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史,也是一部上下求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在這面旗幟上,書寫了黨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探索的一次又一次飛躍。
五年前,中國共產黨明確提出了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這三大規律的概念,並鄭重地寫入黨代會的報告。五年後,隨著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的提出,黨對三大規律的認識得到不斷深化。
在“6·25”重要講話中,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指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分析人士向《瞭望》新聞周刊指出,這一鮮明的表述,總結了十六大以來黨治國理政的實踐經驗,表明了對三大規律不斷深入發展的新認識,也為進一步探索三大規律指明了方向。
對黨執政規律有深刻認識
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資格不僅來源於憲法這一國家大法的賦予,也來源於中國人民對於中國共產黨28年浴血革命取得政權的擁護和58年社會主義建設豐碩成果的認可。受訪的有關專家指出,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創新,表明黨在深刻認識執政規律的同時,更加自信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首先,對共產黨執政的歷史使命有了更為深刻地認識。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姜輝表示,中國共產黨執政以後,始終堅持代表廣大人民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堅持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的統一,在此基礎上制定適合不同歷史時期形勢和特點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理論創新,就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處於關鍵時期的具體實際出發而作出的戰略決策,既著眼於當前現代化建設面臨的緊迫問題和任務,又瞻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未來發展方向和實現共產主義的長遠目標,是以往經驗、現實需要和未來方向的結合。
其次,深化了對黨執政根本宗旨的認識。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特徵,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對於已經執政的中國共產黨,這種先進性貫穿於執政的歷史使命、執政的宗旨和執政的社會基礎,即中國共產黨要代表人民執政,為了人民執政,依靠人民執政。
中共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虞雲耀指出,歷史和人民之所以選擇我們黨,根本原因在於我們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實際作為,順應了中國社會發展要求,代表了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黨充分體現了自己的先進性。
中央黨校政策研究室辛鳴博士認為,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其執政宗旨只能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為人民執政,肯定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更加尊重和保護人權,切實保障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權利,而不是把人作為手段與工具;為人民執政,也當然要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民眾的利益擺在第一位,使黨和國家的政策更好地體現人民民眾的利益和要求,保障人民民眾更多更好地參與國家事務、發揚民主,而不是“替民作主”。
第三,深化了對黨執政社會基礎的認識。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黨的組織建設,黨執政的社會基礎,都呈現出新特點,面臨許多新問題,我們黨適時提出了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民眾基礎的戰略任務。而做好這項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工作,一方面要贏得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形成和諧的民眾關係和社會關係。
和諧社會等一系列理論創新,有利於廣泛地調動人民民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具體地說,就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注重社會公平,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民眾的利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等,總之,就是為了形成黨執政的最廣泛、最穩定、最有活力的社會基礎,從而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不斷增強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
第四,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的認識。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和在鄧小平同志誕辰一百周年紀念大會上的兩個講話中,提出了執政理念、執政基礎、執政方略、執政體制、執政方式、執政資源、執政環境七個概念。這是我們黨這些年來在執政黨建設方面不斷探索、進行理論創新的重要成果。
胡錦濤同志要求,“不斷提高激發社會創造活力的本領、管理社會事務的本領、協調利益關係的本領、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本領、開展民眾工作的本領、維護社會穩定的本領”。提高六種“本領”,是對共產黨執政能力的新認識和具體化。
辛鳴表示,已執政不等於會執政,能執住政不等於能執好政。執住政的模式多種多樣,不計成本與代價,無限制擴大執政機器能維持住政權;不考慮方式方法,一味地包辦管制也能求得政權在握。但這都不是、也不能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選擇。
2004年9月召開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鮮明地提出了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重要思想,明確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各項部署。這是我們黨的歷史上第一個指導全黨提高治國理政能力的綱領性檔案。從“戰略任務”,到“重點”到“重中之重”,體現了黨中央關於執政能力建設的認識、思考在不斷深化。
虞雲耀認為,科學執政從執政目的來講,強調的是執政要合乎規律性,體現人民意願,為人民執好政;從執政過程和手段來講,強調的是要“以科學的思想、科學的制度、科學的方法”配置和運用權力,治國理政。通過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來執政,通過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來執政,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幹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來執政。
民主執政,從執政目的來講,就是要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從執政過程和手段來講,強調的是把執政放到現代民主政治的大背景中來考察、來實施,通過民主的制度和程式來運用權力、管理國家。健全和完善黨內民主制度和黨內監督機制,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黨的委員會制度,完善黨內領導體制、選舉制度等等。
依法執政,從執政目的來講,就是要維護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從執政過程和手段來講,就是強調執政要符合法治精神、法治原則和法律規範,運用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和社會。不主張因要維護黨的權威而讓黨凌駕於法律之上,不允許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而是自覺要求嚴格地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使得黨對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及其相應的程式和手續都符合法律的規定。
對社會主義本質認識更加豐富
在“6·25”重要講話中,胡錦濤總書記對科學發展觀進行了更加全面、系統、完整的闡述。加上此前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這些論述已經涵蓋並且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論斷。
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這一問題,不同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者作出了不同方式的回答,伴隨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不斷發展,經歷了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特徵描述到本質揭示的過程。
一些專家認為,近30年來,黨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認識,經歷了三次重大的轉變。
第一次重大轉變:從計畫到市場。
改革開放前,中國對社會主義經濟基本原則定義為:公有制、計畫經濟、按勞分配。改革開放以後,突破了計畫經濟,採用了市場經濟體制;公有制由原來的獨霸天下,變為“占主體地位”;按勞分配也納入到按生產要素進行分配的總原則之中,成為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其中,社會主義由計畫經濟轉變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最為重大的意義。
第二次重大轉變:從手段到目的。
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強調了比公有制等制度更深層次的社會主義目的,即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
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論斷啟示我們,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既包括關於社會主義制度的規定,即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共產黨領導,無產階級專政或人民民主專政等,也包括較深層次的價值目標原則,如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目標理論。它是我們搞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社會主義對於國家和人民的實質意義。
第三次重大轉變:從經濟到全面。
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這一目標也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從歷史的角度看,在經濟發展的低級階段,人們主要是追求溫飽和富裕。隨著溫飽、富裕解決之後,人們必然會追求超出物質生活的更多、更高的目標。“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實現人民的富裕幸福,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強調,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這些論述,已經涵蓋並且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論斷。
縱觀三十年來,尤其是十六大以來黨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認識和實踐,可以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更豐富,布局更趨完善,更加重視社會整體發展和質量的統一。
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主任龐元正指出,科學發展觀提出以來,我們黨對全面發展和社會整體文明的認識在實踐中不斷深化。2002年科學發展觀最初提出的時候,我們認為全面發展是包括了經濟發展、政治發展和文化發展“三位一體”的發展。2004年,我們黨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部署,進而我們對全面發展的理解由“三位一體”推進到“四位一體”,即認為全面發展包括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
同時,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經歷了從抽象到具體,從特徵描述到本質揭示的路徑變化。
姜輝認為,在對發展問題的認識上,從提出“發展是硬道理”,到提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到提出“全面、持續和可協調發展”,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目標、發展戰略和發展途徑的認識,越來越自覺和成熟。
我們黨提出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對社會主義本質認識的拓展和深化。通過提出全面、持續和可協調的基本要求和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進一步指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正確道路;通過提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公平正義,誠信友愛,進一步指出了實現共同富裕的具體途徑等等,表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更加深刻和具體。
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繁榮中國、富強中國。和諧世界理念廣受歡迎,中國經濟不斷躍升,百姓生活水平持續提高,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不斷增強,等等,無不印證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旗幟的偉大、這條道路的正確。
總結借鑑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幾千年來,人類社會經歷了不同文明,多種模式的發展。不同文明和發展模式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借鑑,共同把人類社會的成就推到了當前的高度。新中國的幾代領導人反覆強調:我們的發展,要吸收和借鑑全人類的文明成果。在近30年的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出科學發展觀等理論創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入認識和把握。
更深刻地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提出“經濟發展”觀念。在已開發國家,受制於“資本邏輯”,經濟成長理論框架中一國的經濟成長僅僅指GDP總量和人均GDP的增長,按照這樣的增長邏輯,必然導致輕視或漠視經濟結構、分配結構和資源、環境約束的結果,這種理論無法解決世界經濟發展、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發展問題。為此,中國提出了“經濟發展”的概念代替“經濟成長”,將經濟結構的最佳化、收入分配的合理、資源環境的改善等內涵統籌到“經濟發展”的概念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使經濟發展朝有利於人和社會全面發展的目標邁進,這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進一步的深刻認識。
又如在把握世界經濟發展大勢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人為本”這一發展核心。以人為本,不僅是對人民福利、利益的滿足,也是對發展核心競爭力的深刻理解。
一方面,在知識經濟迅速發展的新時代,知識越來越替代資本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當今世界,已從工業經濟、農業經濟的二元經濟形態,轉變為工業經濟、農業經濟、知識經濟三元經濟形態,中國的現代化道路,必須選擇知識經濟條件下的工業化道路。
這二者決定了當今中國在經過二十多年快速發展,資源能源制約越來越大的背景下,以人為本,既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構築和諧社會;也是在此基礎上,發揮知識和創造性勞動對創造價值的決定性作用,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必然途徑。
再如準確把握現代經濟發展路徑,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一目標。同樣在知識經濟時代,對勞動力而言,從農業轉向新經濟部門,要經過充分的教育和培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凸顯;對國家產業布局而言,面臨著工業化、發展知識經濟的雙重任務,必須有選擇有重點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對制度配置經濟要素而言,必須完善有利於技術和知識積累的制度,資本與技術、管理合作成為經濟發展的時代新主題。因此,建設創新型國家,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基於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新經驗、新趨勢提出的發展路徑。
還有,結合各國的發展經驗、根據中國國情,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經濟結構全面最佳化等發展新內涵。按一些國家的經驗,推進工業化,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向城市轉移,即可完成國家現代化。但中國的特點,是人口眾多、區域發展不平衡,單純高速工業化,不足以完成現代化的歷史使命,反而容易引起社會失衡。因此,必須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統籌協調東部率先發展、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統籌發展製造業與服務業,統籌對外貿易與國內需求平衡,才能使社會經濟結構、一二三產業結構、區域發展結構全面最佳化,最終使經濟成長的效率最大化。
歷史表明,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上,不斷吸收借鑑全人類的文明成果,因而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功,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社會發展模式,散發出更加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