者的胸部鼓起半球狀。但要構建全臉,這些皮膚還是不夠。為讓皮膚進一步再生,醫生們取患者的自體幹細胞注射移植於半球狀皮膚,皮膚開始增生,血管接著生長,球體繼續變大,直到半個籃球大小。 此後的日子,這群整形醫生更像是設計師,取患者的自體軟骨,利用三維技術“列印”患者臉部模型,製成鼻子、上頜骨等關鍵骨支架,然後植入已擴張的皮膚下。6-8個月後,“新臉”在患者胸部成形,醫生再將它移植到毀損面部。

現實需求

換臉術一直是吸引全球無數優秀醫生攻關的醫學堡壘之一,近十多年來,嚴重毀形性創傷呈高發趨勢,探索安全有效的換臉術,更具有極大的現實需求。

截至目前,臉面創傷後的傳統修復技術有兩類:皮片移植治療和皮瓣修復技術。皮片移植又稱植皮,是不帶血液滋養的“死皮”移植,術後存在顏色變深、皮片攣縮僵硬等問題,移植部分會呈“補丁狀”。皮瓣移植因帶有血液滋養,為“活皮”移植,但皮瓣面積有限,且為保持血管滋養系統,需帶有肌肉、脂肪等組織,故十分肥厚,不能大面積套用,尤其難以套用於需要輪廓、表情分明的臉面重建,後者自此也成為現代醫學難題之一。

儘管此後有異體臉面移植作為嘗試性治療套用,可惜長期觀察發現,此類移植失敗率高達52%,這讓它難以成為大型醫院的常規治療手段。“人自己的身上能不能長臉?”“血管網怎么保證?”“如何安上鼻子、嘴唇?”十年前,九院整復團隊開始不斷設問。與此同時,再生醫學、幹細胞、材料科學等新知識相繼出現,這支外科團隊大膽套用了這些理念,打造自己的“造臉術”。

技術差異

到目前為止,國外採取的都是“異體換臉”技術。“中國式換臉”完全是用患者自己的組織。“異體換臉”後,患者還要面臨各種問題,遭遇排異反應,移植者日日服藥,要面對感染、腫瘤[1]等眾多風險,經濟負擔沉重不堪。“異體換臉”的病人甚至還要面對倫理問題。國際上第一位異體手移植的病人就十分厭惡他人的手長在自己的手上。很難想像,當他人的臉長在自己的臉上,又要面對多少心理關。因為“異體換臉”會出現排異,成功率目前並不高,而“中國式換臉”成功率比較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