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簡要闡述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2000年世界園林發展的歷史,將其氛圍六個階段,選用了100個實例,說明各個階段的特點及其前後的聯繫關係和未來發展趨勢。本書可做高等院校城市,建築,園林和其他專業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廣大讀者閱讀,雅俗共賞。第一章 古代時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500年)
第二章 中古時期(公元500--1400年)
第三章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約公元1400--1650年)
第四章 歐洲勒·諾特時期(約公元1650--1750年)
第五章 自然風景式時期(約公元1750-1850年)
第六章 現代公元時期(約1850-2000年)
作者介紹
一個城市不是由單純的建築組成,城市、建築、園林是三位一體的整體。當今園林發展趨勢是生態、環保,是人與自然如何共生。翻看著手中這本裝幀精美的《世界園林發展概論---走向自然的世界園林史圖說》,引起我濃烈興趣的不僅是書中幅幅畫面清晰、難得一見的的圖片,更是這本書的作者———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張祖剛教授,這位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清華大學建築系的畢業生,為這部著作的完成花費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在當今這個“匆匆”的時代,這大概算是“個案”了。
城市、建築、園林缺一不可
一個城市不是單純由建築組成,城市、建築、園林是三位一體的整體,城市、建築在園林之中,園林又在城市、建築當中,三要素缺一不可。張教授深諳其中的原理。身為建築師的他,能花費二十多年的時間寫出一部關於園林方面的書,也就毫不奇怪了。我們的先人作品中早已留下了這個原則的印跡。老北京城的規劃建設都是從城市、建築、園林統一考慮的。老北京城裡,皇宮設在中間,外圍有公園,即宮廷的御園,指的是中南海和北海,景山作為屏障從西北環繞著皇城。皇城以紅、黃、綠為基調顏色,周圍居住區是灰色,襯托出皇城的輝煌,這裡的綠色指的就是綠樹的顏色。皇城最核心的部分包含著城市、建築、園林三個要素。評價一個城市的好壞絕不是一棟建築或幾棟建築決定的,必須從城市整體考慮,園林是這個整體裡不可缺的因素。從規劃角度看,城市、建築、園林組成一個大整體,人們生活在其中。
園林能使人與自然更接近,隨著生態破壞的日趨嚴重,愈來愈多的人意識到這一點。今天的園林已不僅僅是簡單地種花種草,而發展為大尺度、大園林的概念,以全球生態環境需要研究園林問題,已成為當今人們的共識。這裡必須提到的是讓張教授念念不忘的恩師程世撫先生。這位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讀美國哈佛大學、康乃爾大學景觀建築和城市規劃專業的學者,學成回國後任浙江大學、金陵大學等校教授,40年前就已經意識到全球生態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從整個地球角度考慮生態平衡,提出建立城市綠地系統。而在當時,人們的頭腦中沒有生態環境的概念,實施起來很困難。上個世紀50年代,當程先生任城市設計院研究室主任時,張教授是他的秘書。無疑,程先生對生態環境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這也許就是張教授關注生態,關注園林,成就今天這部《世界園林歷史發展概論》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