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中國畫報出版社; 第2版 (2010年1月1日)
平裝: 156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bkbkc13359
條形碼: bkbkc13359
尺寸: 23 x 17 x 12.2 cm
重量: 2.5 Kg
內容簡介
《世界名人傳記叢書(套裝共9冊)》包括了:《比爾·蓋茨》、《諾貝爾》、《愛因斯坦》、《牛頓》、《林肯》、《拿破崙》、《愛迪生》、《達爾文》和《居里夫人》。《比爾·蓋茨》內容簡介:他是一個天才,13歲開始編程;他是一個商業奇才,獨特的眼光使他總是能準確看到IT業的未來;他的財富更是一個神話,39歲便成為世界首富,並連續13年登上福布斯榜首的位置,這個神話就像夜空中耀眼的煙花,刺痛了億萬人的眼睛。然而,他退休之際,卻將自己全部財產捐贈,用於慈善事業。他就是原微軟公司主席和首席軟體設計師比爾·蓋茨。
《達爾文》內容簡介:他曾說過:“樂觀是希望的明燈,它指引著你從危險峽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著你的理想永不泯滅。”他曾寫過:“大科學家並非生來就是神童,爾後成名也並非全才或完人。”
他帶著樂觀與勤奮的種子,遊歷世界,潛心研究;他遠離大城市的繁囂,在寧靜的莊園裡進行了一場生物學界的革命。
他就是生物學上高高站立的一代巨人——達爾文。
《林肯》內容簡介:“他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罕有的人物。這位出類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樣謙虛,以致只有在他成為殉道者倒下去之後,全世界才發現他是一位英雄。”
走進這位偉大的異國傳奇“平民”總統,了解他的功績的同時更會被他的堅強的意志所感染。
《諾貝爾》內容簡介:在世界科學史上,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不僅把自己的畢生精力全部貢獻給了科學事業,而且還在身後留下遺囑,把自己的遺產全部捐獻給科學事業,用以獎勵後人,向科學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獎,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最高科學大獎。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
《拿破崙》內容簡介:身材短小,顏色黯淡、似乎無底的陰暗的眼,濃厚的黑色髦發;常穿著一件飄蕩的黑袍,用一條粗的腰帶系住,像進香客一樣;不趨時髦,也不遵守社會的狹窄的規矩;在椅子上坐不舒服,卻常常盤膝在矮凳上,或棲息在窗台里;時而活潑狂笑,時而沉沒在憂鬱里;總之,一個活在夢裡的大夢想家。
媒體評論
我以為,讀傳記很像到外國旅行。你到了一個與你自己的國家很不相同的國家,你了解了一些那裡的生活方式和語言,你的生活就因這種經歷而改變了。
——蕭伯納
目錄
《比爾·蓋茨》目錄:
好強的小天才
不同尋常的小學生
忍痛也要堅持
長官,我懂了
童趣
我一定會成功
迷上計算機
笑死人的義賣
小小生意經
“你們記住我的話”
決不屈居第二
新朋友與老愛好
柳暗花明
計算機革命
微軟出世
初創階段
騰飛前夕
高歌猛進
秘密開發
面臨競爭
封面人物
艱難反擊
瘋狂的股票
離開微軟的創始人
用人之道
冷靜的頭腦
管理助勝
婚戀
在生活中
風波迭起
高瞻遠矚
來到中國
退休和慈善事業
比爾·蓋茨名言
比爾·蓋茨紀年表
《達爾文》目錄:
自然之子
興趣重於課業
收穫科學
難得的機遇
揚帆遠航
巴西考察
趣聞與歷險
發現與證明
從甲蟲到野牛
羊駝與無花果
不平靜的日子
喬諾斯群島
山地風光
地質信息
生物作證
獨特的澳大利亞
太平洋珊瑚
森林與動物
最後的航行
回國之後
婚事
解說珊瑚
思想之光
莊園生活
潛心著述
艱巨的起始
自然法則
有趣的植物
科學的眼光與方法
從物種到人
人類的起源
科學的勝利
最後的日子
達爾文名言
達爾文紀年表
《拿破崙》目錄:
不尋常的孩子
在動盪的年月
鋒芒初露
英雄與美女
少女日記
征服的腳步
雄視未來
東征
政變
迎戰反法大同盟
登基前奏
加冕典禮
兵進維也納
奧斯特里茨之戰
得意之作
受挫西班牙
二次婚姻
征戰俄國
兵敗莫斯科
重溫舊夢
兵敗之後
被迫退位
東山再起
捲土重來
兵敗滑鐵盧
孤島時光
死亡之謎
拿破崙紀年表
《林肯》目錄:
懂事的孩子
親母與新媽
求學
謀生期間
闖蕩
仿佛一個“怪人”
磨礪與追求
律師經歷
初涉政壇
未婚妻
奇特的婚禮
煩惱的家庭
進取與憂傷
黑奴
風雲變幻
挫折
競選總統
成功
危機四伏
寶座上的重壓
戰爭開始
痛苦的日子
宣言風波
沒有發出的信
士兵的生命
重用格蘭特
連任
對將軍的支持
最後的勝利
真誠與幽默
一個憂鬱的人
遇刺身亡
林肯名言
林肯紀年表
《諾貝爾》目錄:
不尋常的父親
青少年時代
事業開端
硝化甘油
爆炸事件
禍不單行
危險人物
安全炸藥
繼續開拓
打開國際市場
專利的命運
超級大老闆
豐富多彩的業績
父母的離去
居家之謎
社交與旅行
夢幻之戀
說不清的苦戀
慈善之心
複雜的性格
文學興趣
造炸藥卻反戰爭
晚年
牽動世界的遺囑
諾貝爾獎
諾貝爾紀年表
《愛因斯坦》
《牛頓》
《愛迪生》
《居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