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名醫陳實功所著的《外科正宗》不僅在外科學、皮膚病學和腫瘤學方面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書中提出的醫德守則《五戒十要》對傳統醫學人道主義作了發展,提出“再遇貧難者,當量力微贈,方為仁術”,提出“不然有藥而無一伙食者,命亦難保也”,即醫生不僅要治病救人,而且要贈物品以救命。明代名醫龔廷賢在《萬病回春》中首次對醫患關係作了系統的論述,認為理想的醫生應該具備思想、道德和技術的修養,而病人也應當積極配合藥物、心理和行為的治療。清代名醫喻昌在《醫門法律》中第一次提出了醫生在臨床診治病人時要自己以“法”來正確診治病人,以“律”來判斷診治失誤之責和罪,對每一症候的處置,要像獄官審案一般,確立醫德評價的是非標準。中國古代醫德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一部分,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思想,對中國醫德建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比較長,醫德中也存在著一些封建倫理的雜質和糟粕,如歷代醫家視屍體解剖為禁區、“男尊女卑”使得婦女診治疾病有許多清規戒律,摻雜有宗教迷信甚至使用巫術等。
東漢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開創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體系,他在序言中闡述了濟世救人的從醫目的,譴責“惟名利是務”的不良風氣,批判了“不留神醫藥”的錯誤傾向,是留給後世價值很高的醫德文獻。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的《大醫精誠》和《大醫習業》兩篇里,強調醫生既要醫術精,又要品德好,並提出了對待患者要有同情心,要一視同仁,對待同道要尊重,不能利用自己專長去謀取財物。《大醫精誠是我國古代醫學史上最全面最系統的醫德專著,因而孫思邈也被稱為世界古代三大醫德思想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