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崛起需要大國心態》內容簡介:鴉片戰爭以後,近代中國所遭受的屈辱,在中國人的心靈上留下了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面對現代西方文明在全球的肆虐,曾經創造無數輝煌歷史的中國人倍感失落和自卑。
受傳統文化影響至深的中國人十分渴望從傳統的儒家文化中,尋找到實現國家崛起和民族復興的方法和途徑。然而,儒家文化是在兩千多年前在農業社會條件下誕生的。它很難再適應現在的市場經濟社會。無論孔子、孟子等儒學宗師多么高明、多么偉大,“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他們也無法預知今天的世界是什麼樣子。這種歷史局限性,是任何人都逃脫不了的。
文化是屬於意識形態領域的東西,它的產生和發展必然要受到社會經濟基礎的制約。農耕文明條件下產生的儒家文化很難再適應今天的工業化社會——農業社會已經離我們漸行漸遠,工業社會呼喚商業文明。
編輯推薦
《中國崛起需要大國心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一度被自卑和失落壓抑得失去自信的我們,重新找回了信心。然而,就像被壓抑太久的彈簧一樣,我們從自卑轉向自信的同時,有很多人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狂妄自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們可以修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造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建世界最快的高速鐵路,但農業社會留下的陳舊觀念卻很難在短時間內徹底改變。很多時候,由於陳腐觀念的影響,我們把無知當成了純潔,把偏見當成了原則,把愚昧當成了德行。
雖然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重新崛起是誰也無法阻擋的歷史潮流和必然趨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理性的心態。在我們通往國家崛起和民族復興的道路上,還存在著許多艱難險阻和不確定因素,我們必須做好各種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準備。對於現代中國人來說,我們應該多一些理性和務實,少一些感性和狂熱。只有這樣,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會由夢想變成現實。
目錄
第一篇 天朝上國 風光不再
中國曾引領世界1000多年
曾經的世界第一經濟大國
曾經的世界第一科技大國
遠播中華德威的鄭和船隊
盛況空前的鄭和下西洋
“大明天子乃天下共主”
“縱得奇寶無數,於國家何益?”
“天朝無所不有,無需仰賴外人”
致命的海禁
不在朝貢之列,葡萄牙使節被拒
朝貢貿易的“面子”與“里子”
康乾盛世: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歐洲人對“天朝”的敬畏
英國第一次遣使訪華
貧窮飢餓的康乾盛世
馬戛爾尼的預言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英國平衡對華貿易的工具:鴉片
“落後就要挨打”
“師夷長技以制夷”
洋務運動PK明治維新
變法維新:大清帝國最後的機會
“戊戌六君子”喋血北京
慈禧太后強顏變法
第二篇 悠久的歷史 沉重的負擔
歷史只說明“過去”,並不代表“現在”
消逝的古代文明
悠久的歷史讓中國人固步自封
在千年的歷史,四千年的專制
曠世聖君從來都是殺人如麻
改朝換代讓專制愈演愈烈
專制統治下的馭民、弱民之術
儒家文化對中國人思想的禁錮
開國皇帝從來都不是“忠臣孝子”
儒學經典早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以德治國PK以法治國
復興儒學可以實現民族復興嗎
萬里長城既是驕傲,也是枷鎖
太空中能看到長城嗎
古代中國為何要修築長城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嗎
第三篇 文化只是工具 福祉才是根本
宗教和文化從來都只是工具
羅馬教皇成為歐洲事務裁判之始
德意志國王與羅馬教皇的爭鬥
……
第四篇 混亂的民族思維 脆弱的民族情感
第五篇 多些商業理性 少些民族情緒
第六篇 做大國 要有大國心態
第七篇 中國崛起 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