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涌鎮

上涌鎮

上涌鎮是德化縣西北部經濟、文化、商貿和交通中心。鎮區人口聚集,部門單位設定齊全,區位優勢凸顯。改革開放以來,上涌鎮經濟和各項事業得到迅速發展,2001年,上涌被定位為“縣域次中心”、“德化西北部中心集鎮”、列入泉州市山區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成為泉州市14個優先發展中心鎮和30個重點鎮之一,涌苑小區還被確定為省第四批村鎮建設示範小區。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6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8億元,農業總產值0.8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3.1億元,鎮財政總收入5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50元。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上涌鎮 上涌鎮

上涌鎮位於德化西北部,東經118°09′,北緯25°43′,海拔600~900米,年平均氣溫16~18℃,屬亞熱帶氣候,年降雨量1600~2000毫升。東與桂陽鄉相連,西以九仙山主峰為代表與大銘鄉接壤,南靠赤水鎮,北依湯頭、葛坑兩鄉鎮,東南以戴雲山主峰為代表與雷峰鎮毗鄰,土地總面積148.0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8萬畝,林地面積17.3萬畝。鎮區是較開闊的山間盆地,面積約6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上涌新街,

從五代後漢至宋時,都以德化西北部重要區域著稱。礦產、旅遊資源豐富,譽有“德化糧倉”之稱。基礎、配套設施完善,是“科技興鎮”戰略得到有效實施的典範。

英文名: Shangyong Town

歷史沿革

辦公大樓 辦公大樓

上涌昔稱“上壅”,五代後漢墘祐間境內石門頭“築垣以遮壅城門”故稱。至宋時,建“上壅驛”。後因其地處涌溪上游,水勢湍急,遂改“上壅”為“上涌”,別稱為“涌邦”。上涌一帶最早屬尤溪縣。五代後漢乾祐二年劃歸德化縣。唐代時桂格鄭氏、黃井蔣氏就有人在此定居。至宋代,桂林賴氏、西溪林氏、盧氏等紛紛從外地遷入,這時已在上涌設驛,成為德化西北部重要區域。宋、明時代屬常平鄉,清代分別屬東西里和梅上里。1941年設上涌鄉,1950年在此設第四區,1956年改稱上涌區。1958年成立上涌人民公社,1961年葛坑、楊梅、桂陽、湯頭從上涌公社分出單獨設社,1984年6月改為上涌鄉,2001年改為上涌鎮。

省道206線德化至尤溪公路穿境而過,改造後距離縣城32公里。

自然資源

上涌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石灰石、瓷土、錳鐵礦、石英礦、五彩玉、葉臘石、鉛鋅、煤等礦產資源,特別是高品位石灰石儲量達1.4億(不含曾坂村石灰石儲量),轄區內現有水泥廠、煤礦、錳鐵礦等企業。水利資源充沛。涌溪縱貫全鎮中部,除瓊溪支流向北流入尤溪外,涌溪上游的盧地溪、張岩溪、西溪和東坑洋溪都向中部匯合,溪流密布,水流量大,現有水電站9個,裝機容量5000多千瓦,全部併入縣網。

經濟發展

上涌素有“德化糧倉”之稱,農作物以水稻為主,糧食總產量達10646噸。經濟作物有茶葉、甜玉米、油茶、大豆等;果樹有早熟德化梨、柑桔、早熟桃、板栗、油柿、李等,全鎮村村有果樹,已形成以早熟德化梨為主,早熟水蜜桃、柑桔、油柿、板栗為輔的優質早熟水果帶1萬多畝,雲路梨場選送的早熟德化梨在1999年全省早熟梨品質鑒評會上榮獲第一名,屬早熟梨最適栽區。有全縣最大的脫毒馬鈴薯高產栽培示範基地6000多畝。林用材主要有杉、馬尾松等,竹林示範基地1萬多畝,創辦股份制林場。有標準農田3000多畝、示範果園8000多畝、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3000多畝。基本形成優質米、早熟德化梨、脫毒馬鈴薯、高山反季節蔬菜、食用菌、烏龍茶、甜玉米、林木良種繁育、農產品加工、特色養殖等十大農林基地,走“建基地,辦企業,促加工,增效益”的發展路子。

基礎設施

新建的鎮委辦公大樓、農民商住樓、上涌衛生院綜合樓、派出所、信用社、農行分理處辦公樓、農機推廣中心大樓、工商所、地稅分局大樓已落成並投入使用;文技樓、文化中心廣場正加緊施工;鎮區主幹道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工程基本完成;農貿市場、自來水、污水、垃圾處理等配套設施日益完善,環境衛生整治明顯加強,鎮區面貌煥然一新,小城鎮基本框架已經形成。

實施土地整理和旱片整治工程,農田水利設施進一步完善,實現旱澇保收,農業綜合開發能力明顯提高。隨著省道206線(德化城關至上涌路段)提級改造工程的完成(將於年底竣工),距離縮短,路況好轉,將給上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全鎮17個行政村公路里程48.5公里,基本實現通村公路硬化。有線電視覆蓋率達62%以上;全鎮現有程控電話3029部,基本實現在家民眾戶戶有一部電話。

社會事業

上涌文化底蘊深厚。明代辦有梅峰、三峰、桂林、萬峰等4所學社;清光緒34年在桂林創辦私立振文初等國小堂,宣統二年改為私立振文學校,1932年在上涌創辦潯北中學,1942年改為尚養農校並附設陶瓷班,1952年秋,縣人民政府接辦尚養農校,改為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學。現有完中1所(德化二中)為三級達標中學,在校生數達2300多人;學區1個,學生1040多人,上涌中心國小為省農村示範學校。鎮區文體活動活躍,基本形成鎮有文化活動中心、村有文化室、組有文化之家的文化網路。上涌衛生院為縣內地段醫院,並與縣醫院結成協作醫院,實現村村有衛生所,農村醫療保健水平明顯提高。“科技興農”、“科技興鎮”戰略得到有效實施。

發展規劃

圍繞發展第一要務,全力打造德化西北部中心集鎮和縣域次中心,抓住上涌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實施“項目帶動”,構建農村發展“五大通道”。一是以農業為基礎,走農業產業化、林業林場化道路。加大土地整理和旱片治理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建設標準農田和示範果園,建立優質米、早熟德化梨、脫毒馬鈴薯、高山反季節蔬菜、食用菌、烏龍茶、甜玉米、林木良種繁育、特色養殖等十大農林基地;創辦股份制林場,依託泉涌食品有限公司,進行農產品加工,走“建基地,辦企業,促加工,增效益”的發展路子,切實增加農民收入。二是以礦業為支柱,走資源工業化道路。大力開發石灰石、煤、瓷土、錳礦、鐵、鉛鋅、五彩玉、葉臘石等礦產資源;加大勘探和招商引資力度,籌建年產120萬噸高標號鏇窯式水泥廠;新建北山錳礦加工廠、輝陽葉臘石選礦廠、東山瓷土加工廠;開發後坂“五彩玉”,復辦紫砂陶瓷廠,爭取引進生化製藥廠等。做大做強礦業文章,撐大經濟總量。三是以小城鎮建設為重點,走農村城鎮化道路。以“大城關”為背景,又立足上涌實際;既體現“縣域次中心”的功能,又突出“中心集鎮”的特色;既能有效承接“大城關”,又能帶動輻射周邊鄉鎮。一手抓建新工程,一手抓改舊項目。通過小城鎮建設,拉動農村經濟發展。四是以旅遊開發為動力,走旅遊商貿化道路。依託戴雲、九仙兩大名山,建設自然生態、人文景點、農業觀光、森林氧吧等特色旅遊工程,保護開發靈鷲岩寺、杏仁古街、桃源堂、鄉公所、西溪闊葉林等景點。發揮上涌農產品聚散地作用,促進區域性商貿中心的發展。五是以黨的建設為保證,走“以人為本”的道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提高執政能力,構建和諧社會。

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戴雲山、九仙山旅遊風景區的絕大部分景點,有靈鷲岩寺、杏仁古街、桃源堂、鄉公所、西溪闊葉林、明代古塞、單流直瀉瀑布等一批文物和旅遊景點,吸引不少中外遊客,旅遊業發展潛力甚大。集市貿易繁榮。上涌是德化西北部農產品的集散中心,鎮區設有雲路街、上涌街、東街、新街四條街,農貿市場1個,街道商店密布,五天一次的墟日,來自周邊鄉鎮及永春、大田、尤溪等縣的民眾上萬人,商貿活動十分活躍,是德化西北部區域性商貿中心。

民俗文化

上涌鎮 上涌鎮

德化上涌龍虎旗源於北宋,世代相傳,歷經千年。當地民間把龍虎旗作為人才的標誌。過去,用龍旗表示文官,虎旗表示武將,秀才以上出仕人員按文武官職位就有資格擁有一面龍旗或虎旗。北宋年間,在上涌鎮後坂建有道士通濟宮(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宮內供奉著受過宋仁宗晉封的三位功臣,稱“三聖”。當時,為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就出現了呼風喚雨的龍虎旗。為感謝“三聖”的恩澤,眾人商議按當年集資的十股(稱為“十班”),每十年輪班當值一次,定在每年十月初一恭迎“三聖”,答謝庇護。當時,要求每戶要有一桿戶旗,秀才以上出仕人員按文武官職,要有一面龍旗或虎旗。沿襲至今,當地的民眾把龍虎旗作為該村、該姓氏人才輩出的標誌和榮耀。隨著時代變革,村民們又緊貼時代的脈搏,演變成按大學生多少、對社會貢獻大小和社會知名度以及在農民心目中的威望等新的標準,來認定擁有多少面龍旗或虎旗。龍虎旗所蘊含著的尊重人才的民俗文化,激勵人們發憤圖強,立志成才。

上涌鎮 上涌鎮

上涌古街

上涌鎮 上涌鎮

上涌古街,又名杏仁街,雅名翰林街。古街起名源於那裡的一棵古老杏樹。古街始建於民國13年(1924年),依山而建,蜿蜒而下,長約400米,寬約4米。古街曾繁華一時,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由於新街建成而日漸衰落。由於古街建築風格獨特,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研究價值。

發現體驗

德化上涌鎮有條充滿著風土人情,經受過滄桑變幻,演繹著人生悲歡的古街,名為杏仁街。古街里黑瓦青苔綠,屋檐鳥兒戲,台階石柱綠草點綴。帶著激動的心情,我們慕名而往,尋找明清遺風,體味古街魅力。

撲朔迷離

來到古街口,才知道古街很安靜,昔日的熱鬧繁華早已不在。從杏仁古街入、從上雍驛出,悠遠的歷史在你我的腳下講述。

據舊《德化縣誌》載:上涌,作為“德化西北部中心集鎮”,是德化縣葛坑、湯頭、楊梅、桂陽等地通往縣城的必經之路,是昔日德化縣城通往尤溪縣的惟一“官道”,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 在此設定“上壅驛”。明、清時代,上湧出現了民間交易活動,民國初年這裡有個虎跳市,店鋪20多間。民國二年(1912年),被民軍蘇萬邦燒毀,成為一片廢墟。由於兵焚匪患,民無寧日,虎跳市因而消逝。該市地處西溪下游的岸邊,對岸地勢險要,軍事上是個易守難攻的要地,民軍陳公忠、陳光亮在此依山傍水築炮樓駐軍,稱霸一方。為鞏固其統治地盤,二人下令上涌地區十三甲沿著陳氏兄弟的炮樓建新街,作為炮樓的兵事圍障。老百姓沒錢蓋店鋪做生意,只能由有錢的人獨建或集資修建。因此,一條約200米長,六七十間店面的新街很快形成並投入商業運轉。

古街房屋

上涌鎮 上涌鎮

“一條石頭閃光的小路,兩旁樓閣土木修築,參差交錯,寫滿歷史記錄……”走進上涌古街,仿佛是走過沉甸甸的昨天。 這條古老的街道傍山而逶迤,開端寬約3米,轉個彎,下13個台階到了結端,路寬達5米。路面用溪鵝卵石鋪成,路面有小石築造的“八卦”圖,平添了幾分神秘感。 70多間雙層店樓為純木或土木結構,樓上房屋、樓下店面,經營土特產、日雜、食雜、小百貨、布匹、中藥、理髮、客棧等。店前留一米餘寬的走廊,方便顧客、行人在晴雨天行踏。兩邊一棟棟吊腳木樓漸次排開,錯落有致,在視線里呈現一種歷史的深沉。木質的樓房依靠高超的建築藝術,仍然以健碩老者的姿態巍巍挺立,穿過時空,挽留著那飄搖欲去的古痕跡。堅硬的石板路,用古舊的風韻讓明清遺風濡濕我們的心情。

幽靜悠揚

踏著醉態的步履,走在古街上,路邊的石頭可見青草和青苔,傳遞出歲月的痕跡。偶爾有附近的居民提著一隻木桶或推著腳踏車從古街穿過,腳下穿著木屐在溪卵石砌成的路面碰擊,形成有節奏的“咯落、咯落”的類似樂器的演奏聲,別有一番情趣。傍晚,巷道邊的閣樓上傳來皮鞋敲擊木頭的聲響,老人手裡的樂器奏出抑揚頓挫的南音弦管聲,一派靜謐安寧的太平盛世,令人流連忘返。美麗傳說在腳下蔓延,米酒香醇時過猶存,店面和老街一樣,都已年深日久,有的仍經營生意,有的則關著門,一路走下去,仍然看得出這些店面以前是經營什麼的:銀行、稅務所、小百貨、食雜、理髮、牙科診所等等。當地人介紹說,這些店面可算得上是老字號了,解放前這裡曾一度作為集市中心。解放後集市中心轉移,這些店面的經營才日漸冷淡,留下的店樓成了記載歷史、體現山區建築文化的“古董”。杏仁街是一段歷史,是一種建築文化,是一件藝術品,是一首古樸的歌!杏仁街以其獨特的風采,古樸典雅的魅力,迎來的將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