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主簿丘與權
丘與權 宋崑山縣(今屬江蘇省)人。至和(1055)中為崑山主簿,後以趙抃嘗為蘇州教授。丘與權:歷陳五利築至和塘
宋代以前,從蘇州到崑山的陸路不通,只能依靠水路,俗稱崑山塘。這一段水路,北納陽澄湖,南吐松江水,下通古婁江,因為沒有堤岸,水面寬闊,無法擋住風浪,所以風波侵蝕民田,運輸十分困難,給當地百姓生產生活帶來了許多困擾。從唐代到宋初三百餘年裡,儘管始終有人想治理這個水患,但由於工程浩大,就一直沒法實施。到了宋朝至道二年,蘇州知府陳省華曾經議築崑山塘。崑山當地人朱珏父子論述治理河道的道理,許多人也很想治理,只因預算工程費用達數十萬緡之巨,難以進行。北宋皇祐中,發運使許公建言修治崑山塘,並申請朝廷派王安石進行水利考察。王安石到當地了解了水情,把治水方案上奏朝廷,無奈種種原因未能實施。所以崑山人一直盼望著有人能夠完成這個艱巨的工程,來造福當地百姓。丘與權(生卒不詳),建州人(今福建南平),北宋至和二年(1055)擔任崑山主簿。當時正好都在議論修治崑山塘這件事,他結合朝野意見,提出了治理崑山塘的五大好處:一是方便舟楫行駛,二是可以開闢荒田,三是能夠收足租賦,四是制止盜賊出沒,五是禁止不法商販。他提出了實施方案,認為可以採用從前的做法,利用民工來興修水利,經費少成效快。最後,為了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丘與權還立下了軍令狀,如果辦不成功,情願接受處分。在崑山知縣錢紀、蘇州郡守呂居簡的大力支持下,他們把這一工程建設的計畫上報給了朝廷,當年初冬就得以動工了。
在工程具體實施中,先在外面築一道擋牆,形成橫向阻遏上游來水的堤壩,以便下游施工,於是“畚鍤所至,皆於平陸”。工程進行得十分順利,原計畫要用一個多月時間,實際只用了十九天就竣工了。這次一共動用民力156000工,化費民間財力若干貫,耗用糧食4680石,還建造了橋樑52座,種植榆樹、柳樹 57800株,在河道兩邊還種植茭蒲、芙蕖,這樣工程實現了河、堤、路、橋的綜合配套,做到交通、圍墾、泄洪、綠化統籌兼顧,是北宋歷史上一項非常著名的水利工程。工程建成之年正好是至和二年,就把原崑山塘更名為“至和塘”。那一年是農曆乙未年(1055),為此,將所建造的紀念亭叫作“乙未亭”。 應蘇州郡守之邀,丘與權還寫下了有名的《至和塘記》。
後來,朝廷重臣趙抃、王珪一起推薦丘與權,認為他的才學可以擔任國子監直講,趙抃稱其“固窮守道”。丘與權先後任江寧府及蘇州郡教授,為青年士子仰慕,學者如歸。王珪亦稱讚他:“藝文優深,議論純正。”丘與權為人孤潔自守,不與俗流苟合。他的高尚品格被有識之士所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