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起源
在親職教育的影響下,馬寧先生從小就有非常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不亂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行為是他一直堅持的原則。在大學期間,馬寧先生參加了一些與環保相關的社團組織,如綠行社、青年志願者等。在社團活動中,馬寧先生學習到了有關生態環保的知識,結交了堅持生態環保理念的同學,也更加堅定了自己走生態環保之路的選擇。馬寧先生在校園內經常會帶頭組織一些小規模的生態公益活動,如可回收物品收集活動、環保知識宣傳展出、環保知識有獎競答、環保志願者簽名活動、環保宣傳海報比賽、清除校園的垃圾廣告等。大學四年為馬寧先生積攢了舉辦活動的經驗,拓寬了生態環保的交際圈,這為他後期發起世界生態日這一大型公益活動奠定了基礎。
馬寧先生在牛津大學就讀博士學位時,深刻感受到了國內外環境的差異,也體會到了國內外在治理環境污染方面技術及理念的不同。因此,馬寧先生決定組織發起全球性的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主題的公益活動。在第一屆的世界生態日活動中,馬寧先生做出了慷慨激昂的演講,活動總計獲得了幾千人的支持。自此之後活動規模也越來越大,支持的人也越來越多。
發起人
馬寧
世界生態日主題公益活動 發起人
國家開放大學循環經濟學院院長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副會長
發展歷史
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範圍內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日益嚴重,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逐漸為國際社會所關注。
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及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畫”,提出“為了這一代和將來世世代代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口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範圍內研究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國家開放大學循環經濟學院院長馬寧認為世界生態日是為回響國家政府號召,向社會發起的一項公益性活動,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關注生態問題,激發人們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設立宗旨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物種的共同家園,然而由於人類常常採取亂砍濫伐、竭澤而漁等不良發展方式,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正使生態系統滑向不可恢復的臨界點,如果地球生態系統最終發生不可挽回的惡化,人類文明所賴以存在的相對穩定的環境條件將不復存在。
世界生態日的意義在於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生態環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危害。讓世界人民真正明白生態環境對於地球上的生物的重要性,有效的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活動意義
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是當前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近些年來,世界能源消費劇增,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特別是溫室氣體排放導致日益嚴峻的全球氣候變化,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威脅,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逐步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
世界生態日活動舉辦的意義在於為提高人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帶動環保及相關產業發展,有效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為促進環保企業經營模式與增長方式轉變,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為維護全球人民的長遠利益,為子孫後代留下良好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活動推廣
由於生態保護運動的範圍越來越大,不僅僅是在蘇州,在江蘇省內多個城市和地區都已經多次舉辦。組織者馬寧先生希望將這一運動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並逐漸向世界範圍擴展。為此馬寧先生聯繫各地區各省市的環保公益活動組織者以及當地協會,呼籲他們採取措施,共同在每月23日這一天舉辦世界生態日主題公益活動,協力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同時,世界生態日活動的組織者還呼籲政府動員民眾開展環境保護運動。這一舉措獲得了政府和各地組織的回響及支持。現今,每場世界生態日活動的舉辦過程中,無論是交流會、文化表演、還是座談會等各種形式,都有近千人參加,活動影響力之大讓世界矚目。同時,組織者也希望通過各種活動的舉辦,影響民眾行為的同時,能夠給政府帶來壓力,迫使政府出台更多的生態環保政策。
建立網路
組織者馬寧先生在發起世界生態日主題活動後,創立了“生態日網路”組織,將全世界環保主義者聯合起來推動“世界生態日”活動的開展。這其中可以分為個人、企業、社會團體、和當地政府幾個部分,這種多元主體的參與有助於生態日主題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有利於生態環保理念的推廣,有利於全社會參與到生態保護之中。
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但人類的活動卻對地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生物賴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濕地等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因過度開採而面臨枯竭;能源燃燒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由此引發的極地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問題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發展。保護地球資源環境、尋求可持續發展模式已刻不容緩。對於個人來說,應當牢記環境保護從我做起的原則,用自己的行動來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承擔的責任。對於企業來說,應當設立專門機構進行環境保護管理,同時加大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方面的投入、加大技術改造方面的投入、加大污染治理項目的投入。對於社會團體來說,應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通過活動的宣傳和舉辦來影響個人、政府及社會。對於政府來說,應當支持當地生態環保活動的舉辦,並出台相關的政策法規使生態環保的公益活動合法化、正規化、規模化。通過這一生態環保網路的建立,將人類命運與地球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
主辦城市
世界生態日的專場活動定於每年5月23日,活動地址主要位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等地的大型活動場館,場館內可容納上萬的嘉賓進行研討交流。另外,世界生態日的主題活動時間定於每月的23日,在這一天,組織者將在全國範圍內選擇不同地級市的重點產業園舉辦不同主題的生態日活動。
活動主題
全國環保產業技術交流大會;可持續能源和生態環境保護交流大會;國際水務設備與技術發展論壇;中國產業園區高峰論壇;城市地質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論壇;清潔能源與可再生能源交流大會等。
活動影響
世界生態日主題活動的舉辦從前期的個別城市到現在全球範圍的推廣,其所產生的影響力是觸及到我們每個人的。活動進行初期,只有部分環保主義者的參與和支持,現今,大量的普通民眾、組織機構以及社會團隊已經深度融入這個活動中,並獲得了政府部門的支持。
具體來說,這一系列活動的影響力主要在於以下兩個方面。對個人而言,環保意識是環保行為的基礎,環保意識較強的人將具有較多的環保行為,反之,環保意識較弱的人環保行為較少,通過參與世界生態日主題活動,民眾強化了環境保護的觀念意識,了解了一定的生態環保知識,掌握了相關的環境污染產生的原因,同時,有助於個人採取環境保護的措施。對企業來說,通過參與世界生態日活動中的技術交流大會,依託於會上專家的指導以及其他企業的污染治理分享,可以在污染治理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科學合理地做出決策,選擇有效的污染治理技術和工藝方案。污染治理基礎研究差、治理技術不成熟,是中國企業環境保護的現狀。這就造成了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建設污染治理的項目,但卻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世界生態日主題活動的舉辦不僅幫助企業解決污染治理的困難,同時有助於緩解企業污染所造成的環境壓力。 總的來說,世界生態日主題活動對於地球生態保護所起到的作用遠出乎預期。
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是"由生態關係組成的環境"的簡稱,是指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總稱,是關係到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複合生態系統。
生態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動物、真菌、植物五大類)之間和生物與周圍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當代環境概念泛指地理環境,是圍繞人類的自然現象總體,可分為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生態與環境雖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概念,但兩者又緊密聯繫、"水乳交融"、相互交織,因而出現了"生態環境"這個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種自然因素、條件的總和,是一個大系統,是由生態系統和環境系統中的各個"元素"共同組成。
可以看出,生態與環境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生態偏重於生物與其周邊環境的相互關係,更多地體現出系統性、整體性、關聯性,而環境更強調以人類生存發展為中心的外部因素,更多地體現為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提供的廣泛空間、充裕資源和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