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臘戈村

下臘戈村隸屬於馬街鎮松毛村委會,屬於山區。位 於馬街鎮西邊,距離村委會2公里,距離馬街鎮1.5公里 。

村情概況

下臘戈村隸屬於馬街鎮松毛村委會,屬於山區。位 於馬街鎮西邊,距離村委會2公里,距離馬街鎮1.5公里 。國土面積有1.55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 14℃,年降水量1400毫米,適宜種植烤菸、玉米、洋芋 、油菜等農作物。有耕地850畝,其中人均耕地1.73畝 ;有林地7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31戶, 有鄉村人口499人,其中農業人口499人,勞動力233人 ,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15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 入336.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86元,農民收入主要 以烤菸為主。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19萬元,其中: 種植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63%;畜牧業收入75萬元,占總收入的24%;林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0.6% ;第二、三產業收入42萬元,占總收入的12.4%;工 資性收入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5110元,農民收入以油菜、玉米、烤菸等為主。全村外 出務工收入2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人,在省內務工0人,到省外務工1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 、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31戶通自來水,有131戶還存 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 13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 數9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0戶.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 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7公里,距離 最近的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輛,農用 運輸車1輛,機車25輛。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 其中有1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 房;有7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戶居住於其他 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由於福星村地域得天獨厚的土壤、氣候、山水條件,福星村的特產最優、資源最富。
福星地幅總體是膠泥土,土質板結。城堡嶺周邊地域夾白沙;屬金星河灌溉的地幅,上段夾紫沙,中、下段紫白沙相參;這一地域,連同福西片的後壩,保水性好,肥料不易流失,作物產量高。而三岔路地幅,滲水如籮篩,緣於勤耕,亦屬穩、高產田。
山地沙壤土質。水井坪的茶園,略30餘畝,至今有近40年栽培史。由於相得水土,茶葉皮厚如皺葉,色青中透黑,沏出茶色如竹葉青,茶味逍釅、回甜,如按“功夫茶”、“百抖茶”的茶藝操作,馨香純正,正是楊慎在《滇南清茶詞》中描述的“酥花乳線浮杯綠”。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內出欄肉豬1600頭,肉牛235頭,肉羊600頭。
到2006年底,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25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民主理財小組是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58 戶,共鄉村人口1034 人,其中男性624人,女性410人。其中農業人口 1000 人,勞動力696 人。該村以納西族為主。

人文地理

因該村委會地處大山前面,故名。1950年屬南溪,1954年為前山鄉,1958年為管理區,1961年為公社,1966年為大隊,1984年為鄉,1988年為行政村,2001年為前山村委會至今。

新農村建設

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