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詞目 | 三年之艾 |
發音 | sān,niá,n,zhī,à,i |
釋義 | 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乾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
出處 |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蘄春艾葉
艾葉可用於灸,“灸百病”,並與“針”齊名;可入藥,有理氣、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等功用;為食療之物,如“羹艾酒”、“艾糕”等;還有以艾為“虎”,菖蒲為“劍”,懸門戶之上以“避邪”、“禳毒氣”等習俗流傳至今。蘄春縣民間有許多用艾習慣:如嬰兒出生第三天洗艾水澡,並將艾絨少許敷在囟門和肚臍上,可防備感冒、鼻塞或其它疾病;產婦產後三天和滿月,各洗一次艾湯澡,以消毒辟穢、溫運氣血,可預防產後體弱生病;艾湯洗腳可治風寒咳嗽;胃寒肚痛,取艾葉一片,揉團吞服;艾水薰蒸,可治筋骨痛或腰腿痛。《孟子。離婁章》載“七年之病,蘄三年之艾”,蘄春民間也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之說,所以各家儲存老艾也成一種習俗。
藥效功能
蘄艾:性味】苦辛,溫。
①《別錄》:味苦,微溫,無毒。
②《唐本草》:生寒,熟熱。
③《本草綱目》:苦而辛,生溫,熟熱。
【歸經】入脾、肝、腎經。
①《本草綱目》:入足太陰、蹶陰、少陰經。
②《本草新編》:入脾、腎、肺三經。
③《本草再新》:入心、腎二經。
【功用主治】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
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①《別錄》: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
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搗葉以灸百病,亦止傷血。
汁又殺蛔蟲。
苦酒煎葉療癬。
③《藥性論》: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
長服止冷痢。
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療本草》: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
⑥《日華子本草》:止霍亂轉筋,治心痛,鼻洪,並帶下。
⑦《珍珠囊》:溫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閉痛熱壅,飲食有妨者,搗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帶脈為病,腹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綱目》:溫中,逐冷,除濕。
⑾《本草正》:辟風寒涅,瘴瘧。
⑿《本草再新》:調經開郁,理氣行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入丸、散或搗汁。
外用: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熏灸,搗敷、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宜忌】陰虛血熱者慎用。
①《綱目》:苦酒、香附為之使。
②《本草備要》:血熱為病者禁用。
③《本經逢原》:陰虛火旺,血燥生熱,及宿有失血病者為禁
治產後驚風,小兒臍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