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

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

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經教育部批覆,由北京大學主辦,這是全球範圍內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的一次國際級盛會。這是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之後,第一次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並在實踐中取得巨大成功的社會主義國家舉辦以馬克思主義為主題的國際會議。首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10月10日—11日在北京召開。

基本信息

舉辦時間

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
2015年03月14日上午,“中國道路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協同創新中心工作會議在北京大學召開。
據會議主辦方介紹,教育部批覆,同意北京大學於2015年10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舉辦首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會議規模為350人。
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以後每兩年舉行一次。

會議宗旨

“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旨在直面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探討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推動中國進步和世界文明發展,彰顯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價值和歷史使命。為更好地展示本屆大會舉辦初衷、籌備過程、現實反響和重大意義,並從中看到馬克思主義生命力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

首屆主題

首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主題為:“馬克思主義與21世紀人類文明秩序的建構”。當今人類社會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在取得經濟和技術進步的同時也面臨深刻矛盾,而傳統的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存在結構性的不合理性,重建人類文明秩序成為21世紀的重大命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也是為世界文明的發展探索一條新路。本次會議將立足中國經驗,探討21世紀人類文明的走向,致力於推動世界文明秩序的重建。

會議目標

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目標是將世馬會打造成為一個世界級論壇,以此匯聚世界各國頂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和社會主義運動實踐者,共同探討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推動中國的進步和世界文明的發展。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將負責大會的日常組織工作。

歷史背景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中,實現了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新成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緊緊扭住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銳意進取、繼往開來,圍繞治黨治國治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我們黨一向把黨的理論成果視為全黨和全國人民智慧的結晶。不僅政界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學術界擁有一支專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隊伍,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世紀下半葉,馬克思主義開始傳入中國。旅歐學者對巴黎公社的介紹使中國人始知工人運動。甲午戰爭過後,報紙雜誌上就已有了關於馬克思及其學說的零散信息。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中國的五四運動,使中國的先進分子逐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據統計,自十月革命勝利的訊息傳到中國至1922年初,有近30種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被翻譯成中文。李大釗於1919年寫了長篇論文《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做了比較詳細的介紹。1920年陳望道翻譯出版的《共產黨宣言》更是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一時期,陳獨秀還有毛澤東、周恩來、瞿秋白、蔡和森、李達、鄧中夏等革命青年,逐步成為馬克思主義宣傳者和共產主義者。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探究1840年以來的中國國情成為馬克思主義者面臨的重要理論任務。圍繞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發展規律的學說是否適用於中國、現階段的中國處在什麼歷史階段、革命的道路怎么走等問題,從1928年到1938年,知識界開展了一場關於中國社會性質問題的論戰。馬克思主義者以《新思潮》雜誌為陣地,與形形色色的反馬克思主義和非馬克思主義派別展開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他們認為,中國經濟具有“過渡的特性”,沒有一種經濟成分處於支配地位,而處於支配地位的是帝國主義經濟,中國經濟成了帝國主義的附庸;中國沒有統一的中央政府,呈現的是各個帝國主義支持下的軍閥割據狀態;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滲透既有促進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一面,又有嚴重阻礙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的一面;中國現階段的社會,封建關係仍然占據著中國農業經濟的優勢,是帝國主義及其御用軍閥、各地豪紳階級、買辦階級統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過渡”期的社會,封建壓迫是中國國內壓迫的主要形式;中國革命應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打倒帝國主義、消滅封建剝削的民主資產階級性的革命,土地革命是革命的基礎和內容;因為中國革命的領導者是無產階級,因此它在領導革命的過程中,不會停止於工農民主政權,而將進一步實現無產階級專政,將開闢一個非資本主義的途徑。他們的觀點雖然略顯粗糙,但揭示了中國國情,尤其是關於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結論,為中國共產黨六大以後貫徹正確的革命路線提供了思想基礎。
在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的政治報告中,毛澤東同志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表現出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問題上的自覺和自信。經過延安整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深入人心,產生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命名的需要。據考證,黨的理論工作者張如心最早提出了“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的概念。經過上世紀40年代上半期的醞釀和討論,“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被黨的七大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新時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真理標準大討論”也醞釀於學術界。1977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在《關於辦好各級黨校的決定》中指出:“要提倡理論密切聯繫實際的學風。”一些理論工作者開始就真理標準問題撰寫文章。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發表光明日報社供稿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理論文章。11日,《光明日報》以“本報特約評論員”名義在頭版發表,新華社當天發了通稿。12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以及《解放日報》等全文轉載;13日,又有多家省報轉載。由此,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在全國展開,其結果眾所周知。1987年黨的十三大召開之前理論界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問題的討論,也為我們黨深化對國情的認識、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提供了理論支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學術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方興未艾。僅就中央黨校而言,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是黨員幹部培訓輪訓的主要內容。黨校也積極發揮智庫的作用,許多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許多建議被有關部門採納。這些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思想材料。
馬克思認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首先必須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這是包括中央黨校在內的理論界學術界能夠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發揮作用、推動理論創新的重要前提。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經歷了“結晶”與“提升”的過程。面向21世紀,如何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進程,讓世界分享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者肩負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
結晶與提升:馬克思主義“化中國”與“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包含兩個方面的基本含義。一方面,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運用於中國的具體實際,用以分析和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如毛澤東同志講的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套用它”。另一方面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總結中國社會的實際發展和中國共產黨人獨創的實踐經驗,把這些實際發展和實踐經驗上升為科學理論,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新的內涵和形式,使得從中國實際和實踐中得出的新的思想、新的理論實現馬克思主義化。也就是毛澤東同志講的“使中國革命豐富的實際馬克思主義化”“要把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國來,在中國創造出一些新的東西”。簡言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化中國”和“中國化”的結合。我們在這方面的成就,不只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中國問題,而且還把中國共產黨通過反覆實踐錘鍊而成的理論,上升至、凝結到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之中。“化中國”與“中國化”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提升,結為一體,構成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過程,形成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
現在我們講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其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和提升。現在馬克思主義講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不僅要講清科學技術也是生產力、是第一生產力,而且還“講全”發展生產力和解放生產力,結合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還講出了“保護生產力”新理念,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結晶更新、精度更高,形成認識上的螺鏇式上升,也就是理論上的升華。我們不能低估“化中國”和“中國化”過程中的理論成就。正是這一過程,不僅把馬克思主義提高到新的境界,而且還成功地探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我們要有理論自信、理論自覺,要把具有時代風采的理論結晶亮出來,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提升展現出來。
國外馬克思主義理論,多為“學院”馬克思主義,面對當代資本主義和世界的實際,在“坐而論道”中也形成了一些有價值的理論見解。我們同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明顯不同就是,我們是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提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和品格,是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中實現理論結晶和理論升華的;我們用“化中國”來解決中國問題,“中國化”又為下一個“化中國”提供新的台階。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從我國發展現實需要中,從人民民眾的熱切期盼中,也是從推動解決我國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提出來的,具有十分顯著的“化中國”的理論指南和行動綱領的意義;同時,“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執政60多年來治國理政的經驗總結和理論結晶,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接力奮鬥而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賡續和升華,具有十分顯著的“中國化”的理論特質和思想內涵,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成果,也是馬克思主義“化中國”和“中國化”歷史地、辯證地發展的生動體現。
所以,“中國化”是以“化中國”為前提,以“中國化”為它的結晶,“中國化”又為新的“化中國”提供升華的理論基礎。貫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發展中的,無論是“化中國”過程還是“中國化”過程,實際上都是中國共產黨對於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這一根本問題的實踐探索和理論回答。正因為這樣,在同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交流中,我們不僅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更具實踐自信,對中國馬克思主義也更具理論自信,而且更使我們產生了講清、講深、講透、講好中國馬克思主義“新話”的使命和責任。
交流與互鑒:打造世界馬克思主義學術交流的平台和高地
在過去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國外許多學者對中國馬克思主義不很熟悉、也不甚了解。中國學者邀請國外馬克思主義學者到中國來,聽他們講的比較多,研究和理解他們的理論也比較多,這對於開闊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視野是有重要意義的。十年前,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設立時,專門提出了“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二級學科建設問題。近十年來,中國學者對世界馬克思主義學術界的許多前沿問題有了更多研究,在學習和借鑑國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成果上也多有進展。
同國外馬克思主義的學術交流,如何由單向為主的借鑑轉向雙向甚至多向的互鑒,這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界責任和使命的重要體現。由於社會制度和基本國情的差異,我們同歐美國家學者關注馬克思主義的角度和取向不盡相同。世界各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這種豐富性,既說明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的理論生命力,也證明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的理論闡釋力。對於國外馬克思主義,要注意傾聽和觀察,理解他們是如何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觀點和方法視界,結合他們的實際,提出他們的理論見解的。同時,怎樣在同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的雙向或多向的交流中實現互鑒,同他們分享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成果,也有著同樣重要的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經驗應該同世界分享,因為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豐碩成果;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成果也應該同世界分享,因為這是當代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就。
我們希望有更多國外學者來到中國,把他們關於馬克思主義在世界各國傳播和發展的理論帶給我們,共同分享;我們也期待中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者能夠“走出去”,加強國際交流,讓國外學者更多了解中國。要形成真正的學術共同體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傳播、發展和研究中心,營造一批國際馬克思主義理論交流互鑒的平台,鑄就中國的國際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高地,加強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這既是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意蘊,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要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