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崇福道院,俗稱“聖堂”,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陸遜的祠堂。宋宣和元年(1119年),賜額“崇福道院”。千百年來,廟會是道院的傳統特色,本地百姓叫“三月半場”。清代聖堂住持王作霖“筆記”載:廟會益盛,時有“三月半,上聖堂”和“燒燒聖堂香,投個好爺娘”之諺。
作為古老的民俗文化,廟會叢明代嘉靖年間開始,場面非常壯觀,北到楊思老街,南至三林老街,南北有三里路,商賈雲集,道院內鐘聲齊鳴,香菸繚繞,故歷來被三林的文人雅士把這種融商業、旅遊、宗教於一體的廟會稱為“三林十景”之一。
舊時“三月半”聖堂廟會,商販甚多,從浦西、湖州、杭州等地遠道而來。廟會通常以聖堂為中心,北到楊思老街,南至三林老街,在長約三里的道路兩側,貨攤、小吃攤鱗次櫛比;算命、看相、拉洋片、捏麵人兒和江湖把式的猢猻耍把戲一顯身手。遊人顧客和進香的善男信女接踵摩肩,成為三林芳春勝景。文革中聖堂廟會隨之中斷。八十年代初,偶辦“三月半”聖堂廟會,但此時的廟會僅是城鄉物資交流會而已。
現狀
2006年起,三林鎮文化部門深入挖掘這一地方民俗文化。2007年“三月半”聖堂廟會被列入浦東新區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三林鎮政府恢復舉辦“三月半”聖堂廟會。“三月半”聖堂廟會以道教依仗出巡、民間行街表演為特色,彰顯了“百年聖堂廟會,千年古鎮魅力”民俗文化影響力,成為浦東乃至上海民俗文化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