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任務
每天他們完成步兵、偵察兵等正常的訓練科目後,還制定了“十個一百”的硬性規定:即進行拉力器、槓鈴、啞鈴、臂力棒、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等10個項目各100次的強化訓練;除了每天早晚兩次10公里武裝越野,還有一個與中國足球甲A運動員體能測試相仿的“12分鐘跑”訓練, 訓練場上“雄鷹”隊員們尤顯身手。
他們飛車捕俘,好似雜技演員在表演特技飛車;攀援絕壁,宛若敏捷機靈的猿猴;擒拿格鬥、制服強敵,就好比在囊中取物。特種射擊場上,模擬施放的毒氣瀰漫著,400米外的靶子,在濃濃的煙霧中忽隱忽現。只見4名全副武裝的“雄鷹”隊員飛速躍進到射擊地線,臥倒、出槍、上膛,“叭、叭、叭”一陣激烈的槍聲響過,14個靶子全被擊中倒地,前後僅用了1分40秒。
部隊訓練
“雄鷹”大隊來到某海島進行野外生存訓練。隊員們全副武裝,負重35公斤,7天7夜之內,在異常複雜地域行軍300公里,同時完成特種射擊、敵情偵察和穿越敵人封鎖線等20個戰鬥課目的訓練。炎熱的夏季,每人每天只發一壺水。行動中,無論喉嚨怎么乾,也只能沾沾嘴唇。自帶的兩塊壓縮餅乾吃完後,螞蟻、野鼠、蚯蚓甚至毒蛇,便成了戰士們的“上等餐”,他們用匕首創去蛇頭,喝蛇血解渴、生吃蛇肉充飢。 享受這樣特殊的“野味佳肴”是特種兵的“專利”。 隨著、架架飛機掠過,蔚藍的天空上飄下朵朵彩色的雲霞。有人把跳傘形容成“天女散花”,可沒有人知道每次跳傘著地的衝擊力是450公斤,“雄鷹”隊員們要經受600次的地面訓練,小腿必須經歷“三腫三消”,才有天上美麗的三分鐘。
“雄鷹”大隊不但有“天上神兵”,更有“水中蛟龍”,武裝泅渡是“雄鷹”隊員必須完成的訓練科目。 他們全副武裝攜帶四枚手榴彈、一支衝鋒鎗,在1小時20分鐘內必須完成5000米的武裝泅渡任務。潛水訓練既是對身體素質的考驗,更是膽量和意志的較量。“雄鷹”大隊蛙人分隊排長吳海燕,曾創造了海上萬米泅渡上5小時,水下定向潛水1000米誤差只有3米的好成績。
特種裝備
為“雄鷹”插上了翅膀 作為一支快速反應、執行急難險重任務的“利刃”,必須擁有與其相配套的一流武器裝備。
“雄鷹”大隊裝備有新型狙擊步槍、麻醉槍、微聲槍、匕首槍等許多鮮為人知的特種槍械;配有輕型火炮、輕型反坦克兵器等重火力武器;新型的“凱夫拉”頭盔及防彈背心;單兵使用的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最先裝備了國產新型無人偵察機;奇妙的戰場電視和感測系統,取代了偵察兵脖子上的望遠鏡。秘密滲透的偵察兵,只要將遠紅外夜視系統、熱成像儀等先進的偵察設備秘密置於敵後,不管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還是風雨交加的惡劣天氣,都能準確地找出敵人的方位和行動方向。
神奇的情報處理系統一聲不響,將戰場部署情況展現在身後幾百公里外指揮所的電子沙盤上,車輛斗室之間便可縱覽天地之間敵我態勢。有人形象地把“雄鷹”大隊比喻成“小型兵器博覽城”,其中有些裝備已達國際先進水平,這在全軍任何部隊都是少見的。 擁有新裝備不等於形成戰鬥力,“雄鷹”大隊的官兵們在艱難的探索之路上,駕馭著新的裝備。從大隊長到普通士兵,計算機、電工學、電子電路、遙感氣象等高新學科列入了每一名官兵的學習日程。
“入伍即入學”,戰士們入伍一年所學的知識相當於普通大學半年的學習內容。每個特戰隊員要學會駕駛裝甲車、坦克、汽車等機動車輛;掌握8種以上的輕武器,完成在雨、雪、霧、風,沙漠、叢林等特種氣候和地域下的射擊訓練。 會識別國外十種以上武器的分解結合和使用方法;會簡單英語對話;能掌握3種以上地方方言。
部隊榮譽
葛克軍和他的戰友們在20多個比賽項目中取得8項第一、1項第二、4項第三,中國特種部隊的首次亮相即獲得外國隊組第一名、總排名第三的好成績!代表我軍首次獲得國際偵察兵競賽最高榮譽獎“卡列夫勇士獎”。 來自芬蘭的裁判團團長感慨地說:“是中國特種兵的韌性、拼勁和機敏的反應為‘愛爾納·突擊’競賽創造了奇蹟!”
戰士們把黑色貝雷帽和利劍閃電臂章看做像清華、北大的校徽一樣譽高於世。1997年7月,一封來自波羅的海沿岸的邀請函,飛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已經舉辦了六屆的國際偵察兵競賽,向中國軍人發出了邀請。在總參謀長傅全有的命令下,“雄鷹”大隊派出以全軍散打冠軍葛克軍為隊長的代表隊,跨越8000公里來到風光旖旎的波羅的海灣——愛沙尼亞,首次代表我軍參加“’98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競賽。 這次競賽是一項綜合性的偵察分隊遠程偵察作戰技術的演練,在包括海上、叢林、沼澤地在內的1000多公里的生疏地帶,要進行連續三晝夜的走、打、查、聯、吃、住、藏以及20個項目的戰術對抗。有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等30多個世界軍事強國的特種部隊參賽,可以說是各國特種兵之間不見硝煙的戰場,是各國特種兵在和平年代裡相互顯示實力的舞台! 賽場,在飄揚著“八一”軍旗的營地,吸引了許多外國軍人前來觀看、拍照,原來是來自中國“雄鷹”特種大隊的隊員搭設的迷彩帳篷最整潔、最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