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蔣介石為把全國的青年組織“統一”控制在自己手中﹐“使人人信仰三民主義”﹐並且給已經衰老腐敗的國民黨增添“復興力量”﹐1938年 4月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通過設立三青團。蔣介石派遣“復興社”和“CC系”的骨幹分子在武漢等地組建三青團﹐大量吸收公職人員﹑軍警特務﹑政工人員入團﹐並且將“復興社”完全併入三青團充作骨幹力量。同年7月9日﹐三青團在武昌正式成立。蔣介石自任團長。由陳誠﹑陳立夫﹑康澤等三十一人組成中央幹事會 ﹐陳誠\﹑張治中先後任書記長。
相關
三青團的性質和作用﹐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成立之初﹐正值抗日戰爭激烈進行之際﹐抗日救亡運動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許多知識青年在抗日愛國的激情鼓舞下﹐ 參加了三青團。三青團為籠\絡青年﹐在抗日救國的名義下﹐開展了一些活動﹐如在各地建立青年館﹑招侍所﹐安置流亡青年和學生﹔舉辦夏令營﹑運動會和文娛康樂活動﹔建立戰地服務隊﹑宣傳隊慰問前方將士﹑傷病員和軍人家屬﹐開設青年服務社﹐舉辦一些生活福利事業等﹐通過多種活動控制青年運\動。在抗日戰爭轉入相持階段後﹐國民黨逐漸奉行限共﹑防共﹑反共的政策﹐三青團的許多組織在特務分子控制下﹐成了國民黨反共的工具。他們著力擴大組織﹐在學校﹑機關﹑團體﹐ 到處出現了“集體入團”﹑“舉手入團”等拉伕現象。在國民黨的嚴密控制下﹐三青團向青年灌輸封建思想和反共思想﹐宣揚“一個主義﹑一個政黨﹑一個領袖”和對蔣介石的愚忠﹐進行“精神訓練”﹑“生活訓練”等。有些地方的三青團﹐被復興社分子操縱﹐墮落成了特務組織﹐與軍統﹑中統沆瀣一氣﹐設立青年勞動營﹐關押﹑迫害愛國進步青年。三青團內有些人曾要求改組政府﹑澄清吏治﹐但受到蔣介石的壓制。1947年9月國民黨六屆四中全會暨中央黨團聯席會議決定實行“黨團合併統一”﹐將三青團併入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