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庵巷

”據此可知,三昧庵的當家師是老和尚,而不是尼姑。 此時,“三昧庵門外皆膏腴之田,去江已數里矣。 至民國時期,三昧庵還有僧人6名,主持叫隆林。

三昧庵巷在范羅山東北麓,南起北京路,北至平章里,巷口位於市二十八中學與鳩江飯店之間。相傳,舊時有尼庵,三姐妹在庵中為尼,遂名三昧庵,巷以庵名。巷全長140米,寬3米,泥土路面。把“三昧”解釋為“三姐妹”,是昧、妹諧音所致。
三昧,佛教語,梵文音譯,意為“定”、“正定”等,謂心專注一境而不散亂的精神狀態,佛教以此作為取得確定之認識、作出確定之判斷的心理條件。《智度論》卷七:“善心一處不動,是名三昧”。
蕪湖明代已有三昧庵。明末清初,宣城詩人施閏章(1618年-1683年)與山東萊陽人宋琬齊名,號“南施北宋”,都在蕪湖寓居過,與畫家蕭雲從友誼甚深。施閏章作《江口三昧庵》五律:“日日旅愁新,尋幽及暮春。老僧留過客,芳草伴閒人。戰艦徵兵日,文園抱病身。江山連杖履,不厭往來頻。”詩題自註:“時泊兵艘,僧皆閉門。”據此可知,三昧庵的當家師是老和尚,而不是尼姑。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書畫家黃鉞作《於湖竹枝詞》50首,其第16首雲:“烏飯香時將浴佛,黃梅熟後正眠蠶。看花試上留春舫,載酒須過三昧庵。”自註:“三昧庵,今為永靚禪林,在范羅山東麓,稱三昧庵,以國初三昧和尚得名也。”
此時,“三昧庵門外皆膏腴之田,去江已數里矣。”庵內供有伏虎羅漢,傳說曾經顯靈;僧松溪精於烹調,辦素宴,口感極好。已考中二甲第六名進士的黃鉞,常與二三詩友來這裡聚會,留下書跡,葛冬村仿學僧人披袈裟誦經,極像。
道光九年(1829年)黃鉞80歲了,以戶部尚書致仕回蕪,閒暇無事,常到各大寺庵走動。作《六月九日三昧庵納涼感舊》詩曰:“昔年逃暑此精廬,朋輩歡呼樂有餘。戲著僧衣參伏虎,醉尋佛印倩燒豬。伽藍像設還如昨,伐閱門高過已墟。蒲椅竹床涼夢在,重來漸見去時書。”時過40年,三昧庵依然是避暑的佳地,作者當年留下的墨跡仍保存著。
鹹豐年間(1851年-1861年)三昧庵毀於兵災,後雖重建,但已難復原貌。至民國時期,三昧庵還有僧人6名,主持叫隆林。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城市建設發展,三昧庵巷已改造成為大路。施閏章、黃鉞當年所描述的寧靜清寂的景象,早已不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