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要縣工作委員會

前身

1938年10月,戰局急劇變化,日軍在廣東惠陽大亞灣登入,國民黨軍隊不戰而逃。中共廣東省委為了應對廣州淪陷後的形勢,分別抽調一批黨員和革命團體成員共200多人到高要縣開展抗日救亡工作,他們對高要縣恢復黨組織的建設和抗日救亡運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938年10月,中共廣東省派遣共產黨員唐章、黎定中、何藻燕、何藻貽率廣東省青年抗日先鋒隊(簡稱“青抗先”) 127、130、133等戰時工作隊到鼎湖桃溪、坑囗、後瀝、廣利等地開展抗日救亡工作和恢復(重建)、發展黨組織。1939年1月,中共西江特委決定成立中共高要縣特別支部,委派原籍是現廣利街道長利村的共產黨員蘇佩瑜任特別支部書記,機關設在蘇佩瑜家中。特別支部成立後,黨組織發展較快,在抗日救亡運動中,一大批熱血青年向黨組織靠攏,新吸收了一批中共黨員,這批新黨員遍布各行業,有農民、工人,也有國民黨海軍江防艦隊水雷隊小隊長丁鑒成等。

歷史

1939年3月,為了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和推動抗日救亡運動的深入發展,中共西江特委決定撤銷中共高要縣特別支部,成立中共高要縣工作委員會(下簡稱縣工委),由蘇佩瑜任縣工委書記,唐章任組織委員,陳道任宣傳委員,縣工委機關仍設在蘇佩瑜家。縣工委下轄桃溪、省賑會第七和第九分隊、高要縣自衛團第二隊、粵桂江防司令部峽下海軍護雷大隊和水雷隊、鼎湖坑口、高要書店等黨支部或黨小組。特別支部(縣工委)成立後,組織成立“西江抗日青年團”(簡稱“西青團”),進行抗日宣傳和軍事訓練,廣泛發動人民民眾開展救日救亡運動,不但掀起了峽下城鄉的抗日救國高潮。是年7月,峽下的 “西青團”已發展到近千人。1939年9月,由於受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逆流的波及,縣工委被強迫解散,蘇佩瑜轉入黨的地下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