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秦半兩錢[早期錢幣]
秦代貨幣。銅鑄,圓形方孔,錢徑一般為2.5-2.77厘米,重 12 銖(我國古代規定 1 兩為 24銖)2.5-3.35克,個別有外郭,被平素,面文“半...
簡介 歷史 鑑定 來源 影響 -
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技術
中國古代最初是使用自然銅,商代早期已能用火法煉製銅錫合金的青銅。冶煉青銅的過程較複雜,大概是先把選好的礦石加入熔劑,再放在煉爐內,燃木炭熔煉,等火候成熟...
信息介紹 歷史發展 早期采冶 合金成分 青銅器的鑄造 -
南方絲綢之路[中國古代貿易路線]
南方絲綢之路泛指歷史上不同時期四川、雲南、西藏等中國南方地區對外連線的通道,包括歷史上有名的蜀身毒道和茶馬古道等。南方絲綢之路的早期通道如何打開,目前難...
產生背景 名稱由來 絲路歷史 蜀身毒道 茶馬古道 -
半兩
秦半兩錢是全國通用的貨幣。“秦半兩”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標誌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並影響到...錢幣簡介秦半兩錢,秦及漢初銅幣名,圓形方孔。秦始皇統一併簡化幣制,不僅...
錢幣簡介 歷史沿襲 發展歷史 鑑定比較 來源 -
秦半兩錢
的時間。 影響 “秦半兩”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秦半兩”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上游,說明秦半兩錢是全國通用的貨幣。 “秦半兩”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錢幣...
簡介 歷史 鑑定 來源 影響 -
中國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場館]
歷史沿革民國二年7月9日(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決定設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以國子監為館址。民國七年7月(1918年...
歷史沿革 建築布局 館藏精品 展廳介紹 學術研究 -
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
歷史沿革民國二年7月9日(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決定設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以國子監為館址。民國七年7月(1918年...
歷史沿革 建築布局 館藏精品 展廳介紹 學術研究 -
國博
鑄造精細,是中國古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經典之作。 后母戊鼎 商後期約公元前14...
歷史沿革 建築布局 館藏精品 展廳介紹 學術研究 -
中國國家博物館
歷史沿革民國二年7月9日(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決定設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以國子監為館址。民國七年7月(1918年...
歷史沿革 建築布局 館藏精品 展廳介紹 學術研究 -
中國科學技術史:礦冶卷
莫不如此。《中國科學技術史:礦冶卷》全面闡述中國古代礦冶技術的產生、發展...的研究對象與內容 二 礦冶技術史的研究方法 三 中國古代礦冶技術成就概述 第二章 中國古代採礦技術 第一節 史前期採礦技術 一...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