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道教術語]

道家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神仙也。“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總的來說,道教的思想中“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是認為在“三界”和“五行”這個範圍里雖然也可以超脫生死,但是有約束,不如意的,跳出三界五行就是要脫離這個範圍,不受這個範圍約束,最終超凌三界,逍遙太清境,就可以真正的自由自在,長生不老。

簡介

道教認為,橫豎縱廣,十方世界之天共有五億五萬五千五百五十五億重,這些天也有很多種分法,如三天、六天、九天等,各教派理論不同,各天的排列也不相同,如佛教二十八天是(縱向排列 ,道教《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記載的三十二天則是按照一定方位(橫向排列螺旋形狀上去 。下面是天名和各天帝主隱諱:

道教三十六天

統稱名稱
三界(二十八天) 欲界(六天) 太皇黃曾天
太明玉完天
清明何重天
玄胎平育天
元明文舉天
七曜摩夷天
色界(十八天) 虛無越衡天
八極蒙翳天
赤明和陽天
玄明恭華天
耀明宗飄天
竺落皇笳天
虛明堂曜天
觀明端靖天
玄明恭慶天
太煥極瑤天
元載孔升天
太安皇崖天
顯定極風天
始黃孝芒天
太黃翁重天
無思江由天
上揲阮樂天
無極曇誓天
無色界(四天)皓庭霄度天
淵通元洞天
翰寵妙成天
秀樂禁上天
四梵天 無上常融天
玉隆騰勝天
龍變梵度天
平育賈奕天
聖境四天三清天太清境大赤天
上清境禹余天
玉清境清微天
大羅天

在三界二十八天之上,又有四層“四梵天”。道教四梵天 即佛教所說的聲聞、緣覺、菩薩、佛四重天。

(又稱“種民天”)29、太虛無上常融天,30、太釋玉隆騰勝天,31、龍變梵度天,32、太極濛翳賈奕天。四梵天是修道有成就的修士所居住。

四梵天:

一、常融天(人結習頓忘,漸入神觀,升此天)。二、玉隆天(人結習頓忘,神觀轉妙,升此天)。

三、梵度天(人清淨無染,證不空果,升此天)。四、賈奕天(人洞入道妙,證無上玄覺,升此天)。

四層四梵天之上又有三清勝境,即玉清聖境清微之天、上清真境禹余之天、太清仙境大赤之天,分別由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三位天尊主宰,三清勝境,玉清境十二聖位,上清境十二真位,太清境十二仙位,隨修道者的修持程度獲得相應的果位。 三清天之上名大羅之天,即是元始大道生化之處,勝境之極。此天沒有主宰,只有清靜真一之道氣瀰漫諸天,以彰顯大道無形無相之理。《度人經》有云:“三界之上,眇眇大羅,上無色根,雲層峨峨。”

以欲界、色界、無色界作三界的說法,出自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欲界,是指有各種欲望和情感的眾生居住的地方;色界,是指各種欲望情感都已淡化,但還是需要依靠物質(色,指各種有形物質,包括自己的身體)生存的眾生居住的地方;無色界,是指各種欲望情感都已消除,已經不靠任何物質生存的眾生居住的地方。此三界眾生,欲界和色界眾生多由積善之功得生此二界,無色界眾生則需要斷除淫慾和一定的靜定修持才能夠得生。色界比欲界壽命福報 長久,無色界比色界壽命福報長久,但是福盡壽終,依舊落入輪迴,沉淪苦海。

在佛教中,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一切眾生都沒有擺脫六道輪迴。在道教術語中,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無色界有種民四天,其中種民四天的眾生已經徹底擺脫了六道輪迴,徹底解脫了生死約束。

五行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廣泛地用於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水、木、火、土。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而道家講死後有鬼,但不一定有六道輪迴(道家的輪迴是後來加上去的),所以只要不死,或者死了但鬼靈不散,就算跳出來了。說不在五行中,就是講不再受五行運化主宰,尚書“水曰潤下,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穡,金曰從革。”就是說萬物在五行運化中循環,水潤木生火至頂,土得這一循環,到金由生轉死,復成另一循環之滋養,即再成水潤。成仙了就不再受五行運化制約,不再有壽元耗盡身體被滅的限制而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