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頜角肥大

下頜角肥大

下頜角過寬,臉型骨架大這是北方女性大部分存在的“缺陷”,臉大讓很多女性無論怎么打扮都會缺乏自信,只好將頭髮披下希望可以遮著臉,可是究竟下頜角肥大怎么辦呢?有什麼好的解決下頜角肥大的辦法嗎?

概述

下頜角位於面部下外側,由於下頜骨升之與下頜骨體部的連線部組成。其外側為嚼肌粗隆,有嚼肌附著。其內側為翼肌粗隆,有翼肌附著。左右兩側的下頜角與頦骨及兩側的顴部構成面部的基本輪廓,並與面中份鼻唇等組織器官構成面部形態的基本特點,是面部容貌特徵的重要解剖標誌之一。

解釋

下頜角由下頜骨的下頜支和下頜體組成,在面部左右對稱(正常時)通常如果該角角度過大會影響美觀,需要接受整形外科手術。下頜角手術是整形外科中改變人臉型的手段之一,包括磨骨下頜角整形、截骨下頜角整形或切線截骨下頜角整形和長曲線下頜角整形。

面部影響

下頜角肥大下頜角肥大

下頜角的形態、大小和位置對面部容貌的影響極為重要。下頜角肥大或下頜角發育過度以及在此基礎上伴發的不同程度的嚼肌肥大可表現為特徵性的“方臉型”或“梯臉型”。由於東方人崇尚“瓜子臉”,並以此為美,所以肥大粗壯下頜角所致的特徵臉型與傳統的審美觀幾乎格格不入。下頜角肥大對人體功能的危害並不明顯,大多數患者主要表現在面部形象的影響以及患者心理方面的損傷。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手術矯治下頜角肥大、塑造“瓜子臉”或“橢圓臉”的患者日趨增多。對下頜角肥大整形手術已成為面部美容整形外科的一個重要內容。

病因

引起下頜角肥大的病因主要有“工作性肥大”理論和遺傳因素兩種。

工作性肥大

自從1880年Legg最早報導一個10歲的良性咬肌肥大的病例以來,下頜角肥大至今仍被西方學者診斷為嚼肌良性肥大。對於引起咬肌良性肥大的病因也主要集中在咬肌本身的病理性改變。1947年,Guraey提出了引起咬肌良性肥大的“工作性”病因,即“工作性肥太”的理論。他認為咬牙習慣,夜間磨牙和咀嚼肌的過分工作,造成了咬肌良性漸進性的肥大增生。有些學者補充提出牙齒脫落、牙疼、單側咀嚼,多種咬合關係紊亂和顳下頜關節的疾病t以及情緒不穩定時的習慣性咬牙均可能促成咬肌良性肥大。

遺傳因素

1986年,南斯拉夫學者Roncevic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提出了遺傳因素造成下頜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理論。他不同意“工作性肥大”的理論。認為在下頜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的患者中確有咬台關係紊亂者,但不能認為咬合紊亂就是下頜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的誘固。紊亂可能是原發性的,也可能是繼發性的,因為有眾多的咬合紊亂患者並沒有發生下領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偏側咀嚼可能是結果,因為一般情況下,在肌肉發育良好的一側咀嚼更容易;而且許多因一側牙齒脫落或牙痛而主要用另一側咀嚼的人,並未出現下額角肥太或咬肌良性肥大。咬牙和夜間磨牙在正常人中比較常見,而在下頜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的患者中卻不多見。手術並沒有去除“工作性肥太”理論提及的下額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的誘因,但迄今為止,尚無一例復發。下頜角肥太或咬肌良性肥大患者手術切除的標本,經組織病理學檢查,都是正常橫紋肌,並沒有發現肌纖維肥大。基於上述原因,Roncevic提出,咬肌良性肥大很可能是一種先天性的、由遺傳因素決定的由於下頜角肥大而引起的肌肉“畸形”,而大部分“方形臉”或下頜角區域的增大變厚診斷為下頜角肥大更為合理。這一理論普遍被東方學者所接受。

臨床分類

根據下頜角的形態,可將下頜角肥大分為以下三種類型①下頜角後突型 ②下頜角外翻型 ③下頜角突外翻型

對東方人而言,下頜角骨質的肥大突出是主要原因,包括下頜角過於後突、外翻或者兩者兼而有之,所以治療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下頜角的截骨整形上,手術被認為是目前治療下頜骨肥大者首選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徑。

治療手術

長曲線下頜角截骨術是將以前常用的兩種下頜角整形手術方法即切骨術與磨骨術完美結合,此方法一方面能切除肥大的下頜骨,另外同時通過磨骨法修平截骨後的稜角,讓臉部線條更柔和、更流暢。這種新瘦臉方法既照顧了追求正面曲線的人,也照顧了側面的弧度效果。此方法是根據下頜角弧度美學進行,拉大切割線與下頜槽神經的距離,風險較小,符合下頜角的受力原理。但是這種瘦臉方法較前兩種略顯複雜,但瘦臉效果也是最完美,最適合各種要求改變臉型的求美者。

長曲線下頜角截骨術已是十分成熟的整形項目,手術安全無後遺症,對生理功能沒有任何影響,而且手術過程是在全麻醉情況下進行,絲毫感覺不到疼痛感;一般在7天左右就可以基本消腫。由於切口在口腔內,十分的隱蔽,因此臉上不會留下任何疤痕,不會影響美觀。

長曲線下頜角截骨術採用的是口腔內入路,針對不同臉型和下頜角類型採取不同的截骨手術方法,截骨準確,可進行下頜角、下頜緣聯合截骨,對由於下頜骨過大造成的大臉型,長臉型,大四方臉等有特殊改善效果,使臉型變小,變得更秀氣,手術中配合冷光源和特殊器械,手術時間短,術後不留任何體表瘢痕;口腔內截骨還可同時去除咬肌肥大 、頰脂肪墊,使縮小臉型效果更明顯。

術前準備

1、下頜整形術前檢查下頜角肥大的程度,與手術醫生進行詳細的溝通,確定下頜角或下頜緣截除的量。

2、下頜整形術前兩周內,請勿服用含有阿斯匹林的藥物,因為阿司匹林會使得血小板凝固的功能降低。

3、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患者,應該在初診時翔實向醫生告知病情,以便應診大夫確認下頜整形手術方案。

4、下頜整形術前確定身體健康,無傳染性疾病或其他身體炎症。

5、下頜整形術前不要化妝。

6、女性要避開月經期、孕期以及妊娠期。

7、男性要提前戒菸一周。

解決辦法

1、下頜角截骨術:是把顏面最寬的部位的骨骼--下頜角骨骼部分切除,從正面看面部寬度縮窄了,使面部變成纖細的“鵝蛋臉”或“瓜子臉”而開發的方法。

2、嚼肌肥大注射瘦臉技術:由於各種原因,比如夜磨牙,偏側咀嚼等習慣導致嚼肌肥大,臉呈方形。治療方法很簡單,主要注射一針,大約兩周臉就自動瘦下來。

3、頰脂肪過多的抽吸術:一種是特定部位的脂肪團(醫學上稱為頰脂墊);另一種是和肚皮一樣的皮下脂肪堆積。經過有經驗的醫生一檢查馬上便知原因。通過特製的抽吸針,把脂肪吸出或撥出,達到瘦臉的目的。

注意事項

術前注意

1)在實施下頜角肥大修復前,必須和自己的整形醫師好好溝通自己的期望,同時也聽取醫生的建議。

2)下頜角整形瘦臉之前,一定要做好全身性的檢查,這是為了確保下頜角整形術的安全。

3)在下頜角肥大修復前,女性要避開月經期,另外有些禁忌類藥物也必須停止服用。

4)在下頜角肥大修復前的半個月左右,最好能夠禁菸禁酒。

術後護理

為了確保下頜角肥大修復術的效果,在下頜角肥大修復之後,有許多細節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1)下頜角肥大修復之後的一個星期內不可洗頭,而且在拆線之前只能吃流質食物。

2)下頜角肥大修復之後的飲食一定要保持清淡並且質地要軟,至少在下頜角肥大修復術後的三個月內不要吃過硬的食物。

3)在下頜角肥大修復後,不要用手去揉搓手術部位。

重要性

我們經常會發現身邊有很多“腮幫子”很大的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國字臉”。而這種臉型在醫學上就被稱之為:下頜角肥大或方臉畸形。改善的方法是面部要符合“三停五眼”的美學標準和黃金分割的比例外,曲線也要優美。面上部(即顳骨的寬度,或兩太陽穴之間的距離)、面中部(兩側顴弓外緣之間的距離)和面下部(即兩下頜骨最外側點之間的距離)應該有合適的比例,同時又與面部的長度相和諧。

整形價格

一、下頜角肥大整形價格與臉部結構有關

因為每位愛美者的具體情況並不一樣,有的人臉過於寬,而有的人只需要做微調,那么下頜角肥大整形價格與臉部原來結構就有很大的關係。

二、下頜角肥大整形價格與手術方法有關

下頜角肥大整形的方法可分為中式和韓式的,因此手術方法的利弊是不一樣的,手術的難易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因此下頜角肥大整形價格也會受到影響。

三、下頜角肥大整形價格與專家有關

下頜角肥大整形並不是一個小手術,這需要權威的專家全程打造才行,可是每位專家的造詣是不一樣的,而下頜角肥大整形的價格正好可以體現他們的價值,因此專家不同下頜角肥大整形價格也不同的。

四、下頜角肥大整形價格與醫院有關

各家醫院的定位是不一樣的,整形設備和專家團隊的實力是不一樣的,這在價格上有一定的體現,因此選擇醫院的不同下頜角肥大整形價格也受影響。

適應人群

下頜角肥大對人體功能的危害雖然不甚明顯,但對人的面部形象及心理方面的影響很大。東方人崇尚:“瓜子臉”,並以此為美,因此要求矯治下頜角肥大塑造“瓜子臉”或“鴨蛋臉”的下頜角手術患者日趨增多。一般來講下頜角明顯肥大,外翻,“國字臉”或“梯形臉”;下頜角突出,兩側不對稱;面部上下寬度比例不協調,兩下頜角間距過寬,這三種情況都可進行下頜角手術來改善。

臨床表現

下頜角咬肌肥大的求醫者,通過對其常規臨床檢查,X線頜骨全景片頭影測量片,在除外腫瘤及外傷的情況下對所有資料進行研究與分析,這類求醫者的特徵表現有:

(1)從正面看顏面下三分之一明顯寬大,成方形臉。

(2)從側面看可見下頜角部骨質肥大粗壯如骨瘤樣異常增大,此區域的軟組織厚度也明顯增加,但觸診此部位軟組織柔軟。

(3)GoGn-SN角過小,表明下頜平面的傾斜度過小部分患者面下1/3的高度過矯,主要表現為骸部垂直高度發育不良,從而加重了方臉畸形。

切除手術後的恢復時間

下頜角肥大切除手術後最好留院觀察3天左右,期間對傷口最好擠壓包紮一個星期左右,這樣可以有效預防術後出現的不適感以及腫脹的現象。術後的三個月內不能對臉部進行按摩,儘量少觸碰臉蛋。術後一個星期內最好食用一些流質的食物,並且要注意三個月以內應避免一些辛辣刺激以及用力咬硬的食物。術後首先遇到的是消腫問題,一般術後面部會有不同程度的腫脹,大概3-7天逐漸消退,下頜角肥大切除術後一周左右情況較佳可拆線,手術完全消腫大概需要1個月,3—6個月內咬肌由於附著點位置的改變及肌張力的變化,咬肌本身會發生自身重建性萎縮,所以術後6個月左右時恢復會達到最佳效果。

分度診斷

一:下頜角肥大主要表現在對面部形象及心理方面的影響。求醫者的特徵表現有:

(1)從正面看顏面下三分之一明顯寬大,成方形臉,多同時伴有頦部垂直高度發育不良,面下1/3高度過短。

(2)從側面看可見下頜角角度較銳,向後下突出,骨質異常增大。

(3)此區域的軟組織厚度有時也明顯增加,但觸診此部位軟組織柔軟、無腫塊及壓痛,囑患者用力咬牙時可觸及明顯肥大碩實的咬肌。

X線頭影測量片特徵性表現主要有:

①兩側下頜角間距增大甚至大於兩顴突間距。

②在側位X線片上,下頜角(Ar-Go-Me角)變銳,該角正常人為120°。可反映下頜角向下突出程度的下頜平面角(MP-FH夾角)及下頜平面-前顱底平面角平直,向下突出愈明顯,則角度愈小。可反映下頜角向後方突出程度的升支平面與前顱底平面之前下交角隨著下頜角向後突出程度的加重而增大。通過側位片的測量分析可以確定下頜角向下及向後兩個方向上肥大突出的程度。

二:下頜角肥大的程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下頜角角度、下頜骨體外翻角度、下頜骨體的厚度以及咬肌肥大程度、頰部豐滿度、與面中部寬度的相對比例關係等。有關下頜角肥大的診斷,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其判斷往往受患者、醫師主觀因素以及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等的影響。有人曾對下頜角X線側位片做過統計,國人的下頜角角度59%在110°~120°之間,認為角度<110°即可診斷。也有人認為,正位相下頜角寬度等於或大於顴骨寬度即可診斷。

Barlett等提出的三組美學評判數據對下頜角肥大的診斷具有指導意義:

⑴在側位照片上從下鼻點(sn)到頦部(gn)的距離應為整個面部長度的1/3;

⑵在正位照片上面部最寬的橫徑為兩側顴弓間的距離,而兩側顳部的距離應與兩下頜角間的距離相等,並應比雙顴弓間的距離小10%;

⑶下頜角的角度一般在105°~115°。Farkes在1981年通過對西方人種顏面部的測量,提出了許多相關的美學臨床數據,其中也指出:正面觀時,雙下頜角間距應比雙顴間距短10%。但由於東方女性本身顴骨較寬,有時雖符合Farkes的測量標準,但方形臉依然非常明顯。

三:人體面部是強調和諧統一的,診斷下頜角肥大是一個綜合性因素考慮的結果,在考慮下頜角診斷特別是治療的時候,需要綜合考慮下頜角角度、下頜間距、面部比例關係等,在面部輪廓整體協調的考慮中才能作出綜合判斷。此外,為避免誤診,還需與一些疾病相鑑別,如腮腺疾病、頰脂墊肥厚、腫瘤、下頰部炎症、骨化性肌炎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