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和村原是鹽津縣的一個村,1988年建鄉,2006年建鎮。地處鹽津縣西南,與鹽津豆沙和大關木桿相連。新集鎮規劃占地180畝,整個地塊為緩坡地,西北至東南由高至低,項目內鎮政府大樓
東北面原有兩棵大樹保留,房屋建築按川南民居風格設計,一層占地72平方米,有兩層、三層、四層三種規格,防震標準為七級地震八度設防。民房重建採取“四統一”的方式進行,即:統一設計、統一風格、統一標準、統一建設。水鄉石階、街道乾淨整潔;銀杏、香樟沿街排列,還有那清清的河水,從湧泉湖中溢出,漫過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石頭,邁著輕盈、矯健的步伐走下一級級石階,跑過一條條溝壑,跳過一道道高坎,最後匯聚成一束束水柱噴涌而出,忽高忽低,躍出曼妙的舞姿。當夜幕降臨,這裡的美麗漸漸綻放,璀璨的霓虹,耀出溫馨和諧的夜景;隨歌起舞的噴泉,舞出婉轉優雅的身姿;噴薄而出的水霧,映出豐富多彩的故事。
建設
2007年以前,中和鎮是一個交通閉塞,一到下雨就要穿防水鞋出門的“小地方”。那時候,集鎮旁邊的苦竹壩,還是趙溪村的一個村民小組,住戶不多、人口也不多,農業生產主要以包穀、紅薯、南瓜、黃瓜為主。那時候的中和,還是一個邊遠落後的小山村,雖說山清水秀,風景迷人,但卻像是被埋藏的翡翠,不為人所知。那時的中和人還沒有所謂的“業餘生活”。冬天,一到晚上7點以後,集鎮上惟一一條黑燈瞎火的街道上就再也見不到人影兒了。夏天,位於上清河上的中趙吊橋,是中和人惟一的“休閒”場所,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橋上便站滿或坐滿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吹著河風,聊著家常。
2006年鹽津縣連續遭受“7·22”、“8·25”、“8·29”三次破壞性地震,震中位於豆沙關,中和鎮距豆沙關較近,也遭受了較大的破壞。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再次波及中和。幾次地震,加之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一些村民民房嚴重受損。在中央和省、市黨委政府的親切關懷下,災區民眾很快振作起來,化悲痛為力量,一場恢復重建的攻堅戰迅速在中和打響。
2007年,正當鹽津縣委政府精心謀劃中和地震災區恢復重建的關鍵時刻,水麻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了,在中和鎮設了一個出口。中和鎮從一個交通閉塞的小鎮變成了鹽津縣交通最方便的一個集鎮。從這裡上昭通只要兩個小時左右,到水富一個小時左右,到宜賓1個半小時左右,比鹽津縣城的交通都還要方便。這時候,無論從宜賓往昭通還是從昭通往宜賓方向走,人們都會驚奇地發現,清清的上清河上,群山環抱中和,山清水秀,只是小鎮稀疏、陳舊的建築與秀美的風景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以後,國際獅子會官員前往中和考察,對中和的地震災民民房恢復重建特別關注,決定援助800萬元,幫助中和地震受災民房恢復重建及其他災害民房恢復重建180戶,新建醫院、幼稚園各1所。
鑒於水麻高速公路通車後,中和正處在交通要道上的特殊區位優勢和中和風光秀麗的旅遊優勢,鹽津縣委政府決定抓住中央、省、市援建和國際獅子會援助的歷史機遇,化機遇為動力,創新災民安置模式,把民房重建與特色旅遊有機相結合起來,前瞻性規劃,高品位設計,力爭把中和打造成為一個新興的特色旅遊精品集鎮。
然而,僅憑上級支持的重建資金和國際獅子會援助的800萬元,要打造一個高品位的旅遊集鎮,對於中和這個年輕的鄉鎮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好在鹽津縣委政府非常重視,最終選址於苦竹壩,要求主管部門按旅遊景點進行規劃設計,並於2009年9月27日成立了中和特色集鎮建設指揮部,縣委副書記丁開路任指揮長,10月正式啟動“三通一平”工作。
下一步,鹽津縣委政府還準備投資100萬元,扶持發展32家賓館、茶室、飯店,並決定一名縣處級幹部加一個縣直部門掛鈎1戶,每家商戶無償扶持1-2萬元,每個門面扶持貼息貸款5萬元,進一步規劃解決老集鎮污水處理問題;加強策劃,進行旅遊宣傳推介,擬在5月份搞一次文藝匯演,6月份舉辦中和水鄉燈會, 10月黃金周“紅星會所”(四星級賓館)建成,再搞一次大型活動,今後視情況舉辦“水龍節”; 以集鎮為中心,延長周圍旅遊鏈,在旅遊鏈上打造特色村莊,把上村建設成為新農村示範點;扶持農民在集鎮周圍栽種桂花樹,既扮靚風景,又可抽取部分桂花樹出售,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