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金匱·雜療方第二十三》見“千金”,司空裴秀為散用亦可。先和成汁,乃傾口中,令從齒間得入,至良驗。
〖釋名〗飲食不調,食停腸胃,以致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為卒起暴急寒實之病,非速投本方,不能獲效,方名“備急”,即是此意。
〖組成〗大黃 一兩 乾薑 一兩 巴豆 一兩,去皮心,熬,外研如脂
〖用法〗先搗大黃、乾薑為末,研巴豆中,合治一千杵,用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中貯之,勿令泄。用時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許三、四丸,或不下,捧頭起,灌令下咽,須臾當瘥;如未瘥,更與三丸,當腹中鳴,即吐下便瘥;若口噤,亦須折齒灌之(現代用法:上藥共為散,成人每服0.6~1.5g,小兒酌減,用米湯或溫開水送下;若口噤不開者,可用鼻飼法給藥)。
〖方歌〗三物備急巴豆研,乾薑大黃不需煎,
猝然腹痛因寒積,速投此方急救先。
〖主治〗寒實腹痛。卒然心腹脹痛,痛如錐刺,氣急口噤,大便不通。[病機分析]
〖功用〗攻逐寒積。
注意事項:
1. 本方重點在於攻除冷積,服後或吐或瀉,務使邪去正安,所以方後云:“當腹中鳴,吐下便瘥。若口噤,亦須折齒灌之。”
2.方名之意,是因雖三藥制為丸劑,但力猛效捷,可備寒實急證之用,故名三物備急丸。正如汪昂所說:“三藥峻厲,非急莫施,故曰‘備急’”。
選自文獻摘要:
《古方八法舉隅》對本方的論述:“本方取乾薑以益其溫,大黃以益其瀉,巴豆即已暴悍,乾薑、大黃愈助長其勢焰,便可靡陰不消,靡堅不破。”
《醫方集解》:“此手足陽明藥也。大黃苦寒以下熱結,巴豆霜辛熱以下寒結,加乾薑辛散以宣通之,三藥峻厲,非急莫施,故曰備急”。
相關詞條
-
《宋本備急灸法》
《備急灸法》灸法專書卷。南宋初年聞人耆年編。1245年孫炬卿重刊,書中介紹了22種急性疾病的灸法,並附簡明圖說,有一定臨床價值。
簡介 大骨空 引用 內容方劑 -
《肘後備急方》
《肘後備急方》是一部治療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書。包括傷寒、溫病、各科雜病、外傷、寄生蟲病等多種病症。
簡介 醫學內容 醫書特色 作者簡介 醫書影響 -
三物黃芩湯
三物黃芩湯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備急千金要方》卷三。主要用於產後血虧陰虛,風邪人里化熱,四肢煩熱,頭不痛者。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 功用 -
葛仙翁肘後備急方
《葛仙翁肘後備急方》系以葛洪《肘後備急方》和陶弘景的《補闕肘後百一方》為主體,加上宋唐慎微《證類本草》之附方摘錄合編而成。此書既以葛洪《肘後備急方》和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發展簡史 史料淵源 相關資料 -
《祖劑》
湯[卷之一\三黃湯]聚金丸[卷之一\三黃湯]連柏二物湯[卷之一\三黃湯...\橘皮湯]八解散[卷之一]三黃湯[卷之一\三黃湯]三黃湯[卷之一\三黃湯]二黃湯[卷之一\三黃湯]黃連解毒湯[卷之一\三黃湯]梔子金花丸[卷之一...
簡介 內容 參考資料 -
祖劑
金丸[卷之一\三黃湯]連柏二物湯[卷之一\三黃湯]梔子柏皮湯[卷之一\三...]黃連解毒湯[卷之一\三黃湯]梔子金花丸[卷之一\三黃湯]大黃湯[卷之一...]安神丸[卷之一\三黃湯]既濟解毒湯[卷之一\三黃湯]門冬丸[卷之一\三黃湯...
簡介 內容 -
列子·湯問
《湯問》一篇,筆鋒橫掃天下,天地至理,萬物奧妙,以饗博物君子。文中載有諸多超逸絕塵的神話傳說,極言天地之廣闊無垠,萬物之繁榮駁雜,以期突破世人囿於視聽的...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
湯立[中國大寫意畫家]
湯立,號借閒堂主、鬧紅畫館主人。1947年出生於湖北武漢,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現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
人物簡介 藝術經歷 名家評說 大事年表 個人作品 -
夢溪筆談夯
,故誤三為二。其後勒著定本,定為二十六卷,幹道二年湯修年據以校刻,頗為...》取之。其它亦多為諸書所援據。湯修年跋稱其目見耳聞,皆有補於世,非他雜誌之比...也。 唐制,丞郎拜官,即籠門謝。今三司副使已上拜官,則拜舞於子階上;百...
夢溪筆談 前言 夢溪筆談序 卷一故事一 卷二故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