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真如、法性或法界。謂法身乃不變、常住、遍一切處、不增一法、不減一法。舊譯《華嚴經》卷三十四〈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二雲(大正9‧614c)︰「譬如如如性,離虛妄寂滅,亦無有生者,亦無有滅者,如是諸如來,及一切境界,亦同如如性,不增亦不減。」《大乘起信論》雲(大正32‧579a)︰「複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佛性論》卷四雲(大正31‧812b)︰「真如者,是無增減法。」又偈曰(大正31 ‧812b)︰「無一法可損,無一法可增,應見實如實,見實得解脫。」
上偈及前後的說明,於《寶性論》及彌勒《現觀莊嚴論》、安慧《中邊分別論釋》等書都可見及。而《寶性論》中譯作不增減一法者,其原語為na^paneyam! kim!cid upaneyam! ca kim!cana(即不減不增)。不減謂如來藏中的 [P882-a] 煩惱是空(即無),故無一法可減。而如來藏中的佛功德是不空,故無一法可增。
如來藏不增不減,故同於真如、法界,此乃《不增不減經》之要點。同經又說,以為眾生界有增減是邪見,此乃不能如實了知一界之故,而起此見。其中「一界」乃第一義諦、涅盤界、法身,即眾生界、如來藏。眾生界與法身義同名異,同為不增不減。
相關詞條
-
生佛不增不減
佛教術語,生佛一如,故法界眾生雖成佛,而生界不減,佛界亦不增也。 (參見:生佛一如),或言生佛二界,共為無量無邊。 生界無邊,故眾生成佛,而生界不減,佛...
-
不增不減經
本經的梵本、藏譯本都缺,其中心部份之三分之一被引用於《寶性論》中。根據《寶性論》所引,本經梵名為Anunatva^pu^rn!atva- nirdes/...
全文 -
不減
語出:(1).不次於,不少於。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七:“臣聞虐暑熏天,不減堅冰之寒。”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二書》:“若是者,所見殆不減百千人...
-
不增不滅
1.就實相之空理而言,如般若經說:‘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意思是說諸法就是真空,真空即無增減。 2.就法之無盡而言,眾生無盡,佛亦...
-
范增[秦末政治家]
范增(公元前277-公元前204),秦末著名政治家,居巢(今巢湖市)人。項羽的主要謀士,被項羽尊為“亞父”。公元前206(漢元年)隨項羽攻入關中,勸項羽...
簡介 七十而反秦 反秦策略 鴻門宴 陳平離間計 -
范增[秦末項羽謀士]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居鄛人(今安徽巢湖西南)。秦末農民戰爭中為項羽主要謀士,被項羽尊為“亞父”。 公元前206(漢元年),范增隨項羽...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民間傳說 墓址 影視形象 -
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就是孤立熱力學系統的熵不減少,總是增大或者不變。用來給出一個孤立系統的演化方向。說明一個孤立系統不可能朝低熵的狀態發展即不會變得有序。
簡介 重要地位 定理描述以及推廣 三個基本定律 -
張增群
現任深圳香雪上清飲足球俱樂部主教練。張增群曾在深圳效力了12個年頭:1996年底,張增群成為了深足助理教練;1997~1998年,輔助一隊主教練;199...
個人信息 個人經歷 人物話題 出任助理教練 -
聽雨[杜廣增的歌曲]
《聽雨》是一首杜廣增演唱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