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1981年10月,上海市基本建設委員會批准將原普安公墓小河以南3.4萬平方米土地,加上徵用和調撥與其相鄰的3.1萬平方米土地,闢建一個公園。工程由上海市園林管理局設計室陳麗芳總體規劃及綠化設計,閔行區園林管理所組織施工,投資400萬元。1985年10月動工,1988年9月竣工,同年10月1日開放。
主要景點
園內建有棚架長廊、噴水池、大型假山盆景、猴山、荷花池、蘑菇亭、假山等,以高大喬木、四季花木和高低錯落的綠籬分隔空間。
園西建青少年活動區,園東設定土山、密林、草坪、花徑、溪流、魚池。位於園東北部的弧形綠廊,長34米,寬3.9米,鋼筋混凝土的廊架上凌霄盤繞,廊下為磨石子長凳和地坪。廊東側建高出地面0.4米的圓形水泥平台,面積227平方米。台上置面積達12.56平方米的圓形山水盆景,盆景底座高0.9米,斧劈石假山高約3米,造型美觀。平台南北兩側砌漏空矮磚牆,西側為弧形小水池。
在園東北有總面積3300平方米的規則式花壇群,壇中植各色月季。花壇群中央有一個面積約70平方米的圓形水池,深2米,池底及四周用馬賽克貼面,池內裝置10隻噴水頭,中央立著兩個石制少女雕像。池東有高2米,長150米的土丘,丘上植草皮和樹木。園東部建有一座猴館,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兩層環形建築,環中央的猴山占地415平方米,底層為猴舍,登上二樓平台可觀看猴山上猴子的活動。猴館西首有面積350平方米的長方形水池,池中植睡蓮。池上架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三曲平橋,長12米,寬1.2米,兩邊設鐵扶欄。 園中綠地面積占全園總面積的84%,植物配置疏密相間,形成20多塊各具特色的綠化地帶,除花壇外,有棕櫚、桂花、梅花、櫻花、白玉蘭、廣玉蘭、茶花、柑桔、翠竹、石榴、龍柏、水杉、銀杏等樹叢。園西地形寬闊,以高大喬木為主,種植香樟、廣玉蘭、龍柏、黑松等,配植茶花、黃馨、櫻花、海棠等花灌木。園中部群植紫薇、羅漢松、含笑、棕櫚、白玉蘭等樹木。園北月季花壇四周鋪植大片草坪。在土丘上鋪草皮,植竹、羅漢松,間植國槐、青楓,使土丘四季常青。草坪面積2.5萬平方米,花壇面積約1000平方米。全園現有樹木99種1.35萬株,喬木與灌木之比1∶5.22,常綠樹與落葉樹之比1∶0.27。
青少年活動區內設定碰碰車、小火車、電動車、海洋球、搖馬、馬拉車、高架飛機、賽車等。園內設有茶室和售品部。
園西建活動區,園東設定土山、密林、草坪、花徑、溪流、魚池。園東北有總面積3300平方米的規則式花壇群,壇中植各色月季。園東部建有一座猴館,登上二樓平台可觀看猴山上猴子的活動。園內活動區設定了兒童遊樂碰碰車、小火車、電動車、海洋球、搖馬、馬拉車、高架飛機、賽車等兒童遊樂設施。是上海市首批免票入園的公園之一。獲上海市雙優公園和上海市“七不”文明公園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