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意社

三意社

三意社初名“西安長慶劇社”、“關中三義社”、“西安三意社”、現名“西安市秦腔二團”。

基本信息

概述

秦腔班社。初名“西安長慶劇社”、“關中三義社”、“西安三意社”、現名“西安市秦腔二團”。民國四年(1915)受“易俗社”影響,由民間藝人蘇長泰、耶金山創建。社址初設西安騾馬市“梨園會館”,於鐘樓南“銀匠會館”演出。民國九年租得騾馬市“藥材會館”,從此有了固定劇場。創建之初,除招收第一期(甲、乙兩班)學生外,演員全是“江湖藝人”。因多系秦腔名角,又演出各自拿手好戲,深得觀眾歡迎,成為西安古城最上座的班社之一,為該社初期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從民國五年起,第一期學生陸續出科,開始與老演員同台演出。隨著老演員日漸減少,傳藝採用“大師哥教小師弟”的方法,以後代代相沿。民國八年,班主蘇長泰故世,耶金山繼任社長。因其善於經營,班社進一步興盛,引起駐西安陳樹藩部屬的眼紅。他們依仗手中權勢,巧立名目,對該社進行敲詐勒索。於民國九年,強行將“西安長慶社”更名為“關中三義劇社”。次年由於政局變化,陰謀未能得逞,社長耶金山為了免除後患,遂取蘇長泰三個兒子乳名中的“意”字,將劇社改名為“西安三意劇社”。民國二十七年初,耶金山卸任離社,蘇哲民、蘇育民先後任社長。同年分化出以“大”學生為主的“集義社”(尚友社前身)。民國二十九年,又分化出“光藝社”(華陰縣劇團前身)。大批藝術骨幹的出走,曾使該社一度衰落。但隨著民國二十八年招收的“輔”字輩學生陸續出科,劇社又復興起來。四十年代,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劇社遭軍、警、特輪番摧殘,一蹶不振,瀕臨散班。1949年5月西安解放,古城回到人民手中,三意社才真正走上繁榮發展大道。

演出節目

在該社前期服務的老演員有:陸順子、李雲亭、高天喜、李貴亭、張壽全、李金鳴、陳德裕、王德孝、曾鑒堂、梁箴、三斗金、安鴻印、晉福長、王文鵬、駱福生、楊金聲、和家彥、何振中等,他們在傳授傳統戲,培養藝術人才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三意社創建後的十多年間,沒有專職的“編輯”,演出劇目大都是秦腔老戲,新劇目多依靠社會投稿。從民國十九年起,著名秦腔改革家李逸僧、著名戲曲教育家封至模、秦腔劇作家袁多壽、袁允中等知識分子,先後到該社任編劇、導演,創作、改編、導演了一批優秀劇目,使劇社面目大為改觀,新編劇目有《蘇武牧羊》、《臥薪嘗膽》、《家庭痛史》、《雙刁傳》等。李逸僧改編排演的《婁昭君》、《玉堂春》等戲,在唱腔設計、淨化舞台方面使人耳目一新。他重新導演的《十五貫》、《蔣乾盜書》、《葫蘆峪》等亦有創新,《葫蘆峪》一劇長期成為三意社的保留劇目。

七十多年來,三意社立足於古城西安,深入廣大三秦故地,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向來以“慷慨激昂”、“響遏行雲”享名,深受民眾歡迎。建國之初,該社在西安首演《白毛女》、《羅漢錢》、《小女婿》等,為革命現代戲的傳播發揮過作用。1952年全國第一屆戲曲匯演,社長蘇育民獲演員一等獎。1953年,抽部分演員赴朝鮮慰問志願軍,又多次赴大慶、玉門油礦慰問石油工人,支援國家建設。1960年,以社長蘇育民為首的一批演職人員,參加了秦腔戲曲片《火焰駒》的拍攝。1959-1960年,參加“陝西演出團”巡迴演出全國十三省,擴大了秦腔影響。七十餘年來,共出科十期學生,約四百五十餘人。其中不少成為秦腔藝術骨幹,流布於西北諸省。佼佼者有閻國斌、朱俊卿、劉光華、趙明華、李桂芳、蘇哲民、蘇育民、王慶民、李益中、田玉堂、屈振民、張鏡堂、姚裕國、周輔國、王輔生、嚴輔中、蘇蕊娥、李夕嵐、蕭玉玲、劉養民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