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

中伏[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
中伏[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伏通常也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 間。也叫二伏。

基本信息

釋義

基本解釋

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開始,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結束,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為10天,有的年份為20天。

詳細解釋

三伏的第二伏。也稱二伏。通常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

唐 皎然《五言奉和陸使君長源水堂納涼》:“六月正中伏,水軒氣常淒。”

宋 惠洪 《夏日陪楊邦基烹茶分韻得嘉字》:“炎炎三伏過中伏,秋光先到幽人家。”

宋 曾鞏 《苦熱》詩:“憶國中伏時,怫鬱炎氣升。”

詳情參見“三伏”。

相關資訊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段時間。“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

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多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

中伏[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 中伏[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

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並不出現在夏至,而是出現在夏至以後的“三伏”。每年入伏的時間並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盡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比較麻煩。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我國古代流行“乾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

從夏至開始,依照乾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從初伏到中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也是 10天;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因為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

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就出現了有些年份整個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 天的情況。

歷年天數

2011年中伏共20天。

2012年中伏共10天。

2013年中伏共20天。

2014年中伏共10天。

2015年中伏共20天。

2016年中伏共20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