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6月1日) 平裝: 303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2283244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媒體推薦蕭兄此書,既有系統的安排,又極盡分析的能事,特別以詼諧的姿態,生動的筆調寫出,娓娓動聽,處處引人入勝,絕無考據枯燥的毛病,這是他最成功的地方……本書撮其大凡,綱提領挈,在這處女地:弓下嶄新的一頁,蓽路藍縷,以啟山林,不愧為第一部的“人名學”著作。
――饒宗頤
蕭遙天的筆墨很深刻。是融詩、書、畫於一圖的文入畫中的佼佼者。我常隨身攜帶其散文集,暇時品讀,深感可醒倦眼,誘發奇思。
我在千千萬萬人面前推薦,這便是信物。
――張大千
從蕭先生的筆端看,處處可以見到他的淵博專精,使讀者不能釋卷,非讀完不可!
――青木正兒(日本著名漢學家)
作者:(馬來西亞)蕭遙天 合著者:饒宗頤
蕭遙天(1913-1990年),潮陽棉城人。號公畏。蕭遙天為其筆名。白幼聰穎出眾,少年好書畫,摹芥子園。後求學於上海美專,師從黃賓虹、渚聞韻、劉海粟等宗師。喜舞文弄墨,其詩文被黃賓虹評之口:“文比畫好”。遂立志為文。一生致力於“歷史考據,新舊文學,訓沽聲韻”。集“文、詩、書、畫”四藝於一身。1953年定居馬來西亞,全力傳播中華文化於四方。
作者,生勤於筆耕,其文皆立淪高遠,下筆自然,奇思泉涌,經史考據,信手拈來。瀆之清新爽意,如飲甘飴。
其作品包括,研究性著作:《中國人名研究》(饒宗頤序薦)、《文藝美學淪叢》、《民間戲劇叢考》;散文集:《洋說十二生肖》(原名《年獸與圖騰崇拜》)、《熱帶散墨》、《人生散墨》;古體詩集:《食風樓詩存》(張大千題簽,梁寒操題扉,易君左、郁達夫序,王世昭跋);小說:《冬蟲夏草三部曲》、《夜鶯曲》、《春雷)等,凡600萬言。晚年在馬來西亞檳城主持《蕭遙天全集》的編輯工作,因勞瘁過度,卒子寫作中。
人名的縱面研究(上篇)
人名的起源
上古的名號
名字與東方圖騰崇拜
古籍述殷帝王命名通例
一、以地為名
二、自言其名
三、因事而名
四、以德性名
五、其他
殷帝王以天干命名
一、以廟主為名
二、以祭名為名
三、以死日為名
四、以生日為名
殷代命名用乾支及其他
春秋的命名法與規條
一、命名的五種方法
二、命名的六項規條
周秦命字的方法
一、《春秋名字解詁》商榷
二、周秦命字的方法
周秦名字用乾支五行
一、單以天干相配的名字
二、以天干地支相配的名字
春秋姓名之間加助字
漢人純用尊老排行命字的殊格
一、排行字加尊老字
二、全用尊老字
三、全用謙遜字
四、尊老字謙遜字並用
五、排行字加謙遜字
六、尊老字加美飾字
七、謙遜字加美飾字
漢代以降,新興的排行字
一、以元命字的
二、以長命字的
三、以次命字的
四、以幼命字的
五、以稚命字的
六、以少命字的
漢代以降,命字新興的美辭
一、尊老美辭
二、稱謂美辭
三、身份美辭
四、形容美辭
五、德性美辭
六、行為美辭
七、讚嘆美辭
漢代王莽的二名之禁
晉代以降,命字的以名加辭
魏晉六朝二名盛用之字
一、數代一貫相襲的
二、兩世相襲的
三、相襲偶有隔斷的
四、兄弟相襲的
五、僅一人襲用的
魏晉六朝稱名喜加阿字
南北朝名字的宗教氣氛
六朝唐代多名字相同
唐人一言之字的復古
唐人稱呼喜標榜排行
唐代以降,命字新興的美辭
一、稱謂美辭
二、助字美辭
五代人多以彥為名
宋代名字的老態
一、以老命名的
二、以老命字的
三、以叟命名的
四、以叟命字命號的
五、以翁命名的
六、以翁命字命號的
七、以父(甫)命名的
八、以父(甫)命字的
宋人喜用五行序輩
宋代以降,命字的以名省形
宋元里巷細民無正名
遼金元人名多用奴哥字
金人多加漢名
元代漢人多作蒙古名
人名的橫面研究(中篇)
多名制的使用
一、小名
二、名
三、字
四、號
名、字、號的作者
名、字、號的體裁
一、名的體裁
二、字的體裁
三、號的體裁
名字的連貫
名字與姓氏的連貫
名字與聲韻
一、名字的原始是用來呼喊的
二、古人命名懂得用雙聲疊韻
三、古名的音讀固定,文字可假借
四、明清以來諧音假借的字號
字形離合的名字
一、名為姓的省文
二、名為姓的增文
三、名為姓的分文
四、字號為名的分文
同文曲義的名號
一、文可倒讀
二、字有曲義
名字與字型的變化
名字與影射
名字的暗寓
名字與隱逸逃藏
姓名的假造與頂冒
名字與兄弟的排行
一、二名而用一字者
二、單名而用偏旁者
三、單名而合文相同者
名字與父母的感想
名字與自己的抱負
名字與他人的期許
名字的仰慕與模效
一、模效的名字
二、仰慕的名字
名字與階級職業
名字與思想潮流
一、或顯或隱的思想痕跡
二、仙佛聖賢,一鍋共煮
盜賊的名號
名字與宗族思想
名字的時尚性與組織性
名字的積極與消極性
名字與徵兆運遇
一、徵兆
二、運遇
名字與圖讖卜算
一、名字與圖讖
二、名字與占卜
三、名字與命算
名字與夢寐
女名作法的分析
一、屬於正格的八法
二、屬於變格的三法
三、屬於殊格的一法――雙名
女名使用的問題
一、被幽禁在香閨中的女名
二、名女人的成名條件
男性稱郎與女性稱娘
一、郎、郎君
二、娘、娘娘、娘子、小娘子
三、蕭郎與蕭娘
男人女名與女人男名
自號作法的分析(敘言)
自號作法的分析(上)
二、以身份自號
三、以百業自號
四、以居處自號
五、以山川自號
六、以園林自號
七、以器物自號
八。、以村廛自號
自號作法的分析(下)
一、志說癖好的自號
二、夸言收藏的自號
三、張揚業績的自號
四、特寫形貌的自號
五、銘刻時年的自號
六、表明生活的自號
七、抒發性情的自號
八、衷述仰慕的自號
九、創立境界的自號
十、語必驚人的自號
綽號的研究
一、綽號的定義與價值
二、綽號的起源與發展
三、綽號的對象
四、綽號的作用
五、綽號的分類
尊榮的諡號
僻名與怪名
惡名與醜名
名字與印章
一、印章的源流
二、官印
三、私印
四、封泥
五、印的型制與刻鑄
人名的客觀研究(下篇)
名字與史事考證
一、多名的歸納
二、同名的分清
三、訛名的辨正
四、名字外的收穫
姓名與讀書辨偽
姓名的忘失
姓名的省略
姓名的錯雜
姓名的傳訛
同姓名
同名
同號異趣
後記
人是歷史舞台上的角色,人名是他們的標誌,離開了人名,一部二十四史,真是無從說起!因此,人名的形容亦是治史的一把鑰匙,在西方正盛行Terminology(術語),作為治學的引導,人名的探討,亦屬它的範圍,自勉是當務之急。我個人主張在史學上應該開闢兩門專門研究,一是人名學,一是地名學,雙軌並進,對於治史將有極大的裨益。可惜未聞有人從事這方面的墾荒工,現在蕭遙天兄的大著,正可彌補這一空隙。
過去學人如趙甌北,在《陔余叢考》及《廿二史答己》,對這方面已有許多發明,導我們的先路,但亦不無可議之處。像談起“男人女名”的問題,他曾舉出鳩摩羅什本名耆婆的例子,蕭兄書中亦加以引用。不知鳩摩羅什是梵名的。Kumarajiva,耆婆是jiva的音譯,義訓為壽。(Kumara訓童子)並非婆婆,“什”即耆婆的略譯,故晉人時稱他做什公。可見一個人名,一經研究起來,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異人何心隱有一篇文章《面壁》,裡面討論“達磨”一名的涵義,他說:“達磨將以達所磨也,將以達所磨於江左也。”“又欲磨所達於江左也。”“乃航海也,達也;乃面壁也,磨也。”(《何心隱集》卷二)用析字法訓達為達到,磨為磨練,完全不理會“達磨”是梵語“法”(Dhaima)的音譯而大做文章,真是奇聞,可以令人發噱。
一般文集中往往有“字說”一類,元代大儒吳澄的集裡,字說竟占八十篇,陳援庵曾利用這種資料,暢論趙甌北“元代漢人喜作蒙古名”一說之不確,據他考證,適得其反,當時蒙古人之向漢人儒者請名請字者,觸目皆是,其人皆嚮慕華風,以取得漢名為榮(見《元西域人華化考》卷六),這亦是中名文化交流史上之一趣聞,蕭兄說人名的研究,有助於考史,這正是一件顯明的例子。
姓名是我三十年來研究的專題之一環,本書所收的屬於人名部分,算是我對人名研究的總報告。尚有姓氏部分,仍在整理中,希望在二年之內也完稿付梓,和本書成為姊妹篇。
這三十年來,我陸續用隨筆的體裁寫過不少有關人名的散稿,發表於中國、香港、南洋的各種報章雜誌,一九六四年給馬來亞大學《斑苔學報》寫的《姓氏名字的研究雜稿》,約五萬言,尤為最長的一篇,但都各成篇章,雖可歸納為一專題,卻沒有系統與組織的安排。那些作品,可說僅系資料的錄存,最多也僅系獨立分題的探索。今年春,我有三個月的餘暇,才抓住這個機會,閉門謝客,擬妥綱目,從頭寫起,以縱面的研究、橫面的研究、客觀的研究三個角度進行探討,下筆不能自休,竟超過三十萬言,在閉門的末期,一位朋友闖進書齋來訪我,看見堆書如山,積稿數尺,他問我做什麼玩意?我說:“雕蟲小技,專寫人名研究。”
原來遼、金、元以遊牧民族入中原,戰鬥力有餘,而文化程度淺薄,所能接受的華夏文化也是一些民間的糟粕,命名用漢語的,便充滿了草莽氣息,有名豬糞、狗狗、七斤、八斤的。以哥、奴字和他相較,算是文縐縐了。
眼前,我手頭有一部汪輝祖的《三史同名錄》。同名便見得是項名字效尤者的普遍,把哥奴字的名單,摘錄分類,亦頗有趣。
第一類是帶著宗教氣息的,如觀音奴、文殊奴、普賢奴、金剛奴、羅漢奴、藥師奴、老君奴、寶神奴,都取神號佛號;佛奴、佛家奴、寺家奴、僧家奴、三寶奴,則取佛地佛物。這算是第一流的雅名了。
第二類是帶著奴隸氣息的,如買奴、醜奴、乞奴,鄙視之甚,見於辭色;百家奴、幹家奴、萬家奴、天下奴、大家奴、眾家奴,直斥為大眾奴才;高家奴、李家奴、謝家奴、韓家奴、王家奴、慶山奴、萬奴、謝奴、張奴、留奴、官奴、蒲奴,也儘是下賤家奴。
第三類是帶著鄙賤氣息的,如鐵哥、滑哥、禿哥、斜哥、涅哥,還有點流氓味道;奴哥、乞哥、喜哥、壯哥、磨哥、桑哥、化哥、阿木哥、定哥、燕哥、燕只哥,也有點奴才味道;陳哥、留哥、劉哥、常哥、僧哥、錢哥、五哥、六哥、七哥、八哥、九哥、十哥,才是對下役的平淡稱呼。
第四類是帶著外族氣息的,如蒲奴寧、剌哥、迭刺哥、銀術哥、帖木哥、特木哥。這些名則仍用外族原語而加漢語哥字。
茲隨便介紹幾位以哥、奴命名的人物,以見其當時的身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