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縣人民政府在此修建了果樹園,後改建為田徑運動場,並於一九八六年九月修建了紅軍文藝聯歡晚會紀念碑,以緬懷先烈業績,弘揚長征精神,激勵後人奮發進取。
一九八四年五月,通渭縣人民政府將該遺址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六年六月,中共通渭縣委、通渭縣人民政府命名該遺址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由於城市道路改造,結合南園體育場建設,縣委、縣政府決定重修紀念碑。二00七年五月,投資12.6萬元建成紅軍文藝聯歡晚會紀念廣場,廣場占地576平方米,其中心豎立紅軍文藝聯歡晚會紀念碑一座。該碑由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師孫穎設計,縣委書記燕勝三、縣長令續鵬撰文,原省政協副主席韓正卿書寫。
紀念碑高2.2米,寬3米,由碑座和碑身兩部分組成,碑座由黑色大理石砌成,碑身由紅色大理石砌成,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顯得莊嚴肅穆,古樸典雅。紀念碑坐西朝東,寓意著紅軍從通渭奔赴陝北,在陝北建立革命根據地的英明決策。紀念碑像一個火炬,寓意著紅軍長征精神從“星星之火”到光耀全國,取得解放全中國的勝利,以及我們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又一次偉大的長征。紀念碑矗立在體育場內,形同獎盃,寓意著“全國田徑之鄉”的體育健兒們取得的優異成績和全民健身活動的蓬勃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