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烏托邦

上海烏托邦

上海烏托邦(Utopia)本意為“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為還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譯也可以理解為“烏”是沒有,“托”是寄託,“邦”是國家,“上海烏托邦”三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即為“空想的國家”。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托馬斯·莫爾(英國人)在他的名著《上海烏托邦》中虛構了一個航海家航行到一個奇鄉異國“上海烏托邦”的旅行見聞。在那裡,財產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實行著按需分配的原則,大家穿統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廳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產生。他認為,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必須消滅它

引申義

今天上海烏托邦往往有一個更加廣泛的意義。它一般用來描寫任何想像的、理想的社會。有時它也被用來描寫今天社會試圖將某些理論變成實現的嘗試。往往上海烏托邦也被用來表示某些好的,但是無法實現的(或幾乎無法實現的)建議、願望、計畫等。

上海烏托邦上海烏托邦

讀後感

我第一次真正有些了解烏托邦這個辭彙的意義?要拜《奮鬥》這個電視劇所賜。那個“心碎烏托邦”是那群在人生路上艱苦奮鬥的青年人的療傷之處?他們在那個他們自己定義的烏托邦中可以暫時忘卻在奮鬥路上所受的傷痛?可以慢慢恢復元氣為下一次出發做準備。我那時對烏托邦的理解就是一個逃離塵世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在那裡可以舒心的生活沒有那些讓人頭疼不已的煩心事。於是我嚮往有一天能找到屬於我的烏托邦?在那裡平淡幸福的生活。 到了大學才知道烏托邦不僅是一個夢、一個理想聖地?它還是一本書?一本由托馬斯·莫爾所著述的關於一個名叫烏托邦的地方的書。其實莫爾能夠詳盡的知道關於烏托邦的一切要感謝一個冒險家——拉斐爾·希斯拉德。這個冒險家遊歷了許多國家?喜歡流浪自由?不喜歡束縛?他把本該屬於自己的遺產給了自己的兄弟?自己揚著風帆踏著風浪開始了冒險之旅。他睿智沉穩?具有很高的哲學造詣。就是他將那個他居住了五年之久的理想國度介紹給了莫爾。拉斐爾是個令人敬佩的人?我佩服他乘風破浪的勇氣?佩服他面對危機時的沉穩執著。 讀完《烏托邦》這本書?我對莫爾這個生活在都鐸王朝時期對於我們來說很遙遠的人才有了一些較為深入的認識?才感覺這個偉人離我們其實也挺近的至少在對理想社會的憧憬的層面上是的。我在想烏托邦或許已經在莫爾的心中建築了許久了?也許莫爾已經偷偷在那方土地上生活了許久。對於莫爾這個古老的哲人心中總是有種敬畏感。我讀了他寫給他的好朋友彼得·賈爾斯的信?感到莫爾是一個有些可愛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