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桐鄉“三跳”用三塊竹板作為打擊樂器,所唱內容勸人為善,又稱“農家勸書”或者“毛竹板書”,與紹興蓮花落等民間藝術齊名,從明代開始至民國時期在桐鄉地區農村盛行。桐鄉“三跳”因唱腔委婉、形式豐富、流傳廣泛、傳承有序而成為“三跳”主脈。傳說“三跳”藝人演唱時用以擊節伴奏的道具——三跳板,為運河縴夫手中之纖板所成,所以桐鄉“三跳”又俗稱“纖板書”或“纖書”。
歷史淵源
相傳在隋煬帝下江南年間,縴夫們不堪忍受隋煬帝的暴虐,流落鄉間,將纖板劈製成道具,邊敲邊唱,訴說隋煬帝暴政惡習的同時,大都勸人為善,逐漸便形成了“三跳”這種獨特的民間曲藝。
“三跳”傳入桐鄉據說已有上百年歷史,也有說是民國初年由“三跳”藝人通過師徒傳授正式傳入。清初,湖州一帶就有“三跳”演唱。至1924年,湖州成立“三跳”書社“明裕社”時,有會員100多人。清末民初,較著名的“三跳”藝人有“五方”,即金方、銀方、銅方、鐵方和少方,亦稱“五虎將”。少方姓沈,湖州雙林人,是湖州老藝人田髮根的徒弟。他常來桐鄉演出,並在桐鄉收了五個徒弟,大大促進了“三跳”在桐鄉的流行。這5人人稱“卿字輩”,即陳金卿(原名陳京聲,石門人)、沈榮卿(八泉鄉人)、潘黨卿(梧桐鎮人)、蔣仁卿(城南鄉人)和謝培卿(梧桐鄉人)。
基本內容
桐鄉三跳是桐鄉傳統的民間曲藝。它的聽眾基本上是農民,演唱的藝人也大多為農民,故又稱農民書。其演唱調名勸世調,所以亦稱勸書。因藝人演出時所用的主要道具是三段毛竹板,即三跳板,故名三跳。三跳以說唱古今通俗小說為主,流傳於湖州、桐鄉、德清一帶農村。三跳表演形式簡單,有一人手敲竹板獨自演唱,也有兩人格檔表演。
三跳的書目大都從古代通俗小說改變而來。大致分為兩類:一是文書,以家庭故事為主,如《玉連環》、《文九妹》;二是武書,以公案武俠故事為主,如《武松》、《水泊梁山》、《岳傳》、《七俠五義》等。
三跳的表演吸收了彈詞和評話不少手法,歸納起來為表、賦、敲、唱四個字。表,敘述故事的經過;賦,用押韻的七字句集中描繪人物或環境;敲,敲毛竹板,作為伴奏;唱,根據內容運用不同的曲調板式進行演唱,有慢板、急板、夾板、哭板四種。
基本特徵
桐鄉的三跳唱腔音域寬廣,節奏舒緩從容,行腔纏綿優美,委婉綿長,別具一格。“三跳”的唱詞基本上是七字句格式,句式一般為四三式,有時為了內容需要,可適當增加一些襯字。唱詞除合撤押韻外,還有平仄聲的變化。除長篇唱詞換韻外,短篇唱詞一般是一韻到底。
主要價值
三跳所用的“勸世調”是越劇“呤喔調”的前身,對研究越劇唱調的形成有參考價值。又因其與宣卷勸世文有一定淵源,對研究宣卷的演變也有參考價值。湖劇中也常用三跳做為主要輔助唱調使用。
瀕危狀況
長期以來,由於桐鄉“三跳”的表演手法,只限於用桐鄉西片的農村土話演唱,而且是以唱為主,不懂桐鄉地方話的人往往聽得一頭霧水,故而造成桐鄉“三跳”流傳不廣,聽眾匱乏。桐鄉如今能夠演唱“三跳”的藝人已經不到10名,為了及時挽救這瀕臨失傳的桐鄉地方曲藝,桐鄉已經加大了對“三跳”的扶持和保護力度,把有關經費列入政府財政預算中,著力培育“三跳”的年輕人才,讓桐鄉“三跳”這一民間曲藝早日登上大雅之堂。
保護措施
桐鄉市在制訂《桐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初稿)中,把民間曲藝“三跳”列為保護對象,建議對“三跳”進行改革。
石門會繼續加大對“三跳”傳承人的支持,為他們提供各種平台進行展示,以擴大影響力。同時,還將保持“三跳”新作品的創作和編排,創新表演形式,擴大“三跳”客群群體,做到在傳承中突出創新,在創新中保護曲種,並發揮“三跳”傳承基地的作用,加大對“三跳”曲藝人才的挖掘,增加“三跳”傳承人隊伍。
為了更好地傳承這門非遺技藝,三跳”傳承基地學校石門鎮中心國小推出了“三跳”校本課程《韻河三跳》,把口頭流傳於民間的曲目用音符記錄下來,改變口口相傳的形式,便於教學。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創新改編曲目,使其朗朗上口,便於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