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黃釉青瓷虎子

三國黃釉青瓷虎子

此展品為三國文物。通高17.4厘米、長30.3厘米。整器呈虎形,作蹲踞狀,瞠目張口,小耳後張,尾上卷與頭部相接成梁。 現收藏於襄陽市博物館。

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三國文物。通高17.4厘米、長30.3厘米。1981年老河口白蓮公社付凱捐贈。灰胎,器身施黃釉,釉層較薄。整器呈虎形,作蹲踞狀,瞠目張口,小耳後張,尾上卷與頭部相接成梁。虎子於東漢開始出現,為六朝墓中常見的青瓷隨葬品之一。青釉虎子為一種盛器,口部似張口的虎首,背有提梁,圓腹,下有四足,因其形如虎,故名。其用途有兩說,一說是溺器;一說是水器。東漢時出現,六朝時墓葬中常見。現收藏於襄陽市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