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Qingdao Institute of marine geology, China Geological Survey,簡稱:青島海洋所)是隸屬於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海洋地質專業調查研究機構,1964年始建於南京,1979年重建於青島。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主要承擔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海洋地質調查與研究任務,堅持以海洋基礎地質、海岸帶綜合地質、天然氣水合物地質、海洋油氣地質、數字海洋地質為特色的五大專業領域為主攻方向,不斷加強和發展海洋探測技術、數據資料處理技術、測試分析技術等技術支撐領域,打造天然氣水合物實驗技術和海岸帶地質兩個特色學科。為中國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國家海防建設、海洋權益維護和海岸帶經濟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和科學技術支撐。 根據2017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有人員編制300名,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126人;該所作為國家海洋科學與技術實驗室海洋礦產資源評價與探測技術功能實驗室和深遠海資源實驗平台的牽頭建設單位,同時擁有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2個,中國地質調查局重點實驗室1個;設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設有山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與4所大學共建海洋地質碩士學科點,與中國海洋大學共建海洋地球化學碩士學科點。

歷史沿革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是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承擔海洋地質調查研究的專業研究機構。1964年始建於南京,1976年重建於青島。

1976年5月26日,國家地質總局啟用海洋地質研究所籌建組印章,正式開始以海洋地質研究所籌建組的名義籌建海洋地質研究所,由國家地質總局所屬上海海洋地質調查局代管。

1977年1月25日,國家地質總局的《關於海洋地質綜合研究大隊設計任務書的批覆》中,“同意先成立海洋地質綜合研究大隊,待條件成熟後再建立海洋地質研究所。”3月5日,國家地質總局通知,將原定海洋地質研究所的名稱改為海洋地質綜合研究大隊。

1979年1月25日,國家地質總局《關於調整海洋地質管理體制通知》認為,海洋地質綜合研究大隊已具備改建研究所的條件,決定恢復國家地質總局海洋地質研究所,並由海洋地質調查局代管改為直屬國家地質總局領導。9月1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決定,將國家地質總局改為地質部。國家地質總局海洋地質研究所也隨之於10月10日更名為地質部海洋地質研究所。

1982年5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決議:將地質部改名為地質礦產部。改為地質礦產部後,內設機構撤銷海洋地質司和石油局,組建石油地質海洋地質局。地質部海洋地質研究所也隨之歸石油地質海洋地質局領導,並於1983年1月5日正式更名為地質礦產部海洋地質研究所。

1999年7月16日,國土資源部成立中國地質調查局。

1998年4月8日,撤銷地質礦產部,成立國土資源部。地質礦產部海洋地質研究所也隨之為國土資源部所屬單位(根據部的意見所名暫不更改)。

2000年2月25日,國土資源部通知,決定將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管理。同年11月13日,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通知,將地質礦產部海洋地質研究所正式更名為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2018年10月,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根據2017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有人員編制300名,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126人。擁有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23人,中科院百人計畫1人,中國地質調查局李四光學者(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1人,李四光地質科學獎1人,國土部領軍人才1人。入選部級百千萬人才2人,部百名優秀科技人才2人,山東省拔尖人才6人,青島市百千萬人才3人,青島市拔尖人才2人,中國地質調查局中青年優秀人才9人、十大傑出青年2人,14人獲國家政府特殊津貼。

中科院百人計畫、中國地質調查局“李四光學者”(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吳能友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 國土部領軍人才 張訓華

科研部門

根據2017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作為國家海洋科學與技術實驗室海洋礦產資源評價與探測技術功能實驗室和深遠海資源實驗平台的牽頭建設單位,同時擁有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2個,中國地質調查局重點實驗室1個。此外,中國地質調查局海岸帶地質及大陸架地質研究中心、中國-荷蘭海岸帶地質研究中心掛靠該所。

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海洋油氣資源與環境地質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天然氣水合物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調查局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調查局濱海濕地生物地質重點實驗室

設備資源

根據2017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有各類裝備2398台套,總計18661萬元。其中海洋調查設備198台套,總計5347萬元;綜合地球物理資料處理設備及軟體168台套,總計3880萬元;實驗測試設備218台套,總計5742萬元;地質信息技術設備52台套,總計833萬元;野外保障設備50台套,總計520萬元;日常辦公設備及軟體1712台套,2339萬元。

調查設備

海洋調查船舶--“業治錚號”DA500,DA2000淺地層剖面儀System II型海洋重力儀SES-96參量陣淺地層剖面儀SONAR-2094雙頻側掃聲納系統
gaps超短基線定位系統EM3000-EM3002淺水多波束測深單道地震測量系統SeaSPY海洋磁力儀KSS-31M海洋重力儀

實驗設備

X射線螢光光譜儀全譜直讀電漿光譜儀電漿質譜儀全自動元素分析儀
氣相色譜質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元素分析-同位素氣體穩定同位素質譜儀
超低本底液體閃爍能譜儀雷射粒度分析儀 X射線衍射儀 固體核磁共振及成像系統
離子色譜儀多路α能譜儀氣相色譜儀低本底多道γ能譜儀

合作交流

根據2017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在國際交流上,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同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及合作研究關係,開展了中荷、中美、中俄、中澳、中比、中韓等交流合作,加強了與台灣地區的合作與交流。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中國海陸及鄰區地質地球物理系列圖(1:500萬)中國地球物理科學技術獎 科技進步 一等獎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沿海經濟帶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系列圖編制中國地質調查成果獎 二等獎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南部海區及鄰域地質地球物理系列圖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我國海域地質與資源調查評價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1:100萬南通幅海洋區域地質調查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東部海區及鄰域1:100萬地質地球物理系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僅列部分,詳情見官網

學術刊物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創刊於1981年9月,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主要刊登海洋地質學及海陸第四紀地質學及各分支學科、邊緣學科的具有前沿性、創新性和探索性的學術論文;側重報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項目以及國際合作項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國海區、大洋地質和“三極“地區研究報導特色;注重海區與大陸、區域性與全球變化對比研究。

據2015年《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13卷),《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複合影響因子1.056,在海洋科學27種學術期刊中排名第2位,在地質學104種學術期刊中排名第38位。

•《海洋地質前沿》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海洋地質前沿》(原名《海洋地質動態》)創刊於1982年,是海洋地質科學領域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指導類月刊。主要刊登海洋沉積、海洋油氣資源、海洋固體礦產資源、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學、環境地質和災害地質等相關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反映當今國內外海洋地質調查研究的科技成果、技術方法、發展趨勢以及學術活動等信息。

據2015年《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13卷),《海洋地質前沿》複合影響因子0.724,在海洋科學27種學術期刊中排名第11位,在地質學104種學術期刊中排名第63位。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根據2017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設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設有山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與吉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同濟大學共建海洋地質碩士學科點,與中國海洋大學共建海洋地球化學碩士學科點。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於2010年8月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批准成立,現在與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聯合招收博士後。

工作站主要招收的博士後研究方向有:海洋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地球物理學、海洋沉積學、第四紀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地球化學等。

教學建設

截至2013年8月,聯合培養的學生留所工作的有博士6人,碩士16人。在留所工作的6名博士生中,有3人獲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資助,有1人入選中國地質調查局首批青年地質英才培養計畫;在留所工作的16名碩士生中,有1人獲中國地質調查局首批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有1人獲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資助,有3人成功申請到省部級橫向基金(項目)。

根據2017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已累積培養畢業研究生170餘人。

地學科普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國土資源科普基地於2010年5月通過了國土資源部組織的評審工作,2010年10月27日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國土資源科普基地掛牌暨啟動儀式在青島舉行,為科研試驗類國土資源科普基地。該科普基地是對青島所海洋地質科技館、天然氣水合物模擬實驗室、海洋地質樣品庫、“業治錚”號海洋地質調查船等具備對外開放及進行科普教育和宣傳條件的科技資源進行有機整合,構建的海洋地質科研實驗科普基地,系統展示海洋地質調查研究工作中“外業調查-地質樣品保存-室內分析和模擬實驗-綜合研究”等完整的海洋國土資源調查研究工作鏈條,並與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建設的“國土資源部海洋油氣資源和環境地質重點實驗室”有機結合,集中展示重點實驗室和相關海洋地質科研領域最新調查科研成果,具有突出的海洋地質科普基地特色。

1 、海洋地質科技館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海洋地質科技館始建於1994年10月,先後經過了三次較大規模的館內裝修和資料補充。2007年被青島市授予“青島市青少年科普基地”稱號。現有室內展廳面積約200多平方米,共設兩個展廳,設有高質量的燈箱展板45塊,流動展板100多塊,各類珍貴礦物標本及化石標本近300件,布展圖片300多幅。館內設有小型影像廳和科普活動室。室外展區面積近600平方米,主要展出來自於全國各地,自太古代至第四紀19個地層年代具代表性的大型岩石及化石標本。

2、天然氣水合物模擬實驗室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天然氣水合物模擬實驗室於2000年開始建設,2002年首次合成了海洋天然氣水合物樣品,是國內一流的水合物模擬和分析測試專業實驗室,實驗設備完善、儀器功能齊全,具備了開展各種水合物實驗研究的條件。已經研製了十多套模擬實驗設備,開發了多種實驗技術,基本涵蓋了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水合物勘探實驗技術。擁有雷射拉曼光譜儀、固體核磁共振及成像系統、紅外岩心掃瞄器、孔隙度分析儀等儀器設備,具有測定水合物的聲速、電阻、飽和度、滲透率、熱導率等物性參數和對水合物結構進行表征的能力,已成功地測定了中國首次在海域和陸域凍土區鑽獲的天然氣水合物結構。

3 、海洋地質樣品庫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海洋地質樣品庫於2005年規劃建設,庫區總面積近3000平方米。集中存儲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海洋地質調查工作中採集的岩心(岩石類和沉積物)、柱狀樣和表層沉積物樣品,以及部分岩石、水樣和生物樣品。是國土資源系統規模最大的海洋地質實物樣品庫。

樣品庫的存放空間設有常溫樣品庫和低溫樣品庫,分類存儲各類地質樣品。並設有臨時存放間、處理間和設備間,可開展各類地質樣品的分樣、採樣和信息採集工作。對入庫樣品,實行信息化管理,已基本建成入庫樣品的屬性庫,可供網際網路查詢和開放樣品申請。

4 、“業治錚號”調查船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業治錚號”調查船是一艘綜合性的海洋地質和地球物理調查船,於2005年下水運行,已承擔完成了多項海洋地質調查任務。

調查船的基本參數為船長53米,型寬8.8米,吃水2.7米,滿載排水量638噸,設計航速5—16.0節,載員26人(科研人員12-13人),續航能力25天(2000海里)。

船載調查儀器和裝備有多波束測深儀、單頻和雙頻水深測量儀、旁側聲納儀、單道地震儀、淺地層剖面儀、海洋重力儀、海洋磁力儀等地球物理調查設備,以及抓鬥取樣器、重力取樣器、振動柱狀取樣器等地質取樣設備,能夠承擔近海和陸架海域的各類海洋地質和地球物理調查工作。

船上配有地球物理數據採集實驗室、地質樣品處理分析實驗室等船載實驗室,並配有可容納40-50人左右的會議室。可以比較系統地展示海洋地質調查和樣品採集的各個環節,具有很強的科普和專業性教育功能。

現任領導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所長、黨委副書記:吳能友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周永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