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世界美女特工圖書:世界美女特工(最新檔案解密全球知名女間諜)作 者:王鋼,阿芳
出 版:珠海出版社
ISBN:9787545302608
出版日期:2009-07
版 次:1
標 簽:間諜 女間諜 特工 川島芳子
所屬分類:正史雜談 古今軍事志 傳記
圖書簡介
本書最新解密檔案、最新發現、最新詮釋——“諜海女王”瑪塔·哈麗、改變戰爭進程的女人—辛西婭、法國間諜代號“雲雀”、邪惡的“帝國之花”南造雲子、“亂世魔女”川島芳子等全球知名女間諜。面對戰爭女人沒有走開,除了美貌和肉體,她們還奉獻了智慧與果敢。
圖書目錄
第1部分"諜海女王"瑪塔·哈麗
秘密檔案:瑪塔·哈麗(1877~1917年),原名德·瑪格麗特·澤勒,間諜代號H21。出生於荷蘭,為荷蘭和印度尼西亞血統的混血兒。1903~1904年間只身前往巴黎,開始職業舞女的生涯,並以出位的裸舞表演迅速走紅。1914年被招募為德國間諜。1916年又被招募為法國間諜。1917年10月,在法國被以"間諜罪"和"賣國罪"判處死刑,卒年41歲。
1.秘密檔案
2.荷蘭鬱金香
3.危險的婚姻
4.脫衣舞娘
5.驚艷巴黎
6.雙料間諜
7.間諜情侶(1)
8.間諜情侶(2)
9.末日審判(1)
10.末日審判(2)
11.瑪塔·哈麗博物館
第2部分法國"雲雀"馬爾塔·里舍
秘密檔案:馬爾塔·里舍(1895~不詳),曾化名貝蒂·費爾特,法國間諜代號"雲雀",德國間諜代號"C-32"。父親為法國騎兵上尉。1916年被招募為法國間諜,同年被派往一戰時期的中立國西班牙。成功打入並破壞了德國在西班牙的諜報網。1917年返回法國。1933年因情報工作成績卓著榮獲政府勳章。
1.瑪塔·哈麗博物館
2.上尉的女兒
3.征服"歐洲第一騎士"
4.雲雀展翅
5."象鼻蟲"
6.斷線的風箏
7.摧毀敵國間諜網
第3部分浪漫女諜約蘭德
秘密檔案:約蘭德(1921~不詳),出生於埃及,猶太民族。在巴黎完成學業。1941年返回埃及開羅,熱衷於上流社會的交際活動。1944年被猶太自衛軍特工部招募為間諜。1948年以色列國成立後被派駐聯合國使團任職。1952年後定居於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市。
1.秘密檔案
2.美麗的約蘭德小姐
3.美人救英雄(1)
4.美人救英雄(2)
5.美人救英雄(3)
6.猶太自衛軍特工(1)
7.猶太自衛軍特工(2)
8.高級情報工作
9.愛情悲劇(1)
10.愛情悲劇(2)
第4部分邪惡的"帝國之花"南造雲子
秘密檔案:南造雲子(1909~1942年),曾用名“廖雅荃”。1909年出生於上海,其父為老牌日本間諜。1922年被送回日本,就讀於特務學校。1926年被派往中國大連從事情報活動。1929年以學生身份潛入南京,收買和拉攏國民黨政府官員,組織間諜網。1937年因間諜罪被拘押,後越獄逃往上海。1942年被國民黨軍統特工擊斃,卒年33歲。
1.秘密檔案
2.出生於間諜世家
3.溫泉招待所的女服務生
4."獵物"上鉤
5.情報的價值
6.國民黨元老戴季陶
7.抗戰期間最大的泄密案
8.暗殺蔣介石
9.女諜落網
10.妖花凋敗
第5部分"亂世魔女"川島芳子
秘密檔案:(1906~1948年),原名愛新覺羅·顯紓,又名金璧輝。出生於北平,是清末肅親王善耆之女。1912年隨養父川島浪速到日本。1928年被日本關東軍特務處招募為特工,自此開始在中國長達20年的間諜生涯。1948年被河北省高等法院以賣國罪和間諜罪處以死刑,卒年42歲。
1.秘密檔案
2.馬背上的公主
3.參與暗殺張作霖(1)
4.參與暗殺張作霖(2)
5.參與暗殺張作霖(3)
6.魔鬼戀情(1)
7.魔鬼戀情(2)
8.效力於偽滿傀儡政權
9.安國軍的女司令(1)
10.安國軍的女司令(2)
11.安國軍的女司令(3)
12.東興樓飯店的女老闆(1)
13.東興樓飯店的女老闆(2)
14.妖花凋零
第6部分改變戰爭進程的女人--辛西婭
秘密檔案:辛西婭(1910~1963年),原名貝蒂·索普,化名辛西婭。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1930年與英國外交官阿瑟·帕克結婚,隨丈夫先後在英國、智利、西班牙、波蘭等國家生活。自1931年開始被英國情治單位利用,業餘從事情報蒐集。1939年被正式招募為間諜。1963年死於癌症,卒年53歲。
1.秘密檔案
2.外交官夫人
3.初涉諜海
4.風流記者
5.新的使命(1)
6.新的使命(2)
7.與外交官的羅曼史
8.靈與肉的搏擊(1)
9.靈與肉的搏擊(2)
10.靈與肉的搏擊(3)
11.碰壁!碰壁!(1)
12.碰壁!碰壁!(2)
13.使館竊密(1)
14.使館竊密(2)
15.使館竊密(3)
第7部分"紅衣女諜"艾林·格里菲斯
秘密檔案:艾林·格里菲斯(1923~不詳),化名虎子,間諜代號527。1943年被美國戰略情報局招募為間諜,同年被派往西班牙情報站工作。
1.秘密檔案
2.尋常的結識開始了不尋常的…
3."虎子"的特種訓練
4.代號:"鬥牛行動"
5.接受任務
6.在馬拉加警察局的遭遇
7.險遭暗算(1)
8.險遭暗算(2)
9.險遭暗算(3)
10.關鍵的電報
11.謝潑德森
12.出人意料的"鐵砧行動"
編輯推薦
《世界美女特工》是由珠海出版社出版的。
蓋世無雙的美女特工深度影響戰爭進程,引發情戰、諜戰、商戰……
面對戰爭女人沒有走開,除了美貌和肉體,她們還奉獻了智慧與果敢。
文摘
插圖:
“諜海女王”瑪塔·哈麗
秘密檔案
瑪塔·哈麗(1877~1917年),原名德·瑪格麗特·澤勒,間諜代號H21。出生於荷蘭,為荷蘭和印度尼西亞血統的混血兒。
1903~1904年間只身前往巴黎,開始職業舞女的生涯,並以出位的裸舞表演迅速走紅。1914年被招募為德國間諜。1916年又被招募為法國間諜。1917年10月,在法國被以“間諜罪”和“賣國罪”判處死刑,卒年41歲。
專家評語:
從任何角度來看,她的工作都非常出色。
——〔美〕詹姆斯·史勞德斯
《阿蘭·杜勒斯:間諜大師》作者)
被譽為“諜海女王”的瑪塔·哈麗絕對是世界間諜史上最神秘也最輝煌的人物。她的名字在間諜小說和傳奇故事裡,已經成為以美貌勾引男子、刺探軍事情報的成功女間諜的代名詞。有關她的傳聞充滿了陰謀、淫慾……
1917年月10月15日,一個清冷的早晨,瑪塔·哈麗穿著她最心愛的紅舞鞋,以最美的姿態迎接她生命中最後一場演出。不過,這次她所面對的,不是因她而痴狂雀躍的觀眾,而是荷槍實彈的劊子手和11顆呼嘯而來的子彈。41歲的瑪塔·哈麗被以“叛國罪”處死在法國巴黎的郊外。
86年之後的2003年,法國歷史學家菲利普·考勒斯對這段歷史提出了全新的解釋,呼籲要為瑪塔·哈麗“正名”。2004年11月,根據考勒斯新書改編的歷史連續劇由法國電視三頻道熱播。《是“叛國者”,還是“愛國者”》、《世紀絕色女諜死得冤枉,法國學者為其翻案》、《美女雙料間諜的悲劇人生,電視台為其翻案》……新聞媒介的推波助瀾,使得瑪塔·哈麗的一生充滿懸念,再度成為巴黎市民關注的熱門人物。
荷蘭鬱金香
德·瑪格麗特·澤勒是瑪塔·哈麗的原名。
瑪格麗特·澤勒於1877年8月7日出生於荷蘭弗里斯蘭省的小城呂伐登。
荷蘭是一個到處盛開著鬱金香的國家,然而呂伐登在當時只是荷蘭北部一處受海水侵蝕的荒灘中的小城。那裡沒有大片的鬱金香盛開,甚至在家家戶戶的屋檐下也見不到有鮮艷的衣服晾曬,一年四季都是灰濛濛的鬼天氣。
瑪格麗特的父親是荷蘭人,當時在小城裡開一間帽子鋪,喜歡喝酒,喜歡東奔西跑的生活。母親是印度尼西亞爪哇人,性格溫順、安靜,總能把家務安排得妥妥噹噹。瑪格麗特有一個哥哥和兩個孿生的弟弟,兄弟們雖然調皮搗蛋、爭強好勝,卻處處遷就這家中唯一的女孩兒。
小瑪格麗特活潑可愛。她既有西方人光潔白皙的皮膚,又有東方人烏黑髮亮的頭髮,深得父母的疼愛。家裡有一架老式的英國鋼琴,這個混血的小姑娘常常煞有介事地敲打,一副十分陶醉的模樣兒,她喜歡聽那“叮叮咚咚”的聲音。
瑪格麗特15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了,她被送入師範寄宿學校。第二年,憂鬱的母親去世了,脾氣暴躁的父親也再婚了,瑪格麗特美好的少女生活結束了,人生噩夢從此開始了。15歲的瑪格麗特已經出落成遠近聞名的美人。在那荒涼偏僻的地方,她就是一株美麗的鬱金香。
一個星期六的晚上,道貌岸然的校長強暴了她。無家可歸的瑪格麗特只能把羞辱和眼淚一起咽進肚裡。這之後,她不斷受到校長和男教師們的騷擾,女教師們則對她嗤之以鼻。瑪格麗特終於無法忍受這屈辱的生活,投奔了住在海牙的伯父。
危險的婚姻
寄人籬下的滋味很不好受,瑪格麗特需要一份工作,也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庭。1895年元月,一個寒冷的清晨,報紙上的一則徵婚啟事引起了她的注意。啟事上寫道:魯道夫·麥克·里奧德,39歲,誠實、善良,荷蘭駐印度部隊上尉軍官……
18歲的瑪格麗特急於擺脫眼前的困境,當即就回了信,約定在一家酒吧見面。39歲的里奧德喜歡佩帶軍刀和戴著貝雷帽,曾在印度尼西亞爪哇、蘇門答臘島一帶多次立下戰功,那時的東印度群島是荷蘭的殖民領地。里奧德雖然有些禿頂,但在涉世未深的瑪格麗特看來,卻有著中年男人特有的成熟氣質和貴族氣派。也許是里奧德在印尼的從軍經歷和對爪哇島風土人情的了解拉近了他們之間的感情距離——瑪格麗特的母親就是印尼爪哇人,對母親的懷念使他們有了數不清的話題。相識不到半年,他們就結婚了,但卻不得不寄居在里奧德的姐姐魯依茨的家裡,因為里奧德沒有住房。
婚後的生活並不如意,里奧德撕下了一切虛偽的面具,變得粗暴無禮,並且嗜酒如命。1897年1月,瑪格麗特的兒子諾曼出生了。同年5月,里奧德被通知前往東印度群島復職,於是,一家人來到了爪哇島中心的一個叫安巴拉瓦的小村莊住下來。在這裡,瑪格麗特又生下了女兒。1899年6月27日是瑪格麗特到死都不能忘記的日子,就在這一天,她才兩歲多的兒子被毒死了。殺手是土著保姆的情人——一個滿腔仇恨的印尼士兵,因為里奧德勾引了這個保姆,並且搞大了她的肚子。在爪哇島的生活不堪回首,官復原職的里奧德對妻子不再有絲毫的溫柔體貼,他在殖民地飛揚跋扈,被酒精燒昏了頭。他當眾羞辱瑪格麗特、毆打她,向她炫耀自己一個又一個的情人。就在兒子死的這一天,瑪格麗特流盡了一生當中的最後一滴眼淚,她不再幻想擁有溫暖的家庭和可以依賴的丈夫了。
一天晚上,瑪格麗特隨丈夫一起參加爪哇島上的一次節日活動,活動中,一名印度舞娘扭動著身體,跳一種叫“神濕婆”的印度舞蹈,那妖嬈的舞姿令她目瞪口呆。由於過分專注,她竟然沒有聽到丈夫在叫自己。里奧德大發脾氣,當時就把她推倒在地,還威脅說要殺死她。為了保護女兒和自己,瑪格麗特小心翼翼地應付著丈夫,表面上唯命是從,暗地裡卻開始學習那令她著迷的印度舞蹈。
1902年,瑪格麗特一家返回荷蘭,不得已,仍然住在里奧德的姐姐魯依茨家裡。但沒有多久就爆發了矛盾,里奧德與姐姐吵翻了,並且在外酗酒、賭博,數日不歸,對妻子和女兒的生活不聞不問,瑪格麗特與里奧德的夫妻感情蕩然無存。
大約是在1903年的冬天或者是在1904年的春天,對丈夫和家庭生活徹底失望了的瑪格麗特終於下定決心,撇下已經六七歲的女兒和名義上的退役軍官丈夫,只身前往巴黎。那時候,身無分文的窮人和追求時髦生活的富人都會選擇巴黎,那裡是奢華的天堂,也是墮落的地獄。
脫衣舞娘
當瑪格麗特乘坐的火車到達巴黎東站時,天已經黑了。
她提著一隻小皮箱,隨著人流。走出了車站,可接下來卻不知該往哪裡去。
20世紀初的花都巴黎,到處是炫目的燈光,就像是銀色的大海波濤,喧囂、激盪,深不可測,永不止息。
瑪格麗特疲憊不堪地走進火車站附近的一個咖啡館,要了咖啡和麵包,並向侍應生打聽,到哪裡能找到住處和工作。不一會兒,一個濃妝艷抹的女人坐到了她的對面,先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然後笑著和她攀談了起來,並且答應為她安排住處和介紹工作。
半個小時之後,女人帶著瑪格麗特穿過幾條街道,走進另一家咖啡館,並徑直進入咖啡館的後樓。後樓的過道里舖著厚厚的地毯,掛著枝形的、亮晶晶的吊燈,到處都是鏡子和鮮花,還有裸體油畫。帷幔是深紅色的,樓道拐彎處還擺放著柔軟的沙發。過道里很安靜,只是空氣的味道有點兒怪,濃郁的香水味中帶有女人入浴後的那種慵懶的肉味,有點兒令人頭暈,還有那么點兒令人噁心。
女人敲開一間房門,示意瑪格麗特進去。那是一間裝飾講究的臥室,一個手夾著菸捲的40多歲的女人正坐在沙發上。看到瑪格麗特進來,那女人掐滅了菸頭,站了起來,一聲不響地繞著瑪格麗特轉了一圈,然後命令她脫掉衣服,一絲不掛。瑪格麗特順從地做了,直到那女人要求她躺在床上,叉開雙腿,要檢查她的陰部時,瑪格麗特才猛然醒悟過來,這是要讓她做妓女呀!
“不!“瑪格麗特尖叫一聲,迅速地披裹好衣服,推開那個試圖阻攔她的、拉皮條的女人,衝出房門,一直衝過咖啡廳,衝到大街上,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般滾落。當天晚上,瑪格麗特蜷縮在火車站的長板凳上,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第二天,她找了一家小旅館,先把自己安頓下來,洗個澡,好好睡上一覺,然後出門去找工作。巴黎的大街小巷,到處是酒吧、咖啡廳、舞場、飯店,但只要看到有濃妝艷抹的女人在那裡遊蕩,或是不懷好意的男人上前搭訕,瑪格麗特便落荒而逃。
也難怪瑪格麗特會如此敏感,當時的巴黎“娼業”興旺,共有12萬名妓女,那些酒吧、咖啡廳的後樓往往就是一家妓院。妓院分為幾等,高等妓院多位於財富流動的商業中心,比如在交易所區、歌劇院區或瑪德萊娜教堂區內的,較低級別的妓院常常開在喧鬧的大街上,最低級別的則是那些被稱為“打炮屋”的社區妓院。為了不斷地為妓院補充新鮮的肉體,那些男女“淫媒”們走街串巷,無孔不入,甚至走進醫院和教堂物色年輕婦女;還有些職業介紹所,也專門為妓院服務。
心驚肉跳的瑪格麗特在巴黎的燈紅酒綠之中不知所措,生怕一不小心誤入陷阱,但迫於生計,又不得不去找工作。
一天,已經身無分文的瑪格麗特敲響了一家劇院辦公室的門,接待她的是40多歲的劇院經理。望著眼前衣著簡陋又有些土氣的混血女人,經理的眼睛裡滿是不屑與輕蔑。瑪格麗特急切地訴說著自己的願望,懇求經理允許她跳一段東方舞蹈。沒等經理點頭答應,瑪格麗特就脫去大衣,甩掉皮鞋,跳起了她在爪哇島偷偷學會的印度神濕婆舞。
沒有鼓樂,沒有鈴聲,但那細碎的舞步,靈動的身形,時而粲然時而嬌羞時而哀愁的五官表情,吸引了劇場經理,他的心神似乎都被震撼了。
舞蹈中的女人楚楚動人,既有著東方人的神秘風韻,又不乏白種女人傲人的身材。隨著那變幻多姿的鏇舞,衣裙一件件地飄落在地,直到一絲不掛,瑪格麗特才停止了她的舞步。劇場經理驚呆了,如此帶有神秘氣息的東方舞蹈和大膽出位的表演,他還是第一次欣賞到。他聰明的頭腦告訴他,眼前的這個女人是個寶貝,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劇場經理為瑪格麗特鼓起了掌,並當即決定錄用她為舞蹈演員,給她預付了一個月的薪水,還為她起了個藝名——瑪塔·哈麗,意即“馬來人的太陽”,印度語的意思則是“黎明的眼睛”。從此,瑪格麗特·澤勒的名字不在被人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