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環境技術與服務推洽會(China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TechnologyandServicePromotion簡稱“CIETSP”)是京交會環境服務板塊主題大會,也是唯一一
個集會議、展覽、洽談等活動於一體的綜合性高端、國際、權威環境盛會。2013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京交會)是由商務部和北京市共同主辦的自2012年起每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北京舉辦。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是京交會的永久支持單位。
京交會定位於國家級、國際性、綜合型,是涵蓋世界貿易組織界定的商業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其他服務等12個大類服務貿易領域的綜合平台。
首屆京交會已於2012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圍繞服務貿易12大領域開展了開幕式暨高峰論壇、高層論壇、綜合展示、推介洽談、主題日活動、權威發布等6大板塊130多場活動,共有1721家,全球82個國家和地區的註冊客商2.2萬人,到會專業觀眾累計超過10萬人,總成交額601.1億美元,其中國際服務貿易交易112億美元。
2013京交會“中國國際環境技術與服務推洽會”作為京交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發揮自身優勢,誠邀國際組織、海外城市代表團、世界500強環境業巨頭,與我會的483個會員城市代表,國內外環境服務行業買家代表,匯聚此次世界環境服務業最高端的國際盛會共商全球環境發展之計,共簽世界環境交易之約,共鑒國際環境項目落地之時,發揮自身國際合作優勢,根據需要開展海外代表團“引進來”和中國城市代表團“走出去”活動,共同促進我國與全球環境服務的交易,提升我國環境服務業水平,建設世界美好環境。
時間:2013年5月28日至6月1日
地點:中國·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版塊:京交會環境服務
主題:高端交易平台服務世界環境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
承辦單位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
支持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國際友好城市聯合會
義大利新技術、能源及可持續經濟發展署
國務院參事室業務司
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
主辦單位簡介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是以研究城市經濟、社會和生態發展問題為中心,為城市改革開放、建設和管理服務為宗旨的全國性社會團體,1984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成立,為國家正式註冊的一級社團組織,上級主管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目前參加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的會員城市近500個,會員城市的現任市長擔任理事或常務理事。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總顧問為李鐵映、陳宗興。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首屆理事長為許滌新,第二、三屆理事會理事長為劉國光,第四屆理事會理事長為厲有為,第五、六屆理事會理事長為程安東。
2005年6月,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在杭州市隆重召開第五屆代表大會暨慶祝成立20周年紀念大會,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習近平,向大會表示祝賀並發表重要講話。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五屆理事會領導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鐵映為總顧問,于光遠、馬洪、王岐山、王茂林、王夢奎、王鴻舉、李學舉、李成瑞、張德江、汪光燾、徐匡迪、韓正、童大林、戴相龍、魏禮群等為顧問,馬萬祺、莊世平、余彭年等為港澳地區顧問。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顧問劉國光和全國政協常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厲有為任名譽理事長;大會選舉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陝西省省長程安東任新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自成立以來,在開展城市發展問題的綜合研究,加強城市之間的交流與聯繫,擴大中外城市之間的合作,促進城市工作者同有關專家、學者相互協調,探索城市發展的規律性,共同研究城市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管理中的新問題,以及在組織國內外城市之間的友好交流活動,借鑑外國先進經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獲得了社會各界和各城市的普遍好評,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目前,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有團體會員城市483個,根據章程規定,這些城市的現任市長擔任城發會的理事或常務理事;城發會還聘請了近百名著名專家、學者擔任特邀理事。城發會的常設機構、辦事機構和分支機構主要有:秘書處、學術委員會、研究諮詢部、中國城市年鑑社、市長參考編輯部、城市藝術專業委員會、城市建設專業委員會等;主辦的會刊有《中國城市年鑑》(中、英文版)、《市長參考》(月刊)。
主要形式
會議(5-6場)
展覽(3000平米)
簽約(5000萬美元)
洽談(60人次商務一對一洽談)
互訪(國內外4個代表團開展“引進來”和“走出去”)
費用說明
國際專業推洽大會
2日通票RMB3,000/人[1]
1日通票RMB1,500/人
2日團體票(五人以上)RMB2,000/人
國際專業展覽展示
1、光地(最小18平米)RMB1,600/平米
2、精裝(最小9平米)RMB2,000/平米
會標釋義
會標主體顏色為綠色、黃色。其中綠色代表著環境,黃色代表著服務貿易,綠色和黃色交織纏繞,代表中國國際環境技術與服務推洽會[1]
著大會主推環境服務貿易。會標以兩片擬人狀的綠葉為題材,人物的頭部核心綠色圓點代表著大會將以人文本,以改善世界生態環境為己任,以環境服務為主題,以貿易促進世界環境改善,立足環境,服務環境。
會標以英文“china”首字母“C”為大的基礎造型,代表著立足中國,服務全球。
同時,標誌造型還以立足中國,敞開懷抱的姿態歡迎全球環境政商領袖企業代表,並且人物造型身後緊接著有個綠色和黃色纏繞,代表著藉助大會環境服務平台達成貿易合作。
重點國外代表團
義大利政商代表團作為京交會《中國國際環境技術與服務推洽會》最高端歐美代表團之一,將攜歐洲先進環境技術與項目,匯聚業內精英齊亮相於推洽會。本次會議,義大利政商代表團將與2013京交會環境服務主辦方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簽訂十年的戰略合作夥伴協定,期望達到長期發展的合作目的,共同推進中意環境事業的可持續的,深遠的發展。
同時意方還將強調與中國軟實力的溝通與交流,義大利歷史文化久負盛名,底蘊豐厚,作為京交會精彩活動,義大利國際頂級藝術大師,也將前來中國進行文化探尋與傳播。
最值得關注的是,在京交會上,義大利政商代表團商定將於今年下半年在歐洲舉辦由中歐50個城市參加的“中歐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峰會”,互求技術交流與合作項目,以此共同推動世界貿易的增加和企業的發展。
屆時歐洲工業技術中心也將落戶中國,中歐工業技術推進及貿易將以逐年增長態勢發展。中國和歐州國家,以義大利為主導在環境服務領域,工業貿易領域,文化交流領域將永久按照平等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思路進行合作,共謀出路。
根據本次高規格、國際化、實效性、專業水準的國際展會理念,截止於2012年3月25日,義大利政商團隊已確定為京交會《中國國際環境技術與服務推洽會》帶來了誠摯而豐厚的“五個一”禮包,作為後續活動,義大利政商代表團還將有意與中方在其他領域進行深入的洽談,藉此推動整個會議的深遠意義與重大作用。[4]
重點推介項目
一、德國垃圾複合處理項目
德國垃圾複合處理項目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垃圾處理技術,可以做到無污染、高效率、高效益,整個處理過程在密閉罐內完成,同時對垃圾進行100%無害化處理,不會導致臭味或地下水的污染,也不會產生重金屬及二惡英等有毒氣體的排放。同時,德方將在中國投資3-7個億資金支撐項目落地。
該技術分為兩個基本工藝流程:第一階段:厭氧發酵處理。即利用厭氧發酵將生物有機組分轉化為可燃氣,隨後發電。第二階段:“液化-氣化”處理。即利用特殊的液化和氣化技術將第一階段中未能發酵的殘留物,如塑膠、纖維素、木頭、紡織品等通過高科技技術液化處理並轉化為可燃氣,隨後發電。
二、被動式保溫、保鮮、冷藏技術項目
該項目符合國家及各級地方政府所提出的,節能、減排、低碳、低污染、低噪音、綠色環保、高科技、創新技術等的8個方面全部要求,這在單個項目中是非常難做到的。我們隨便的拿出其中一項來做簡單的分析。比如節能減排一項,從廣東把鮮農產品拉到北京,路程約2500公里,需運輸時間約5天。按一輛卡車每百公里20升最低耗油量計算,2500公里,耗油500升,其中25%的油料為運輸過程中的製冷能源。如果改用被動式保溫、保鮮、冷藏技術方式運輸,可節約運輸過程中的全部製冷能源,每一輛卡車從廣東到北京的2500公里中,可節省100升油。如按全國公路上的100萬輛鮮農產品運輸車輛計算,5天可節約1億升油。按目前的油價每升油7.5元人民幣計算,每5天可節約7.5億人民幣。每年光油料可節約547.5億人民幣,僅此一項足以讓我們無條件的去建設好這個項目。
該項目已獲得了多次國際大獎的專利技術,如:
★“最佳技術創新”:被動式保溫、保鮮、冷藏技術還在試驗階段就已經被為歐洲太空總署選定食品行業“最佳技術創新”,並由該組織在巴黎的SIAL推出。
★“保鮮、冷藏技術項目測評”第一名:在Easy2cool項目的測試結果中,獲得歐洲委員會判定的最高分。
★“農業食品行業最佳技術創新獎”:獲得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頒發。被動式保溫、保鮮、冷藏技術在聯合運輸系統的轉型過程中,節約大量能源,解決了複合移動製冷問題,減少陸上運輸對環境的影響,對最佳化易腐食品運輸系統作出重大貢獻。特發此獎。
★“最佳農業食品技術創新獎”: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農業綜合企業相關人員,來自不同國家的公共及私人技術與金融機構、國際組織及學術界的代表們在“UNIDO農業綜合企業技術革新共享聯合國大會”上推出了120多項新技術。會議為期兩天,與會者400餘人,推出了來自65個國家的120多項技術。會議於11月26日和27日在開羅召開,旨在促成技術共享及企業間的合作。在閉幕式上,被動式保溫、保鮮、冷藏技術獲得“最佳農業食品技術創新獎”。
中外城市代表團互訪
中外城市代表團互訪活動是京交會《中國國際環境技術與服務推洽會》為促進國內外城市間環境技術交流、項目合作開展的特色互訪活動,該活動將依託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雄厚的城市資源和國內外城市互訪經驗,並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國際友好城市聯合會、國務院參事室參事業務司、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義大利新技術、能源及可持續經濟發展署等國內外政府及其組織機構資源,將在京交會大會舉辦期間或之後開展海外代表團“引進來”和中國城市代表團“走出去”活動,為國內外城市代表團搭建起城市可持續發展、項目技術合作及經濟交流的國際高端互訪平台。
城市環境買家
政府對保護環境負有不可推卸的環境責任,城市也正是改善環境問題的主要承擔著和推動者。所以,京交會《中國國際環境技術與服務推洽會》也正是擁有483個會員城市代表和眾多國外城市代表的參與,形成了巨大的環境技術與項目的買家團體,將充分利用京交會環境服務國際高端環境服務平台,借鑑各國政府尤其是已開發國家政府在處理環境問題上的經驗,汲取有關教訓,以科學發展理念為指導,廣泛參與國際環境合作,積極尋找符合中國國情的解決辦法,走出一條科學、務實、規範、高效的政府環境責任履行之路,推動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