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唱片

上海老唱片

本書梳理了1903-1949年各家唱片公司在上海發行的600多張唱片,從文化角度切入,以第一手唱片的內容發掘資料,且兼顧歷史,通過分類介紹上海20世紀初到40年代出版的蘇灘、滑稽戲、滬劇、越劇、甬劇、評彈、崑曲等曲目內容,將上海海派文藝精華娓娓道來,可視作對上海文藝繁榮時期各類曲藝融合、發展及變遷歷史的全面回顧和盛大巡禮,旨在發掘上海老唱片中蘊藏著的獨特文化價值。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上海老唱片(1903-1949)》梳理了1903—1949年各家唱片公司在上海發行的600多張唱片,從文化角度切入,以第一手唱片的內容發掘資料,且兼顧歷史。

作者簡介

錢乃榮,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任中文系主任,上海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上海大學語言研究中心主任。現任上海語文學會副會長,上海民俗學會理事,上海詩詞學會理事。出版專著《當代吳語研究》、《杭州方言志》、《上海話語法》、《上海文化通史·語言編》、《滬語盤點——上海話文化》、《北部吳語研究》、《上海語言發展史》、《上海方言》、《海派文化的十大經典流變》、《上海話大詞典》、《上海俗語》等,發明“上海話輸入法”軟體,主編並撰稿《現代漢語(重訂本)》、《中國語言文學導論》、《漢語語言學》等。長期致力於吳方言及上海文化研究。

圖書目錄


緒論上海老唱片發行概述
第一章京劇崑曲
第二章蘇灘
第三章滬劇
第四章滑稽
第五章評彈
第六章越劇
第七章甬劇
第八章歌曲
附錄一上海老唱片目錄
附錄二上海老唱片320個片心曲目
附錄三上海老唱片410段MP3錄音曲目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2.上海唱片業進人飛速增長期
1926年至1937年,是上海唱片發行種類最多,生產量迅速高漲的繁盛時期。其中最穩定發展的時期從1926年末至1932年“一·二八事變”之前。
1917年,由孫中山邀請日本人鏗尾慶三在上海創建了中日合資的“大中華唱片廠”,註冊商標圖為一對鸚鵡擁著一張唱片,廠址在虹口大連路373號。1927年12位中國資本家聯手,將日股購回,由中國人自己經營,Ⅳ1929年4月正式營業。從此,“大中華留聲唱片公司”成為唯一個國人所辦的唱片廠,與“百代”和“勝利”呈三足鼎立之勢。
大中華公司正式營業不久,就大量錄製新型兒童歌舞曲和新型愛情歌曲。“1930年,公司經歷王壽岑與黎錦暉定下協定,準備花半年時間,錄製一百首黎氏作品其中包括《小小畫家》等兒童歌舞劇,也包括部分‘家庭愛情歌曲,”V所錄兒童歌曲長卷有《葡萄仙子》、《月明之夜》、《蝴蝶姑娘》、《小小畫眉鳥》等。1930年還為“國產第一部配聲有聲片”配製了電影《野草閒花》的主題歌阮玲玉、金焰唱的《尋兄詞》,這也是電影明星阮玲玉唯一留下的聲音。大中華留聲唱片公司為京劇、評彈、蘇灘、滬劇、滑稽等戲曲都留下不少唱片,還為“新月留聲機唱片公司”代造唱片。新月唱片公司主出音樂唱片,尤其是灌錄出版了大量的廣東音樂,稱“樂曲”,如《小桃紅》、《昭君怨》、《雨打芭蕉》、《三潭印月》等等。
1925年“高亭華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27年“上海蓓開唱片公司”成立。1929年“開明公司”成立,1930年“長城唱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其他出品唱片的小公司還有“得勝(1923)”、“歌林(1934)”、“新樂(1920)”、“寶塔(1936)”、“國樂(1938)”等30餘家。
1926年,高亭公司開始錄音製作大量唱片;1928年,勝利公司也大量錄製發行唱片,1928年大中華公司、1929年蓓開公司也錄製發行了大量唱片,將上海的唱片業掀起出版高潮,大大促進了上海文藝走向全面繁榮。
接著,開明公司也於1929年也開始錄製發行唱片,長城公司於1932年錄製發行了大量唱片,加上依附於大中華的得勝、新月及百樂、國樂等公司出版的唱片,上海唱片從1926年末開始,呈現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景象。
1927年5月8日《申報》刊登“高亭唱片聯合大廉價廿一天”,有京津名伶梅蘭芳、余叔岩、陳德霖、言菊朋、荀慧生、馬連良、徐碧雲、譚小培、譚富英、羅小寶、安舒元、裘桂仙、蕭長華,著名蘇灘本灘:范少山、范醉春、王美玉、林繼春、鄭少賡、莊海泉、丁少蘭、孫是娥,另有港粵名優唱片。這些唱片大致是1926年錄音的,片心是紅色的,俗稱“紅高亭”印著德國製造,這是高亭公司錄製的最早的唱片。
1927年5月19日“高亭唱片聯合大減價”,有梅蘭芳《太真外傳》、《天女散花》、《嫦娥奔月》、《轅門射戟》、《西施》、《御碑亭》,余叔岩《空場計》、《烏盆記》、《魚藏劍》、《李陵碑》、《狀元譜》、《站太平》、《搜孤救孤》、《珠簾寨》、《八大錘》、《洪羊洞》,荀慧生《虹霓關》、《玉堂春》、《穆天王》、《審頭刺湯》、《孝義節》等京劇名伶;蘇灘:范醉春《江浙戰事十嘆》、《舊貨灘》、《邋遢婆》,范少山《知心客》、《交好運》,范珍珍《新賣橄欖》、《新馬浪蕩做藥材》、《做人家》,鄭少賡《滑稽焰口》、《打齋飯》、《哈哈笑》、《時髦阿姐》、《鄉下大姐》、《孩兒歌》、《吃看》,鄭少賡、朱小娥《賣草囤》,定遠和尚《念心經》,朱小娥《滑稽宣卷》,莊海泉《滑稽道場》,蔣殿奎《八仙上壽》、王美玉《新馬浪蕩大九連環》、《捉垃圾》、《交好運》,王美玉、林繼青、王愛玉《改良雙盪湖船》,甬灘:小桂寶、陳阿炳《庵堂相會》、《大賣花》,小桂寶《滑頭五更》。-這些唱片也是紅高亭,在1926年錄音的。
1929年8月10日《申報》又刊登高亭公司廣告:甬灘:金翠玉、應運發《徐老增算命》,金翠香、沈春林《賣青炭》,蘇灘:莊月娥《扦腳做親》,王美玉、莊月娥《活捉張三》。n
1931年10月21日《申報》,“高亭新片”欄下,有楊小樓、郝壽臣《連環套·盜御馬》,雪艷琴、王少樓《游龍戲鳳》,王少樓《捉放》、《宿店》,馬連良、尚小雲《四郎探母》,荀慧生《還珠吟》,王少樓、尚小雲、裘桂仙《二進宮》,雪艷琴《盤絲洞》、《回龍閣》,尚小雲、馬連良《秋胡戲妻》,尚小雲、王少樓《武家坡》;金鋼鑽《大拾萬金》、《丁香割肉》;老倭瓜《栓娃娃》,白雲鵬《黛玉焚稿》,劉寶全《鬧江州》;夏荷生《三笑》,薛筱卿、沈儉安《珍珠塔》,李伯康《楊乃武》,王美玉《楊柳青》,雲笑天《牧羊卷》,劉翠霞《楊三姐》,文金舫《玉鐲記》,張月亭《劉成殺婿》;南胡聖手劉天華教授《空人鳥語》、《病中吟》,電影明星胡珊女士《血花淚影》。
高亭公司在上海註冊以前發行的唱片是紅色“高亭”片心,多數上印“德國造”三字;註冊後所出唱片都為藍色“高亭”唱片,多數不再有此三字。P6-9

後記

我終於實現了我人生中的一個夙願,把一本《上海老唱片(1903—1949)》寫成並出版了。
完成這本書,我曾做了大量繁雜的收集資料的工作,首先是花相當長的時期到處去蒐集實物,收藏了數百張價值較高的老唱片。這裡說的“價值較高”,一是指選擇收來的老唱片在唱片史上有一定標誌意義,是對寫這本書起重要作用的唱片,二是指這些重要唱片本身的價錢也很高,如要拍到一張1903年出版的最早出現在上海的蘇灘單面唱片《打齋飯》,只有兩分多鐘的唱段,就要近萬元錢。
不過,喜歡唱片是我從小養成的愛好,愛好是無代價的。我總覺得人一生的興趣愛好大多源自童年,一是本性使然,一是生活環境作用的結果。在人生旅途中不斷發展和研究自已的愛好,會很快樂地度過一生。
從童年起,上海的“海派文化”潛移默化鑄就了我的文化習性,養成了我的生活情趣。我是從1949年2月開始進幼稚園、1950年9月入國小讀書的。那時,我沉浸在濃濃的海派大眾文化的氛圍里。我從小喜歡戲曲和音樂,最早得自父母傳下來的評彈和流行歌曲老唱片,弄堂里的戲曲演唱生態,還有國小、中學裡的唱歌畫圖課和各種令我神往的集體歌詠遊藝活動。從國小到大學,我儘量省下零用錢來,去買來了不少戲曲、歌舞曲的唱片欣賞,並學唱越劇、滬劇、評彈、京戲、崑曲、上海說唱和歌曲。
整個國小中學時期我在留聲機里放唱的都是每分鐘78轉的唱片,一面只能聽不到4分鐘的時間。在“文革”開始的前兩年,16、33、45轉的密紋唱片漸漸見多了,因價錢貴,我拚命省下錢來,只能偶爾買上一張。待到我好不容易才買到越劇《紅樓夢》、評彈《西廂記》、《評彈開篇集錦》等幾張密紋唱片後,如獲至寶,不過隔壁鄰居已經大聲地對我批評了:你怎么到現在還在聽這些封資修東西!不久一場史無前例的“文革”降臨,我家裡的二百多張唱片在抄家當夜除了《社會主義好》、《歌唱大躍進》外,一網打盡,一下打不碎的33轉、16轉密紋唱片,是用鑿子鑿碎的,這些可愛的唱片就是這樣無處藏身。
不知從哪兒來的膽量,我看到弄堂里多戶已被抄家,又有人在揭發我家常聽唱片,我實在不忍心讓我心愛的唱片遭遇滅頂之災,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韙,把三張《彈詞開篇集錦》密紋唱片夾在我的被子裡帶到了運動高潮中的復旦大學,背進校門如入無人之境,然後放在我的被褥隔層里藏了一個多月,竟沒被寢室里的另7位同學發現,包括我周日回家的日子,像吃了豹子膽放心地離開學校。我的床在視窗下層,也許坐在我床上活動的同學也發現過,但沒出聲,保護了我。現在想想真是後怕,因為就在此兩個星期抄家高峰期里,上海師院就有些人突然攔在校門口,對進校的出身不好的學生都打開行李檢查,查到什麼被認為是“四舊”的東西便被批鬥,於是便“永世不得翻身”了。可能中文系的學生畢竟有點不一樣,“文革”前不久,有兩位同寢室的同學興致勃勃地到我家聽過越劇《紅樓夢》和高亭樂隊演奏的《特別快車》和《桃花江》唱片,他們也沒揭發過我。
後來我知道錯了,應該藏起來的是1949年前的唱片,因為解放之後的唱片,到了80年代,又紛紛重新整理出版了新唱片,而之前的唱片,已是絕版,無法挽回。不過當時那么難逃滅頂之災的革命,連黃帝的墓都砸毀了,哪會想到“文革”後來會被否定呢?
到了70年代,我又開始設法搞唱機買唱片,那個時候的塑膠唱片小的只要三角一張,大的五角一張,到現在搬了兩次家一張也沒丟,有450多張。80年代應邀去美國、香港等地參加學術交流,都沒忘買鄧麗君、鳳飛飛等的立體聲唱片帶回家。以後就一直懷著先聽為快的心情買磁帶、CD、VCD、DVD等。
到了90年代,出自我的興趣所致,我動手研究海派文化,買了老唱機,重新蒐集和聽起1949年之前的老唱片來了。為蒐集這些老唱片,我動足腦筋,幾乎把以前敲碎的老唱片都補了回來,幾乎走遍上海所有在賣老唱片地方,走訪不少老唱片收藏家的家,還在網上大量採購,重新收藏起唱片來。如果沒有“文革”,蒐集唱片會這么困難嗎!
一則是愛好會著魔,會不遺餘力地去追求;二則我想寫書,寫出我對上海老唱片的真實感受,我要翻開塵土像挖寶藏那樣開發深藏的海派文化的各種信息,展現上海人在上海這個奇異的城市曾創造極其輝煌的文明,讓大家如撥數珍珠一般地用現代的眼光細細品味。何況我相信,要做著實的研究,必須擁有充足的第一手資料才行。我不信道聽途說的語料,不信假大空的描寫和在空洞無物基礎上做判斷,也不想僅在別人發表的文字中各處尋覓搬運說法,我認為我的研究一定要自己真實感受到才行。比如我研究西方傳教士的著作中的上海話,哪怕五千元一本的原版書也要買進,因為摸上去自然會產生靈感的。看著轉動的老唱片,聽著幾十年前的種種發音及其變化,包括切切嚓嚓的唱片雜音,都會傳達出自然的信息,如此才會感染到真實的立體的細節,了解當時的人欣賞到的是什麼,為什麼一張唱片發行量會上萬,如1934.年一張《漁光曲》的唱片為啥會賣掉十幾萬張。回顧昔時的上海種種風情,細細體會那個社會的腔調,從悅耳的聲音中感受到一個時代的風貌。欣賞主要是一種雅致的心理感知,也是一種朝飛暮卷的賞心樂事,一種精緻的文化懷舊,再加上一盞清茶,二三青果,其味更美。情感交織著飛來的靈感,這才感到其趣無窮,研究和感受是相通的。
俗話說:只要你感覺好的,就是真美。我還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無獨有偶,不久前我訪問了一位比我大十多歲的老先生,是原聖約翰大學畢業的,他從1945年起一張張走訪買得的共5000多張唱片及留聲機在“文革”抄家時被裝滿整整一輛三輪卡車揚長抄去,以後一張也沒歸還。他比我早,從80年代就開始“重操舊業”,從零開始蒐集唱片和大量舊唱機,當時就蒐集,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找到好唱片,現今他家裡藏有唱片又達5000多張,許多唱片極其名貴,他愉快地沉浸其享樂中,可見其對一生愛好的堅毅。他的一個92歲的老朋友,1966年沒遭到破壞,家中藏有上萬張唱片,但是都不肯出讓的。
如果再不把一個甲子以前的那些寶貴資料小心地整理出來,我們上海人的祖先曾經創造出來的那么豐碩的文化業績,也許會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漸漸被人們遺忘捨棄了!所以,我現在在找人呼籲,藏有老唱片的單位,應聯合起來,組織力量,集中資源,將從1903年到1965年在上海出版的全部能找到的78轉唱片,按蘇灘、滑稽、評彈、滬劇、越劇、京戲、崑曲、歌曲等分類,全部做成CD和DⅧ版,作為一份上海人曾創造的文化業績、厚重的非物質精神遺產,整理出來重新面世。好在過去上海自有熱愛海派文化的人保護了這份歷史文化遺產,使那些老唱片的模板等,躲過了日寇侵略淪陷時期和“文革”兩次大劫,大部分還留存至今。而只有使這些大規模的海派文藝作品系統地重版,讓它重新問世,我們才可基於事實全貌,全面地重新來寫上海的海派文藝史。
他們至今未做,或者不可能、無條件、難以馬上做,那我就來走第一步。
我要把聽我重新收集到的數百張老唱片中的感受寫成一部書,讓大家分享我的快樂,這也是多年來的夢想,於是我開始了我的寫作。
我這本書中講述到的老唱片只是千萬張老唱片中一小部分,我認為我選出論述的唱片大都是在唱片史上占較重要地位的唱片,能反映那個劇種或歌種的主要面貌。我在每一章的論述中力圖概括而具體地反映所論劇種的各種唱片的特色及其對海派文化發展的貢獻。我是從文學鑑賞的角度上來歸納唱片的內容的,同時也顧及該劇種的形式在40多年裡的變化發展和成熟的歷程描述。文章中對各章內容的分析歸納,均按照各種戲劇、曲藝和歌曲本身的特點和排列闡述的方便來組織章內結構,不求分析方式構架的統一。在各章正文中除了引文注釋,還對我所引用的較難理解的方言詞語,按其在我文中出現的先後,集中在文後作了注釋。本書所引的唱詞文字,均按照原資料上的漢字書寫,只對個別漢字作了變動:“那”用在表疑問時改寫“哪”,“他”用於女子時改為“她”,“才”用於表示“都”時改為“儕”,還有對明顯的錯字作了改正。有些虛詞在各個文本中有不同寫法,一概按原文不動,以保原狀。我的工作,可以達到把一批有價值的老唱片整理出來,加以評介,以便讓後來者與我一起繼續來分析研究它們,繼承和弘揚我們老祖宗的文化業績。限於我學識和功夫的局限,一定有許多不足或差錯。
在這本書里,我還精選了300張的唱片的片心照相圖片套彩刊出,在這些片心圖案中,我們可以繼續體味到真實的美。片心上的文字,都包含著許多重要信息,如演出者當時的身份,唱片的劇種名稱的變化,出版信息,出版片號等,為我們深入發掘同批唱片的出版年代,聯繫起來研究唱腔變化進步,留下更多可以探索的第一手信息。
本書所附的DVD光碟收集了310段有價值的唱段。比如流行歌曲,從老唱片2200多首歌中精選了50首我認為有代表性的時代曲,從當年第一首電影插曲到1949年4月出片最後的歌曲,均含其內。為了使唱段容易聽懂,特地在正文中對多數唱段把唱詞寫得較為詳細。將唱片聲音轉成MP3錄音,都由我本人操作製成,並做成DVD母盤,不免有瑕。對於唱片錄音中的噪雜音,消噪和不消噪是兩難的選擇:進行消噪處理,會失去一些本真;不消噪,則雜音充耳。本書出版的主要目的是發掘保存原始資料,用於研究,而不是主要為了欣賞作品,有的唱片歷年已久保存不佳,本人在拍賣來時已質量較差,噪聲較大,為儘量保留最為真實的聲音,避免演唱者的音色不完整、有些器樂音的失落起見,對於放唱雜音不嚴重的唱片,均不作消噪處理;僅對噪音相當嚴重的唱片音段,在CoolEditPr02.1軟體中做了消除雜音的工作。為了說明未消噪和已消噪唱段音色的差異,在“第二章蘇灘”的錄音中,特選了“206賣甘欖”和"207馬浪蕩”兩段,先錄未消噪音,再接上已消噪音,便於大家對照體會兩者的差異。本書中唱段的消噪,除了我自己做成以外,其中有25段是請上海大學中文系方言學研究生朱貞淼幫助做的,在此表示感謝。
“片心”和“MP3唱段”是本書中作為對非物質遺產整理保存的第一手資料給讀者留著的,是本書重要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把我的大量收藏提供給讀者使用,讀者可以對這些真實的原始資料做各種分析研究。這兩部分(附錄二、附錄三)的排列次序均按本書各章正文分析時提到的唱段出現的先後排列,故不是按唱片的出片年代先後排列的。片心和MP3編號的第一個數字就是正文的分章數字。本書還附錄了30張唱片片套的圖案照片。
在我撰寫這本書時,我得到了許多朋友的熱情支持和幫助。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思和教授和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上海大學學報》主編董乃斌先生很早就關注和鼓勵我寫好這本書,為發掘和整理上海的“海派文化”歷史資料做出努力,他們為此書申請彭心潮的出版基金資助作了認真推薦。陳思和先生還在今年春節那天撥冗熱情為我這本書寫了對我做學問很有啟發的序言。為繼承弘揚海派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總編輯王為松先生熱情支持我這本書的出版,資深編輯、上海人民出版社文化讀物編輯中心副主任曹楊先生和編輯江蕾女士對本書做了精心的編輯工作,在此一齊深表感謝。
熱心人中,我要特別感謝唱片收藏家馮野先生和他的父親馮樹華先生。在我與他們兩位的交往中,覺得他們兩人對老唱片的發行歷史、演唱家的種種典故甚至細節都十分了解熟悉。馮圩先生對我提出的問題有問必答,無私地提供給我許多資料信息。他特別幫助我對南派京劇進行了回顧和把關,選擇代表唱片。他還提供給我他精心拍制的“賣馬”、“月光光歌”、“夜上海”、“蘇州河邊”、“玫瑰玫瑰我愛你”、“趙元任讀音國語留聲機片”、鄭少賡“文明宣卷”等珍貴唱片的片心,林步青唱的“打茶會”、陸金龍唱的“王長生”、汪笑儂唱的“刀劈三關”等十分難得的早期唱片錄音等。馮野先生對中國的唱片的了解,完全可以寫一本深入精闢的著作,我盼望能看到他為海派文化的整理和弘揚寫書出版。
中國唱片上海公司的編輯張磊先生、收藏大量戲曲資料的邵友福先生、收藏大量唱片的宋允明先生、陶一銘先生、鄔光業先生、牟健惟先生、謝保羅先生、郭純享先生都熱心給我提供幫助,在此謹表感謝。我還要衷心感謝上海大學博物館(籌)對我的支持。
在此書的“緒論”篇里,為了對老唱片的發行詳情作十分必要的具體梳理,以利讀者對各類唱片發行先後和發行比例儘可能有一個感性的把握和了解,並對核查另外一些唱片的發行年代也有所幫助,我引用了大量《申報》刊登的和唱片說明書背面附印的唱片發行廣告。那些《申報》所刊的唱片廣告很重要,雖引自《申報》,然部分廣告在我出書前也曾為葛濤先生的《唱片與近代上海社會生活》一書和網路“姚敏吧”《關於百代公司》一文上引用過,我重新翻閱報紙後引用,對此做了一些補全和訂正工作,為尊重前人所下的功夫.,在此特作說明。
書後的附錄一,是我花了許多尋尋覓覓的功夫,蒐集和翻閱了各種資料,把我書中總共八章所論述到的戲曲和歌曲範圍內的老唱片,整理了一份至今來看可謂最為完整的唱片目錄。特別是“歌曲”這一欄,收集工作甚為繁重,其中包括甄別排除了1949年5月以後仍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名義而在倫敦、印度等地出版的唱片裡的、原在上海唱紅的歌星在上海並沒有出版的新歌,以及剔除了那些雖是電影插曲然未被錄製成唱片的歌曲。要說明的是,一則是因為京劇老唱片出版數量浩多,全部列出會占很多篇幅,二則在《唱片與現代社會生活》一書上,葛濤先生已將《中國唱片廠庫存舊唱片模板目錄》上列有的百代公司京劇唱片模板曲目全部列出了,故唯京劇部分的曲目我未列入此篇附錄。除“歌曲”欄的目錄是按演唱者姓氏的漢語拼音字母表次序排列外,其他各類戲曲,均按演唱者的姓名排列所唱的全部片名,大致兼顧演唱者成名的時代先後。在排列唱段名稱時,戲曲部分如唱段占一面唱片、三、四面唱片的片長,則在片面後用數字1或3、4表明,如占一張共兩面唱片的,則預設不標數字;對歌曲唱片,則是一面唱片一支歌者預設,一支歌占一張唱片或三、四面唱片者,分別標出2、3、4來。對某個戲曲或歌曲唱段不明其占幾面唱片的,則只好未標數字。
我謹以本書紀念上海開埠(1843)170周年,紀念上海最早(1903)發行中國內容的唱片110周年。

序言

錢乃榮教授的新著《上海老唱片》勾起了我的童年記憶。在我的模糊印象里,我家裡曾經也有一部留聲機,棕黃色的,很舊。黑色的唱片轉動起來,總是咿咿呀呀地走調,現在想起來也許是二手貨。我記得我住在金華路時期就有聽唱片的印象,那就是說應該在1958年以前的事情。我父親從來不喜歡舊戲曲,何況早早離開上海去了外地;我外祖父家抗戰後一貧如洗,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大約也沒有閒錢購買。唯一可能的是我舅舅找到工作以後,有一段閒情逸緻的時候,大約也是1958年以前。從唱片的內容來說,有我外祖父喜歡的京劇唱段,也有外祖母喜歡的越劇唱段,還有當時一些流行歌曲,內容也有1950年代的時代烙印。比如有張唱片是《歌唱二郎山》,我媽媽和舅舅都會唱,我小時候也會唱,至今還能哼出第一段歌詞。那是1950年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開山築路時唱的一支革命歌曲,樂曲很明快,當時已經灌成唱片了。另有一張越劇唱段是戚雅仙的歌唱新婚姻法,我的不識字的外祖母也會唱,我牙牙學語時無師自通會哼幾句,但什麼內容都不知道。其中有一句‘‘門當戶對像買賣”,南方口音里“買賣”兩字同音,我長大後總以為是‘‘想媽媽”,還自作聰明地理解為門當戶對的婚姻不開心,嫁出去的女兒就會“想媽媽”了。今天早上為了落實這段唱詞,我特意在網上查檢,居然被我找到了原來的唱詞。我覺得自己的記憶真不錯,第一段唱詞非但一字不差地記得,還能糾正那位網友記憶中的差錯。
最讓我獲益的是京劇。現在大約能記得的至少有花臉金少山的《李逵下山》,周信芳的《蕭何月下追韓信》以及馬連良的《甘露寺》,這都是我外祖父的最愛,我從小在留聲機的旁邊學會了這些唱段,雖然荒腔野調,至今還會哼幾句。尤其是《李逵下山》,講的是李逵下山誤聽人說宋江柴進強搶民女,於是大鬧忠義堂砍倒杏黃旗,最後真相大白而不得不負荊請罪。金少山留下的唱片,好像多的是《霸王別姬》《法門寺》之類,而《李逵下山》這個戲流傳不廣,我現在經常看電視戲曲頻道的絕版欣賞、名劇配音等節目,都沒有聽到這個唱段。而我在小時候不僅會唱,還喜歡扮演那個可愛的李逵。每逢家庭逢年過節或是來客,需要孩子出來表演節目助興時,我都會把一根曬棉被拍打灰塵用的藤拍子綁在身體背後,然後就唱這一段:“俺李逵做事啊真正莽撞……”惹得家長哈哈大笑。其次像周信芳馬連良的唱段都是名段,以後在電視廣播裡里經常聽到,自然也就熟悉了。這次我看錢乃榮教授新著的第一章,書中引用馬連良1929年灌制的唱片《甘露寺》喬玄唱段,有兩句唱詞都與我以前學的是一樣的,一句是“曾破黃巾兵百萬”,另一句是“東吳哪個敢出頭?”,但是後來我聽到的唱詞,前一句變成“鞭打督郵他氣充鬥牛”,後一句成了“曹操坐把漁利收”。所以我一直以為是馬連良先生後來為了適應形勢才修改的,前一句涉及到鎮壓農民起義,後一句看來也太有些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也懷疑過那時畢竟年紀太小記憶靠不住,現在看來我的記憶還是沒有錯,我小時候跟著學的還是老唱片上的唱段。
我這么滔滔不絕地介紹自己童年聽唱片的印象,完全是被錢教授書中的博學和熱情所喚起的。雖然我記憶里的唱片都是50年代以後的,與錢教授論述的50年代以前的唱片有些不一樣,但我只是想藉此說明,“老唱片”曾經是上海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民間文化傳統在上海這塊華洋雜居的城市裡是如何普及開來的。在上世紀10年代到40年代是海派文化的奠基發展的黃金年代,留聲機與無線電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50年代的留聲機的功能相等於80年代的錄音機,隨身聽,90年代的電腦多媒體,以及新世紀所流行的iphone、ipad,其功之偉,不可抹殺。但從另外一面來說,這些流行文化的載體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而變革,其更新也快其淘汰也速,新陳代謝不斷,流行載體連同流行文化一起風流雲散,變幻莫測,再重新撿拾時,已經是白頭宮女話天寶了。錢教授是專門研究上海文化的專家,早在十年前我主編《上海文學》雜誌時,他就為我連續寫作了有關老上海的吳方言、老電影歌曲、老滑稽劇目、老滬劇等歷史文化遺產的專門論述,很為我的版面增添海派文化的聲色風光。以後他曾經獲得了許多重要科研項目,收集和研究老上海的資料,成績輝煌。僅看他在近十年里的研究專著,就涉及了吳方言研究、上海話研究和推廣、海派文化十大經典研究、上海俗語風情、兒童遊戲等多方面的研究,可以說,錢教授是上海文化保護和研究開發的大功臣,海派學術的領軍人物。這次他的新著《上海老唱片》的出版,毫無問題對於上海文化的研究保存,又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成果。
我今在異國過節,為美東暴雪所累,杜門不出,一口氣讀完這部新著的電子文稿,興趣油然而生。我是生在上海、長在上海的道地上海人,雖然沒有專門研究上海文化,但是耳濡目染,對於自己的第二家鄉(我祖籍在廣東)的文化還是心懷感恩,所以願意講出一些外行話來推薦這部新著,希望能夠引起所有熱愛上海文化的讀者的注意。
首先,這部新著是一部趣味盎然的書,錢教授是個收藏家,他收藏了幾百張上海的老唱片,許多都是絕版經典。在這本書里他不僅介紹了老唱片的知識,還傾其所有貢獻了各種唱片的片心、附了DⅧ錄音,不僅學術上做到言必有據,可信可靠,而且還帶有極大的觀賞價值,使上海文化成為一種活的文化,流動的文化,在今天還有意義的文化;而不是像當下有些研究上海的書,搬來一套西方的文化理論和術語,把上海的歷史文化作為例子,向外國入販賣的是上海的垃圾風情,向國人賣弄的是文化理論的玄奧,而對於真正的上海文化歷史的保存和研究仍然是原地踏步。我近年來讀這一類書讀多了,反而不相信起來,覺得書里講的上海與真正的上海經驗(尤其是我這樣生於斯長於斯的上海人經驗)是兩回事,不過是供國際會議上大家都不懂上海而偏要奢談上海的人們交換信息自娛而已。而錢乃榮教授的書是研究上海文化的人都繞不過去的,具有奠基性的。
第二,這是一部博學的書。書共分八章,分別介紹了流行於上海民間文化領域的蘇灘、京昆、滬劇、滑稽、越劇、甬劇、評彈、流行歌曲的來龍去脈,消長流變。所有論述都自然參考了每種專業領域的歷史資料,但其書特點是緊緊扣住了唱片文本以及作者的專業知識,使它比專門史的論述更有實感和活力。比如,作者本人是研究吳方言的專家,他在每一劇種使用的唱詞中,找出了與吳方言相關的語料,分析了上海方言怎樣被吸收到傳統地方劇種的唱詞中去。我不懂這門科學,但為了說明越劇如何吸收了上海方言,作者就破例論述了我幼時學唱過的《婚姻曲》(1951年),指出了它的某些段落“是附麗在上海話新派連讀變調的基礎上的,把上海話新派的語音的明快在越劇中發揮到了極致。”像這樣的研究,唯有錢教授把越劇的革新與藝術流變置放在上海文化建設的背景下考察,才會特別提出來。他不僅把發生在上海的地方戲當作上海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考察的是上海文化對於那些地方戲的藝術改革提供了哪些新的元素。這樣子的綜合性雙向考察,才是以流動變新為重要特色的上海文化的研究的新方法新視角,也是錢教授的絕活。
海派文化的風采婀娜多姿,源頭紛雜,流變複雜,但是,在人人為海派文化唱高調的氣氛下,像錢教授這樣實實在在做研究、成大器的學者還是不多見的。他有眼光有活力更有滿腔熱情,對上海文化充滿了熱情和愛護。讀他的書,會深為自己是一個上海文化人而感到驕傲。這是我願意把他的書放在書架床頭,時時翻閱的原因,同時也經常會為閱讀而獲得會心一笑感到開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