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地理學分支]

世界地理[地理學分支]
世界地理[地理學分支]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世界地理(World Geography)隸屬於區域地理學,是人們科學地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方面。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或兩者相結合的角度,運用地理學一般的分析綜合、歸納概括、區域對比等方法,展示大洲、大洋、國家(地區)的概貌及其內部差異,並闡明世界主要城市和各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事物的特點。

海陸分布特點

首先,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約占北半球總面積的2/5;而在南半球陸地面積只占1/5。在北半球的中、 高緯度,陸地分布幾乎連續不斷,最為寬廣;南半球的陸地在中、高緯度顯著收縮,南緯56°~65°之間,除一些島嶼外,幾乎全部為廣闊的海洋。但是,北半球的極地是一片海洋──北冰洋,南半球的極地卻是一塊大陸──南極大陸。

其次,各大陸的形狀都是北寬南窄,略呈倒三角形。除南極大陸外,所有大陸還南北成對分布:北美與南美、歐洲與非洲、亞洲和澳大利亞。每對大陸之間,形成範圍廣大的陸間海,島嶼星羅棋布。

另外,亞歐大陸東部邊緣環列著一連串花彩列島,形成向東突出的島弧,其外側則是一系列深邃的海溝。大西洋兩岸的輪廓互為對應,這一大陸的凸出部分能與另一大陸的凹進部分嵌合。

多變的地表

世界地理[地理學分支] 世界地理[地理學分支]

地球自誕生以來,風雲變幻,歷經滄桑,處於永恆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按照板塊構造理論,地球表層岩石圈被裂解為若干巨大的板塊。剛性的岩石圈板塊馱伏在塑性軟流圈之上,在地球表層作大規模水平運動。板塊與板塊之間,在地幔對流的驅動下,或相背分離,或相向聚合,或相互平移,從而發生板塊的擴張、俯衝、碰撞或錯動。板塊運動及其相互作用,帶動了大陸漂移和大洋的啟閉,導致了造山運動、火山、地震等種種地質構造作用。板塊構造學家認為,在早古時代,地球上存在統一的南方大陸和離散的北方大陸。到古生代末,北方大陸(勞亞古陸)與南方大陸(岡瓦納古陸)聯為一體,叫做泛大陸。此時全球是由一個大陸和一個大洋組成。從中生代至新生代,新大洋先後開啟,大陸則在漂移中由合而分。其中岡瓦納古陸發生多次分裂解體,多數裂解的塊體向北漂移,相繼歸併於勞亞古陸,後者擴展增生;在勞亞古陸內部,北大西洋開始啟開,北美大陸與歐洲乃沿此裂開、分離。全球便逐步演變為今天各個大陸和各個大洋的分布格局,但這不過是地球發展歷史中的一幕。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懸殊,形態變化多端。喜馬拉雅山脈的珠穆朗瑪峰的現測高度為海拔8848.13米,這是陸地上的最高點;而西亞約旦河的尾閭死海的水面為負392米,是陸地上的最低點,高低差距9240.13米。陸地地形通常分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類型,它們以不同的規模在各大陸上交相分布,構成陸地表面起伏不平的外貌。

山地所占面積並不大。陸地上有兩大高山帶,一是環太平洋帶,沿太平洋兩岸作南北向分布;另一是橫貫亞歐大陸中南部及非洲大陸北緣,略呈東西向分布。兩大高山帶是中生代以來近期地殼運動的產物,陸地上最高峻、宏偉的年輕山脈幾乎都集中於此,這裡也是火山和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帶。中生代以前形成的山脈,如北美洲東部、歐洲中部和西北部、中亞、澳大利亞東部等,由於年代已久,歷經風化剝蝕,與上述高山帶相比,山勢大為遜色。

陸地上平原面積最廣,約1/4的地面海拔不足200米。多屬大河沖積平原,常見於大陸中部和沿海地帶,往往傍以山地或高原,這在北美和南美大陸最為顯著。

大片隆起的高原一般以前寒武紀古陸為核心,地殼相對較穩定,起伏不大。如非洲大陸的高原,亞洲中西伯利亞、蒙古高原和南部三大半島上的高原,澳大利亞西部高原,以及被巨厚冰層覆蓋的南極大陸高原,等等。另一些高原處於前述年輕山脈之間,地殼活動比較強烈,海拔較高,地面起伏也很大,如亞洲的青藏高原、伊朗高原,美洲西部山系中多數山間高原等。

以海平面為基準,陸地的平均高度是875米,而海洋的平均深度達3800米。海底地形大致可分為大陸邊緣、大洋中脊和洋底盆地三大單元。

大陸邊緣處於大陸和洋底盆地之間廣闊的過渡地帶,約占大洋總面積的22%。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周緣稱大西洋型大陸邊緣,通常由大陸架、大陸坡和大陸麓三部分組成。大陸架是陸地向海洋延伸的淺水地域,地勢微緩傾斜,最寬者可達1000多公里;大陸架向洋側進入大陸坡地帶,坡度顯著增加,水深也急劇加大,寬約數十至數百公里,地形崎嶇,常被海底峽谷所切割;大陸坡坡腳之下為大陸麓,這是由沉積物堆積而成的坦坡,寬達數百至上千公里,平緩地過渡到洋底盆地。太平洋周緣稱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大陸架狹窄,大陸坡很陡,缺失大陸麓,而代之以海溝。這裡是板塊的潛沒(俯衝)帶,洋底最深的地方,地殼活動特彆強烈。在太平洋西緣,海溝與島弧相伴;在太平洋東緣,海溝直接毗鄰大陸地塊,與陸上年輕的褶皺山脈構成地球表面最大的地形高差。

大洋中脊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內連續延伸,相對高度2000~3000米,總長度約80000公里,巍然聳立在洋底之上,堪稱地球表面最長的山系。在大西洋,它的位置居中,走向與兩岸輪廓一致,“中脊”之名即由此而來。大洋中脊是軟流圈地幔物質上涌、板塊增生之處,火山活動較強烈,部分火山山峰露出海面成為島嶼。

洋底盆地介於大陸邊緣與大洋中脊之間,水深一般在4000~5000米。這裡分布有縱橫的海嶺,林立的海峰,孤立突兀的海丘,平緩隆起的海底高原,它們將洋底盆地分割成若干個海盆。海盆底部發育深海平原,坡度微緩,是地球表面最平坦的部分。

海洋水域

簡介

作為地理環境主要組成部分的廣大海洋水域,表面均質,以地帶性分異為主,按緯度而異的太陽光熱分布,成為劃分海洋自然帶的基礎。但由於水體的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使海洋自然帶較陸地自然帶簡單,各帶之間的界限也較不明確。全球海洋大致可劃分出 7個自然帶:北極帶、北溫帶、北熱帶、赤道帶、南熱帶、南溫帶和南極帶,各帶之間的差異性主要表現在表水溫度、含鹽度、海洋生物分布等方面。海洋自然帶也受到洋流等非地帶性因素局部的干擾和破壞,特別是在同一緯度地帶寒、暖流所經部分。受陸地分隔的四個大洋,跨越不同的緯度位置,具有不同的輪廓,在自然地理方面各具特點,體現著全球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太平洋

太平洋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約占地球表面的35%,大洋總面積的1/2。海底地形複雜多樣,最突出的是西部邊緣海盆-島弧-海溝帶和東部與大陸年輕褶皺山脈鄰接的海溝帶,地殼不穩定,形成世界著名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另一個特點是大洋中脊偏於太平洋東側,其中北段已潛入北美大陸之下。島嶼眾多,約占世界島嶼總面積的45%,居各大洋之首,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水域。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洋,平均深度4028米;集中了世界上大部分海溝,深度超過10000米的海溝全部在太平洋,其中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一說11022米),為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點。太平洋北至北極圈附近,南達南極洲,跨越多個氣候帶,但其水平輪廓略呈扁圓形,東西寬度超過南北長度,最寬處適在赤道附近,熱帶與亞熱帶範圍最廣,再加上北部為陸地環抱,僅以狹窄的白令海峽同北冰洋溝通,所以太平洋又是世界上最溫暖的海洋,表水平均溫度高於其他大洋。與大西洋相似,太平洋在赤道至南、北緯40°左右的範圍內,各形成一個完整的環流系統,其中南太平洋環流系統中貼近南美大陸西岸北流的秘魯寒流,是世界上最強盛的一股寒流。由於面積廣、島嶼多,生境多樣,太平洋擁有的生物量占世界大洋的50%以上。

大西洋

大西洋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水平輪廓略呈“S”形,東西窄,南北長。北部與北冰洋暢通,南達南極洲,分跨南、北半球寒、溫、熱三帶,地球上各大風帶在大西洋上表現最為完整,形成南、北對稱的氣候帶和兩大環流系統。墨西哥灣暖流及其延續的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強盛的一股暖流,它對北大西洋本身及其相鄰大陸的氣候有巨大影響。海底地形最顯著的特點是大洋中脊(大西洋海嶺)縱貫中部,走向與海岸平行,也作“S”狀,其寬度約占大西洋寬度的1/3;其次是大陸架寬廣,所占面積的比率超過太平洋和印度洋。

印度洋

印度洋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其水平輪廓的特點是北部被亞、澳、非大陸封閉,南部開敞。主體部分在熱帶、亞熱帶範圍內,有“熱帶性海洋”之稱。在北緯30°至南緯40°的遼闊海域內,表水溫度高於太平洋和大西洋同緯度流域;處於乾熱沙漠之間的印度洋邊緣海──紅海,則是世界上含鹽度最高的海域。受亞洲大陸南部熱帶季風環流的影響,北印度洋表層海水的流向也隨季節變更,形成獨特的“季風洋流”,顯著不同於在盛行西風和信風影響下的南印度洋環流系統。大洋中脊呈“入”字形展布,由印度-阿拉伯海嶺、中印度洋海嶺、西印度洋海嶺和南極-印度洋海嶺組合而成,脈嶺崎嶇錯雜,中軸裂谷紛繁,與大西洋海嶺有著明顯差異。大陸架狹窄,但廣泛分布大陸麓,以及巨大的水下沖積錐。此外,印度洋島嶼最少也是其有別於其他大洋的重要特點。

北冰洋

北冰洋 北冰洋

北冰洋是世界最小的海洋, 不及太平洋面積的1/4;位於北極圈內,被亞、歐、北美三大洲包圍。岸線曲折,島嶼眾多,若包括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在內,島嶼總面積約達400萬平方公里,僅次於太平洋。氣候嚴寒,約2/3洋面被冰覆蓋,其餘也多有浮冰漂流。 大陸架寬廣,其面積約占北冰洋總面積的36%,這個比率遠遠超過其他大洋。近乎平行的羅蒙諾索夫海嶺和門捷列夫海嶺,橫斷整個北冰洋,構成海底最突出的地貌。大洋中脊寬度較窄,發育不成熟,居於羅蒙諾索夫海嶺左側。海底地形的特點,使北冰洋成為世界最淺的海洋,平均深度為1225米。嚴酷的自然環境,則使海洋生物種類和數量都遠比其他大洋少。

世界氣候分類

低緯度氣候

低緯度的氣候主要受赤道氣團和熱帶氣團所控制。影響氣候的主要環流系統有赤道輻合帶、瓦克環流、信風、赤道西風、熱帶氣鏇和副熱帶高壓。全年地氣系統的輻射差額是入超的,因此氣溫全年皆高,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5~18℃以上,全年水分可能蒸散量在130cm以上。本帶可分為5個氣候型,其中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型又可劃分為3個亞型。

1.赤道多雨氣候

分布於赤道及其南、北5°~10°以內,寬窄不一,主要分布在非洲薩伊河流域、南美亞馬孫河流域和亞洲與大洋洲間的從蘇門答臘島到伊里安島一帶。這裡全年正午太陽高度都很大,因此長夏無冬,各月平均氣溫在25du3-28℃,年平均氣溫在26℃左右。氣溫年較差一般小於3℃,日較差可達6~12℃。由於全年皆在赤道氣團控制下,風力微弱,以輻合上升氣流為主,多雷陣雨,因此全年多雨,無乾季,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最少月在60mm以上。但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很大,這與赤道輻合帶位置的變動有關。

2.熱帶海洋性氣候

分布在南北緯10°~25°信風帶大陸東岸及熱帶海洋中的若干島嶼上。這裡正當迎風海岸,全年盛行熱帶海洋氣團,氣候具有海洋性,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8℃左右,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8~25℃之間,氣溫年較差、日較差皆小。由於東風(信風)帶來濕熱的海洋氣團,所以除對流雨、熱帶氣鏇雨外,還多地形雨,降水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一般以5~10月較集中,無明顯變化。

3.熱帶乾濕季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半球5°~25°之間。這裡當正午太陽高度較小時,位於信風帶下,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是為乾季。當正午太陽高度較大時,赤道輻合帶移來,有潮濕的輻合上升氣流,是為雨季。一年中至少有1~2個月為乾季。濕季中蒸散量小於降水量。全年降水量在750~1600mm左右,降水變率很大。全年高溫,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6~18℃以上,乾季之末,雨季之前,氣溫最高,是為熱季。

4.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在緯度10°到回歸線附近的亞洲大陸東南部,如我國台灣南部、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中南半島,印度半島大部,菲律賓,澳大利亞北部沿海等地。這裡熱帶季風發達,一年中風向的季節變化明顯。在熱帶大陸氣團控制時,降水稀少。而當赤道氣團控制時,降水豐沛,又有大量的熱帶氣鏇雨,年降水量多,一般在1500~2000mm,集中在 6~10月(北半球)。全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年較差在3~10℃左右,春秋極短。

5.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

分布在副熱帶及信風帶的大陸中心和大陸西岸。在南、北半球各約以回歸線為中心向南北伸展,平均位置大致在緯度15°~25°間。因乾旱程度和氣候特徵不同,可分為熱帶乾旱氣候(5a)、熱帶(西岸)多霧乾旱氣候(5b)和熱帶半乾旱氣候(5c)三個亞型。5a,5c是熱帶大陸氣團的源地,氣溫年較差、日較差都大,有極端最高氣溫。5a終年受副熱帶高壓下沉氣流控制,因此降水量極少。5c位於5a的外緣,大半年時間受副熱帶高壓控制而乾燥少雨,在太陽高度大的季節,赤道低壓槽移來,有對流雨,因此出現一短暫的雨季。5b位於熱帶大陸西岸,有冷洋流經過,終年受海洋副熱帶高壓下沉氣流影響,多霧而少雨,降水量極小,但氣溫較涼,氣溫年較差、日較差皆小。

中緯度氣候

這裡是熱帶氣團和極地氣團相互角逐的地帶。影響氣候的主要環流系統有極鋒、盛行西風、溫帶氣鏇和反氣鏇、副熱帶高壓和熱帶氣鏇等。該地帶一年中輻射能收支差額的變化比較大,因此四季分明,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在15~18℃以下,有4~12個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全年可能蒸散量在130~52.5cm之間。天氣的非周期性變化和降水的季節變化都很顯著。再加上北半球中緯度地帶大陸面積較大,受海陸的熱力對比和高聳龐大地形的影響,使得本帶氣候更加錯綜複雜。本帶共分8個氣候型。

6.副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

分布在熱帶乾旱氣候向高緯度的一側,約在南北緯25°~35°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它是在副熱帶高壓下沉氣流和信風帶背岸風的作用下形成的。因乾旱程度不同可分為乾旱6a與半乾旱6b兩亞型。

6a副熱帶乾旱氣候具有少雲、少雨、日照強和夏季氣溫特高等特徵。但涼季氣溫比5a型低,氣溫年較差較5a型大,達20℃以上。涼季有少量氣鏇雨,土壤蓄水量略大於5a型。6b副熱帶半乾旱氣候位於6a區外緣。夏季氣溫比6a型低,冬季降水量比6a型稍多。

7.副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於副熱帶亞歐大陸東岸,約以30°N為中心,向南北各伸展5°左右。這裡是熱帶海洋氣團與極地大陸氣團交綏角逐的地帶,夏秋季節又受熱帶氣鏇活動的影響,因此夏熱濕、冬溫乾,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15℃左右,氣溫年較差約在15~25℃左右。降水量在750~1000mm以上。夏雨較集中,無明顯乾季。四季分明,無霜期長。

8.副熱帶濕潤氣候

分布於南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亞大陸副熱帶東岸,約為南北緯20°~35°。冬季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夏季受海洋高壓西緣流來的潮濕海洋氣團的控制。由於所處大陸面積小,未形成季風氣候。冬夏溫差比季風區小,降水的季節分配比季風區均勻。

9.副熱帶夏乾氣候(地中海氣候)

分布於副熱帶大陸西岸30°~40°之間的地帶。這裡受副熱帶高壓季節移動的影響,在夏季正位於副高中心範圍之內或在其東緣,氣流是下沉的,因此乾燥少雨,日照強烈。冬季副高移向較低緯度,這裡受西風帶控制,鋒面、氣鏇活動頻繁,帶來大量降水。全年降水量在300~1000mm左右。冬季氣溫比較暖和,最冷月平均氣溫在4~10℃左右。因夏溫不同,分為兩個亞型。9a涼夏型,貼近冷洋流海岸,夏季涼爽多霧,少雨,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2℃以下,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9b暖夏型,離海岸較遠,夏季乾熱,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2℃以上,冬季溫和濕潤,氣溫年較差稍大。

10.溫帶海洋性氣候

分布在溫帶大陸西岸約40°~60°的地帶。這裡終年盛行西風,受溫帶海洋氣團控制,沿岸有暖洋流經過。冬暖夏涼,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2℃以下,氣溫年較差小,約在6~14℃左右。全年濕潤有雨,冬季較多。年降水量750~1000mm左右,迎風山地可達2000mm以上。

11.溫帶季風氣候

分布在亞歐大陸東岸約35°~55°的地帶。這裡冬季盛行偏北風,寒冷乾燥,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南北氣溫差別大。夏季盛行東南風,溫暖濕潤,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上,南北溫差小。氣溫年較差比較大,全年降水量集中於夏季,降水分布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內陸減少。天氣的非周期性變化顯著,冬季寒潮爆發時,氣溫在24小時內可下降10℃甚至20℃以上。

12.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

分布在亞歐大陸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的東側,北美100°W以東的溫帶的地區。冬季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而寒冷,有少量氣鏇性降水。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的侵入,降水量較多,但不像季風區那樣高度集中。這裡季節鮮明,天氣變化劇烈。

13.溫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

分布在35°~50°N的亞洲和北美洲大陸中心部分。由於距離海洋較遠或受山地屏障,受不到海洋氣團的影響,終年都在大陸氣團的控制下,因此氣候乾燥,夏熱冬寒,氣溫年較差很大。因乾旱程度不同可分為溫帶乾旱氣候(13a)和溫帶半乾旱氣候(13b)兩個亞型。

高緯度氣候

14.副極地大陸性氣侯

分布在50°N或55°N到65°N的地區。這裡年可能蒸散量在35cm到52.5cm之間。冬季長,一年中至少有9個月為冬季。冬季黑夜時間長,正午太陽高度小,在歐亞大陸中部和偏東地區又為冷高壓中心,風小、雲少,地面輻射冷卻劇烈,大陸性最強,冬溫極低。夏季白晝時間長,7月平均氣溫在15℃以上,氣溫年較差特大。全年降水量甚少,集中於暖季降落,冬雪較少,但蒸發弱,融化慢,每年有5~7個月的積雪覆蓋,積雪厚度在600~700mm左右,土壤凍結現象嚴重。由於暖季溫度適中,又有一定降水量,適宜針葉林生長。

15.極地苔原氣候

分布在北美洲和歐亞大陸的北部邊緣、格陵蘭沿海的一部分和北冰洋中的若干島嶼中。在南半球則分布在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南設得蘭群島和南奧克尼群島等地。年可能蒸散量小於35cm。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個月月平均氣溫在0℃~10℃左右。其緯度位置已接近或位於極圈以內,所以極晝、極夜現象已很明顯。在極夜期間氣溫很低,但鄰近海洋比副極地大陸性氣候稍高。最冷月平均氣溫在-20℃~40℃之間。最熱月平均氣溫在1~5℃左右。在7,8月份,夜間氣溫仍可降到0℃以下。在冰洋鋒上有一定降水,一般年降水量在200~300mm左右。在內陸地區尚不足200 mm,大都為乾雪,暖季為雨或濕雪。由於風速大,常形成雪霧,能見度不佳,地面積雪面積不大。自然植被只有苔蘚、地衣及小灌木等,構成了苔原景觀。

16.極地冰原氣候

分布在格陵蘭、南極大陸和北冰洋的若干島嶼上。這裡是冰洋氣團和南極氣團的源地,全年嚴寒,各月平均氣溫皆在0℃以下,具有全球的最低年平均氣溫。一年中有長時期的極晝、極夜現象。全年降水量小於250 mm,皆為乾雪,不會融化,長期累積形成很厚的冰原。長年大風,寒風夾雪,能見度惡劣。

高原山地氣候

在高地地帶隨著高度的增加,氣候諸要素也隨著發生變化,導致高山氣候具有明顯的垂直地帶性。為了區分因高度影響和因緯度等因素影響的氣候,也因為高山氣候僅限於局部範圍,所以高地氣候單列為一大類而沒有包括在低地分類系統內。

種族和民族

種族

世界上的人口分屬於三大種族,即蒙古利亞人種、尼格羅人種和歐羅巴人種。蒙古利亞人種又稱黃種人或亞美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西伯利亞和中亞;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也屬黃種人。尼格羅人種也稱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美洲的黑人是奴隸貿易時期從非洲販運去的黑奴的後裔;居住在澳大利亞、太平洋島嶼和亞洲東南部邊緣地帶的黑人,也稱棕色人種或馬來-玻里尼西亞人種。歐羅巴人種也稱白種人或高加索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亞和南亞,白種人移民的後裔也成為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區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此外,各大種族之間的交流融合,形成許多混血種人。亞洲中西部和非洲東北部是三大種族的接合部,從古代起就產生一系列過渡性人種類型;在近代,接受大批移民的美洲和大洋洲,人種混雜也很明顯,其中拉丁美洲的混血種人約占總人口一半以上。

民族

不同地區的人種由於歷史發展、經濟生活、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又形成許多不同的民族。世界上約有2000多個民族,其中人口超過2500萬的大民族有29個,合計約占世界總人口的2/3;人口不足10萬的少數民族有1400多個,在世界總人口中的比重不到0.1%。 有些國家是單一民族(如蒙古、朝鮮等)或兩大民族並列(如賽普勒斯、捷克斯洛伐克等),大多數國家是多民族(如中國、蘇聯等),也有同一民族分布在許多國家(如阿拉伯民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