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民國15年(1926年),上海浚浦局在周家嘴角東部吹泥填灘成島,定名周家嘴島,次年該局向政府買下這個島。民國19年島中部吹泥完成以後,在今公園的地基上建上海浚浦局體育會,面積為4.05萬平方米。民國26年八一三事變以後,日本侵略軍將全島劃為禁區,改名定海島,並將體育會花園改建成日本式的庭園,在園中廣栽常綠樹和球形灌木,遍植櫻花。民國34年日軍投降,該島改名復興島。民國36年,國民黨政府將復興島交還浚浦局使用,並在花園內建立一塊“復興島收回紀念碑”(已毀)。解放後此地由上海市港務局接管。1951年1月,市港務局向市人民政府建議改作公園,經市政府批准,市工務局園場管理處略加整理,於當年5月28日對外開放。園景介紹
因為公園是由體育會花園改建的,所以綠化的基礎較好。公園開放之初,以竹籬作圍牆,園路為煤屑路面,園內建築除浚浦局原有的一幢房屋外,有草亭兩隻,木結構紫藤棚架一座,以及日軍搭建的幾間日式簡屋。1972年沿共青路建圍牆及售票亭。1976年所有園路均改用混凝土和石塊鋪設。1980年以後又新建一座休息廊,改建了紫藤棚架。位於公園北側的大草坪面積近1萬平方米,草坪中央叢植香樟樹,草坪南端有廊,內置鋼筋混凝土桌凳。草坪北為原浚浦局體育會主建築,磚木結構,門前有平台,其西為一紫藤棚架。公園中央為庭園區,以園路分割為東、西兩塊,均保留日本式的庭院風格。東側小園內有小土丘,上散置石塊,植海桐、大葉黃楊等常綠球形灌木。土丘西北有一“心”字形小水池,中有一小島,池南設平橋。西側小園有紫藤長廊一座,旁有小草坪,周圍是一片桂花林和林蔭小道。
公園以植物造景為主,四周以棕櫚、水杉、珊瑚樹等樹木作綠籬。全園鋪草坪達1.2萬平方米,占總面積四分之一,另外還植有大量地被植物。園內有香樟、廣玉蘭、龍柏、黑松、水杉、海桐、桂花、紫藤等喬灌木71種3359株。
公園南端有面積7000平方米的小苗圃,內有鋁合金溫室和土溫室,培植草花、溫室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