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大多數發病主要由蚊子、臭蟲、蚤、虱、蟎、蠓等叮咬後引起的過敏反應。昆蟲通過其口器刺入皮膚吮血,其唾液及部分口器殘留皮內是引起該病的原因。叮咬後引起的過敏反應是雙相性的;立即發生風團紅斑反應——是由免疫球蛋白E中介的,然後是較為持久的丘疹樣反應。立即型風團紅斑反應持續時間較短,而丘疹存在時間較長。有人認為屬遲發性過敏反應,初次叮咬後致敏需10天左右,此時再受叮咬即發生皮疹。在皮損區真皮淺層血管壁有免疫球蛋白E及補體沉積,血管周圍有中性粒細胞及核碎片,提示在該病中可能涉及免疫複合物。此外,有些患者可能與環境變化、胃腸道障礙或食物過敏等有關。
症狀
該病好發於嬰幼兒童,夏秋多見。有時一家數個兒童同時發病。典型皮損為綠豆或稍大淡紅色丘疹,性質堅硬,頂端常有小皰,搔破後結痂,周圍有紡錘形紅暈,經搔抓後呈現風團,風團消退後仍恢復原形。該病好發於軀幹及四肢近端,損害數目不定,常分批出現,散在發生或少數簇集,常伴有胃腸障礙,少數患者有時亦有呈現水皰者。該病病程長短不一,一般1周左右多自行消退,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但新的皮疹又可陸續出現,因而新舊皮損同時存在,至天氣轉涼後逐漸痊癒,但次年常又發生。患者自覺劇烈瘙癢,夜晚特甚,往往影響睡眠,患兒精神不安。搔抓後表皮剝脫,易致繼發感染。
日常護理
1、注意面部清潔:常用溫水洗臉,因為冷水不易去除油脂,熱水促進皮脂分泌,不用刺激性香皂,硫磺香皂對痤瘡有一定好處,不要用油脂類的化妝品。
2、合理的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糖類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3、不要用手去擠壓痤瘡,以免引起化膿發炎,膿瘡破潰吸收後容易形成疤痕和色素沉著,影響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