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渡水大橋

1955年,由於金馬河河床變化,將原來的三個渡口改為一個渡口,增設汽車渡船過渡。 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干擾,歷時三年,於1969年方建成通車,命名為“三忠橋”,1980年地名普查時,恢復橋名為“三渡水大橋”。 2004年9月7日,三渡水大橋因人們在金馬河大量過渡采砂,造成河床變窄,水流速度加劇,洪水掏空橋墩,使靠近永盛一側的三孔橋樑坍塌。

三渡水大橋,古稱三渡橋,“文化大革命”期間曾稱為“三忠橋”;位於溫江城西約7.5公里,跨天府與永盛之間的金馬河上,過去是連線成(都)邛(崍)和川藏公路輔助線上跨金馬河的唯一大橋,也是連線川西平原東西地區的主要通道之一。三渡水大橋的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上元二年(760年),溫江的李七司馬在此地造竹橋。據推測,由於金馬河(那時叫皂江)那時流經此處時應不是正流,所以水流應該不是很大,才能建造竹橋。李司馬在此處建造竹橋時,恰逢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應蜀州(現崇州市)刺史高適(也是同時代的著名詩人)的邀請到蜀州去,經過金馬河,親見李司馬造橋過程,並即興創作三首詩記載此事。這三首詩是:《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即日成,往來之人免寒冬入水,聊題短作簡李公》、《觀竹橋成,月夜舟中有述,還呈李司馬》、《李司馬橋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可以想見,竹橋在造橋是倒是比較簡便,但因其材料不耐久,其存在的時間應該不是很長。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在原宣家渡、黃家渡河三渡水曾建橋三座,合稱“三渡橋”。一渡橋位於原縣城西約14華里,跨玉石江,木樑結構,橋長12.2丈(約40.67米),寬6市尺(2米);二渡橋在原縣城西約15華里,跨金馬江,木樑結構,長14丈(約44.67米),寬1丈(約3.3米);三渡橋(原名金樞橋),在原縣城西約15華里,跨金馬江,木樑結構,長14丈(約44.67米),寬1.2丈(4米)。清光緒年間,此時該地已成為金馬河主流,當時的技術能力,無法在這么大的河流上建造永久性橋樑,故設一、二、三渡口,每年冬季枯水季節,各渡口架木板橋通行。清末民國初,三渡水渡口成為通往崇慶(現崇州市)、大邑、邛崍三縣的主要通道,用小木船過渡。民國時期,仍舊設渡口,一直沿襲到1955年。
1955年,由於金馬河河床變化,將原來的三個渡口改為一個渡口,增設汽車渡船過渡。由於交通事業的日益發展,成邛公路運輸繁忙,渡口經常阻塞;加之在洪水季節,渡口還要封渡,嚴重影響了交通,完全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1966年,四川省人民委員會撥款320萬元修建三渡水大橋。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干擾,歷時三年,於1969年方建成通車,命名為“三忠橋”,1980年地名普查時,恢復橋名為“三渡水大橋”。新橋為永久性雙曲拱橋,全部用鋼筋混凝土修建,共17孔,每孔25米;兩側為鋼筋混凝土欄桿;橋基深6米,橋高12米,全長483米,橋面淨寬7米,可承受重力汽車13噸,拖車60噸。該橋建成後,有金馬河第二大橋之稱(第一大橋為新津境內跨金馬河的“新津大橋”)。民國時期以來,車輛行人到此,終年阻塞擁擠,洪水季節往往不能通行,凡是經過這個渡口的人,無不慨嘆:“過三渡水真難!”新的三渡水大橋的建成,猶如一條寬敞的大道把金馬河兩岸連線起來,桀驁不馴的河水阻礙人們通行的現象已成為過去,對於促進成邛公路的交通運輸,加強國防建設,發展城鄉經濟,都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2004年9月7日,三渡水大橋因人們在金馬河大量過渡采砂,造成河床變窄,水流速度加劇,洪水掏空橋墩,使靠近永盛一側的三孔橋樑坍塌。之後迅速組織重建,於2007年建成通車,成為成溫邛高速路輔道的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