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 名: 世代陶人:陶瓷大師孟樹鋒口述史作 者:王文章劉瑩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3月
ISBN: 9787511700391
開本: 16開
定價: 398.00 元
內容簡介
《世代陶人:陶瓷大師孟樹鋒口述史》內容簡介:21世紀初,社會公眾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注度、參與保護的熱情,以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有力推進,成為中國文化界乃至中國社會的重要事件。從大多數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詞的內涵不知所云,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家喻戶曉的辭彙,人們普遍對它的具象呈現形態有了一定的認知,並支持或主動參與保護工作,說明人們在現代化進程的背景下,已經看到,由於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作為傳統社會生存環境下人們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急劇消失的現實,而這種現實,一定會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景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之,全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作者簡介
王文章,男,1951年3月生,山東壽光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文化部副部長,兼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曾發表60餘萬字藝術理論、評論文章,主編《中國學者眼中的科學與人文》、《京劇大師程硯秋》、《梅蘭芳訪美京劇圖譜》、《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中國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發展史》等。曾獲全國文化新聞一等獎,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國家圖書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等。
兼任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名譽會長。
劉瑩,女,漢族,1979年9月生於山東省濰坊市。2002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 2008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美術系民間美術專業,獲得碩士學位,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自2006年起,作為國家重點課題“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傳承人口述史資料庫”和“中國民間美術著名傳承人創作現狀調查”的課題組成員,一直參與課題的調研、采寫工作,多次進行了田野調查。
發表論文.《悠悠耀州窯——淺談耀州窯的藝術特色》、《宋代耀州青瓷》、《中國民間美術著名傳承人——孟樹鋒》、《中國民間美術著名傳承人——哈亦琦》、《中國民間美術著名傳承人——顏文華》等。現任中國美術館典藏部館員,從事館藏民間美術品的收藏、保管與研究工作。
圖書目錄
總序序·寫在前面的話
當一件帶著歷史印記的精美的古陶瓷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應該由表及里,看到它所蘊含的更多的東西:它的造型、釉色、結構、合理性、視覺上的舒服感、藝術上的美感,再到它的工藝過程,它是怎樣由一捧泥土經過水與火的礪練,經過若干道工序,經過若干雙手,最終成為一件完美的瓷器……
口述人孟樹鋒簡介
孟樹鋒,出生於陶瓷世家,自幼生活在陳爐這樣一個制陶燒瓷的天然環境裡,從小便跟陶瓷發生聯繫;後來考上景德鎮陶瓷學院,奠定了他今後從事陶瓷事業的基礎;大學畢業後又回到家鄉,在陳爐陶瓷廠一乾就是十二年……
第一章 生在陳爐——與陶瓷的不解之緣
1955年1月,他出生於陝西省銅川市陳爐鎮,這裡的人世代以做陶瓷為生,孟老師的祖輩也不例外,從小生長在這樣的環境裡,耳濡目染,身邊的一切人和物皆與陶瓷有關。
第二章 我的大學生涯——奠定了將來做陶瓷的基礎和信念
1976年11月,孟老師終於如願以償進入景德鎮陶瓷學院,開始了他的四年大學生涯。由於上大學的機會來之不易,孟老師又天生愛讀書,因此在求學的過程中,他格外刻苦,格外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
第三章 七年廠長心酸路__對陳爐民間瓷的全面開發和出口創新
大學畢業後曾想離開陳爐、走出大山的孟老師,在無奈的情況下,回到了陳爐陶瓷廠技術科,很快將自己在陶院所學的那一套東西轉化到了實際工作中。
第四章 我家陳爐鎮之瓷——陳爐鎮做陶瓷的歷史及現狀
陳爐鎮在陝西省銅川市東南20公里處的山中,位於關中平原與陝北高原接壤的台沿上,以陶爐陳列或者爐渣遍陳而得其名。陳爐在長達近千年的瓷業發展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行業分工、行業規範和行業信仰。
第五章 土與火的交融——陳爐鎮的窯爐文化和制瓷技藝
“土是有生之母,陶為人所化生,陶人與土配成雙,天地陰陽醞釀。水火木金協調,宮商角徵交響,匯成陶海嘆汪洋,真是森羅萬象。”郭沫若的這首《西江月·頌陶》,形象地讚頌了陶瓷與土、與火、與天地陰陽的交融。從原料的開採、加工,到最終一件完美瓷器的誕生,這其中要經歷若干道工序才能實現。陶瓷是土與火的藝術,而窯爐正是完成這一礪練過程的載體,因此,窯爐文化是陳爐陶瓷文化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
第六章 青瓷是練出來的——對耀瓷的認識和創作心得
隨著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耀州窯的研究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在這樣的新環境下,孟老師作為項目負責人,對耀州窯的研究有著自己的看法:除卻對考古的研究、對工藝技術的研究,我們現在欠缺的是從文化、藝術、美學、人文等方面來解讀耀瓷,挖掘出它所蘊含的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
第七章 古窯新生——對耀瓷的繼承和創新
作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的項目負責人,孟老師又開始承擔起了新的工作,他系統策劃了對陳爐老藝人的個案調查分析,用文字、圖片、影像等手段把耀州瓷的整個工藝流程記錄下來。接下來,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活態景觀,復原宋代工藝流程,把傳承和教學結合起來,培養新型的陶瓷藝術人才,並希望這個心愿能早日實現。
附:孟樹鋒其他作品
附:名家題詞
附:孟樹鋒大事年表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