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宿山林場

三宿山林場,位於廣寧縣境內西北面,座落於古水、石咀兩區之間,海拔1200米,方圓36平方千米,是南嶺山脈的分支。

三宿山位於廣寧縣境內西北面,座落於古水、石咀兩區之間。往上看五峰,往下望七峰,宛如筆架,高聳入雲,峻逸秀麗;海拔1200米,方圓36平方千米,是南嶺山脈的分支。因為山高且大,瀏覽一遍,至少也要三天三夜,故名“三宿”。
名 不 虛 傳
三宿山是廣寧名山之一。漫山茫茫林海、翠綠欲滴,松濤陣陣,清爽之氣襲人。木材多為松、杉、竹子,雜以楠木、山栣(當地人稱為坤甸)、樟樹、白藤、赤黎之類,量豐而質優,為建築和製作家私之上乘。解放後,當地人民有計畫地營林,一九六O年從石咀至逕口段營造的三萬多畝,至今已鬱鬱蒼蒼。放眼山麓,雨中萬壑皆泉,流陂瀉圳,如駿馬咆吼奔突。平日無數涓涓細流,一灣碧水,注入永固河、南鄉水而匯入綏江。奇山蘊寶,異水發電。僅南鄉河,就建起了什洞電站、湘門電站,黑夜明珠串串,燦如繁星。民謠說:“三宿山高頭戴日,觀音岩大口含煙。風吹馬尾千條線,月照龍鱗萬點金。”靈山秀水,名不虛傳。
“白 雲 帝 子”
每當彩霞滿天,山上則層林盡染,令人神思飛馳,如著雲雨初霽,一抹斜陽,山嵐中各種絢麗的折光,令人眼花繚亂。主峰雲霧繚繞,即使晴空萬里,山顛也常有朵朵白色雲霞飄逸其間,常年不散。相傳古時候有一蘇姓人,入山得道,駕白雲黃鶴而去,成此聖跡,人稱“白雲帝子”。他護衛著山上的奇珍異寶,是護山的神靈。早在一九三五年,三宿山下的西南角,曾發掘過一個銅鼓,鼓面直徑一米,高七十五公分。愛群水一帶的人自稱下山民,傳為少數民族,大概是這裡最早的居民,都篤信“白雲帝子”的聖跡。據說石友公墳塋附近,有時還會奇景突現;雨後,一幅雪白的銀幕垂天而降,遠觀清晰可見,近看杳無蹤影,人稱“白帳”;此景出現,被看作“白雲帝子”下凡,預兆當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云云。而常年霧紗籠罩的群山,只有重陽登高,碧空萬頃,方可極目遠眺。那時廣、四、懷三個縣城的風光,盡收眼底,使人悠然想起“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句。清末秀才羅廷贊曾在山下開設蒙館,常喜帶學生登高野遊.有詩日:“臨高憑眺九徘徊,極目相寧眼界開。鐵地長江成錦繡,千丘萬壑總塵埃。身登三宿疑仙澤,鼎峙春秋感霸才。今向觀音岩上望,此生真箇入蓬萊。”極贊三宿山之壯美。
瘦 刀 脊 山 岩
山中有一處叫瘦刀脊山岩。相傳很久以前,“白雲帝子”與山妖鬥法,一刀把山妖砍死了。寶刀下處,光焰四迸,剎那間出現一陣旋風,飛沙走石,陡峭的瘦刀脊山岩便出現了。棧道寬如書桌,突現於懸崖峭壁之間,只能攀藤扶葛側身而過。山坳處常年涼風習習,名日“風櫃口”。岩下附近有一條小溪流,名叫寶刀坑,山民又叫破鐵坑。早年他就在溪流中發現過一塊重達三百餘斤的大鎢礦,還有人在水中撿到一塊碗口粗大、通體晶亮的石塊。這奇怪的石塊,拿它浸在水缸里竟熠熠發光,瑰麗異常。這大概是水晶石吧,不難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