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會議

隨著解放戰爭 在全國的勝利,由於帝國主義的封鎖,國內城鄉交通未通,物資進出不暢,特別是解放軍渡江部隊即將向華南、西南進軍,財政經濟遇到了嚴重困難。中共中央為了克服這一困難,加強對這一工作的領導,1949年3月決定委派陳雲著手組建領導全國財經工作的中央財經委員會。6月4日陳雲依據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關於建立中央財政經濟機構大綱(草案)》,組成了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籌備班子。

會議概況

7月22日至8月15日,在陳雲的主持下,在上海召開了財經會議。參加會議的有華東、華北、華中、西北、東北5區負責財經工作的領導人,並邀請即將進軍兩廣、西南的野戰軍的代表等。會議先由各解放區和上海代表匯報各地財經情況,然後組成金融、貿易、財政、綜合4個組進行討論,形成了《關於若干問題的共同意見》。8月8日,陳雲在會上作了《克服財政經濟困難的嚴重困難》的講話。8月15日,陳云為這次會議作了《目前財經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的總結。

會議的主要內容

一、提出了解決上海困難的指導思想和措施。
上海解放後新面臨的財政經濟困難主要是帝國主義封鎖,進出口受阻;加上城鄉物資交流未暢,生活資料、生產資料運不進來,物資供應不足,生產無法恢復,生活難以維持。這個問題如不能很快解決,不但影響上海幾百萬居民的生產與生活,而且對全國的財政經濟、對於向華南、西南的勝利進軍都是不利的。陳雲提出:要千方百計打破帝國主義封鎖,樹立自力更生思想,面向國內,恢復和發展城鄉物資交流把農產品和工業原料從全國各地運進上海,把工業產品從上海運到全國各地,要搞活這個重要的工業城市。為此,向上海調進大米、棉花、煤炭,組織好交通運輸,促進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二、制定了克服財經困難的計畫和安排。
陳雲在報告中指出:要戰勝目前的困難,要有全局觀點、長遠觀點。要掌握全國財政經濟情況,從實際出發,就財政收支、物資收購、貨幣發行、控制物價等方面做出預測和安排。
三、作出了對1950年財政經濟情況的對策。
為了解決1950年財政出現的赤字問題,陳雲指出:要求銀行開展國內匯兌;建立統一的發行庫;同時決定組織一個花紗布公司,在中財委的領導下,組織棉花、紗布的供應和銷售;組織統一的土特產品的出口,由中財委管起來,做到及時供應資金、支持土特產品的生產;統一組織出口,集中使用外匯,換回需要的物資,支持經濟的發展。

意義

上海財經會議的召開,為新中國的財政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意義十分重大。在這次會議的指引下,對平穩全國物價、制止通貨膨脹和統一全國的財經工作,恢復國民經濟,實現全國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