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壩鄉生基村

生基村位於上壩鄉中部,是上壩鄉第一大村。 生基村自然景觀眾多,尚待開發,著名的有轎頂山、岩包子。 生基村有中心國小一個,基礎教學設施齊全,有優秀教師20餘人。

上壩鄉生基村是重慶市雲陽縣上壩鄉的一個大村。

地理位置

上壩鄉生基村位於重慶市雲陽縣最北端的雲陽、奉節、巫溪三縣交界處,東臨奉節縣、北接巫溪朝陽鄉。境內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其海拔最高點轎頂山為1761米,與剪刀架相對峙。生基村整體地形表現為,北高南低,呈陡坡的趨勢。
生基村位於上壩鄉中部,是上壩鄉第一大村。交通便捷,全村總面積 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3800多 畝。下轄5個生產小組,全村人口3751人。

經濟發展

生基村是農業大村,農業經濟居於全村經濟主導地位,收入來源主要為種養業和勞務輸出。傳統種植業主要是洋芋、紅苕、玉米“三大塊”。近年來,在鄉領導的大力支持和村委會的積極帶動下,生基村一方面積極改變傳統農業的“三大塊”模式,建成了,以洋芋、紅苕、玉米“三大塊”為主,其他多種經濟作物如,辣椒、菸葉、油菜、磨芋等為輔的多種農作物並存的農作物種植方式。另一方面,不拘泥於農作物種植,更發展了經濟林木的種植家禽飼養。廣泛種植核桃、板栗、柿子、蘋果、葡萄等,養殖豬、牛、羊、雞、魚。尤以豬、牛、羊居多,大部分遠銷重慶各地。
生基村人畜飲水主要靠高水低引工程、人工蓄水工程和少量天然泉水等幾種方式供水。排水主要靠天坑和溶洞自然排水。村企業主要有小水電站一個、私營煤礦1個,澱粉加工廠2個,白酒釀製廠及養豬場一個,鄉內居民以木柴為主,輔以煤炭作為主要生活燃料。近年來,也發展了,沼氣的使用。
境內交通方便,距雲巫主幹道16公里,沙紅公路貫通全境,村公路網路縱橫,戶戶通達,通訊快捷靈便,已安裝程控電話280多門,移動、聯通等通訊信號覆蓋全村,聯網高壓輸電可保證全村生產、生活用電。
全村有中心國小一所,配備優秀教師20餘人,添置電腦15台,村合作醫療點1個,醫務工作人員3人,閉路電視270戶。原紅旗公社是生基村,經濟中心。哪裡各種商店基本可以滿足全村人民的生活所需。
生基村自然景觀眾多,尚待開發,著名的有轎頂山、岩包子。岩包子高聳入雲,秋日登之,大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轎頂山形如其名,遠處凝神細看,山頂酷似古代華轎的頂蓬,相傳西天王母娘娘巡遊到此,感受人間奇美,落轎於此,後來此山競神奇般變成了轎頂的形狀。

風俗人情

生基村民風淳樸,村民勤勞善良,樸實大方,熱情好客,每逢歲尾,家家宰殺年豬,用真鹽淹制數日後,懸掛於屋樑,或灶頭,用柏樹枝慢慢薰烤數日後,即成臘肉,逢年過節,款待親朋,招待佳賓,總要煮上一塊臘肉,飲著包穀酒,肉香和酒香飄在一起,別有一番風味。
村民多以族姓、院壩聚居,房屋以土木、磚混結構為主,住房講究寬敞。村民團結互助,農忙時節,鄰里同耕,你幫我鎬包穀,我幫你我幫你翁洋芋。勞作之餘,大家圍在一起,天南海北擺龍門陣。如遇婚喪嫁娶,紅白喜事,戶主總要置辦農家酒席,邀請親朋好友,大人小孩,聚在一起熱鬧兩三天方才盡興。若是農閒時節,便挑著蔬菜、瓜果、臘肉等土特產到鄉場趕集,看熱鬧,換回各自需要的大米、衣服及日用品。

特色生產

生基村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無污染、天然隔離條件好,蔬菜生長期長,產出的蔬菜細膩可口,營養豐富,特別適宜發展高山反季節蔬菜。
生基村是馬鈴薯生產勝地,因其海拔高,具有天然的隔離條件,農民有成熟的種植經驗,具有建基地條件,每年可向全縣提供種薯30萬元公斤。
優質白肋煙生產基地,從1987年開始種植白肋煙以來,生基村菸農積累了豐富的種煙經驗,加之獨特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使生基村出產的菸葉品質好,產量高,每年種植面積500畝以上,出售菸葉6萬元公斤。

教育狀況

生基村有中心國小一個,基礎教學設施齊全,有優秀教師20餘人。結合教育部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的政策,在鄉政府的大力指導和村委會的全力幫助下,學校制定了培養“三個面向”的教育計畫,開設了數學,語文,社會,思想品德,自然,美術,計算機,體育等多門課程。在配合九年義務教育的政策的貫徹實施下,全村25歲以下的人全部上過國小。國中畢業率達到百分之百十以上。尤其在近年來,村裡面還湧現出了不少本科學生,跳出大山,和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一起學習研究先進科學文化知識。此外,在閒暇之餘,村裡面還積極組織掃盲班,利用已有的資源,免費教農民讀書、認字、算算術。全村人民,積極學習,村教育面貌煥然一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