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三嘜頂海拔605米,地處廣東信宜市金垌鎮與安莪鎮間,屬雲開大山山系,變質片頁岩風化酸性紅壤。三嘜頂名源於主峰有三個峰尖,三個峰尖中間是幾畝水田,水田長年儲水不會幹旱,每年產水稻十多擔,剛好夠一戶人家的糧食,更奇的是三嘜頂北峰半山上屹立著一座形似兩隻谷籮的大怪石,當地人叫“合籮石”。“合籮石”直徑3米多,中間裂開,形似兩個竹籮,在裂縫中生長棵茶樹,由它繁殖發展,故稱“合籮茶”,三嘜頂在雲開大山中,其貌不揚,卻因產合籮茶而名。三嘜頂植物資源:桂枝、山砂仁、山巴戟、山枝子、山姜子、跳山虎、山毛茶、紅錐、赤黎、黃鑿木、杉樹等;野生動物如山豬、果子狸、山鷹、山龜、山雞、鷓鴣等。
由於氣候適宜,三嘜頂茶園所產的茶葉色清、味香、甘喉、質佳。“合籮茶”。該茶抗蟲性強,內含物豐富,據測定茶多酚38.3﹪,兒茶素總量132.2﹪毫克/克,咖啡鹼4.l﹪,胺基酸3.3﹪,水浸出物38.99﹪。製成的特級煮茶外形緊結、多毫、呈翠綠色,湯色呈淺綠色且清澈明亮。清香持久,滋味濃醇,鮮爽可口,並帶有自然花香味。
信宜三嘜頂合籮茶,歷史上曾列為貢品,現在被列人中國名茶——歷史名茶類,載人《中國名茶志·廣東卷》,是廣東省15個名茶之一。
特產
由於氣候適宜,三嘜頂茶園所產的茶葉色清、味香、甘喉、質佳。“合籮茶”。該茶抗蟲性強,內含物豐富,據測定茶多酚38.3﹪,兒茶素總量132.2﹪毫克/克,咖啡鹼4.l﹪,胺基酸3.3﹪,水浸出物38.99﹪。製成的特級煮茶外形緊結、多毫、呈翠綠色,湯色呈淺綠色且清澈明亮。清香持久,滋味濃醇,鮮爽可口,並帶有自然花香味。信宜三嘜頂合籮茶,歷史上曾列為貢品,現在被列人中國名茶——歷史名茶類,載人《中國名茶志·廣東卷》,是廣東省15個名茶之一。
三嘜頂茶園
歷史
早在200多年前,有戶姓楊的茶民,在合蘿石下開闢了20多畝茶地,世世代代以經營此茶園為生。三嘜頂因“合籮茶”而美名遠揚.直至解放前的三十年間, 因遭搶劫和火災, 這戶茶農的後代被迫遷往外地謀生,這裡的合籮茶才逐漸凋殘。
解放後, 當地民眾仍按祖輩習慣, 每到春分前後便上山採摘合籮茶,精心炒制,作為珍品收藏。
為了保存和發展這個菜葉珍品,有關部門將三嘜頂合籮石下合籮茶母樹移植栽培,並在合籮茶園舊址附近墾地新種,不斷擴大種植面積,讓合籮茶這一名貴特產繼續飄香。三嘜頂茶園1953年有茶園50畝,1965年後擴大到1600畝,產量50多噸;1980年後穩定在300畝左右,年產量在25噸左右,其中特級合籮茶5噸左右。近年來,合籮茶多次參加市茶葉質量評比均獲得第一名。1992年和1996年兩次參考廣‘東省茶葉質量大賽,均獲得特種優質茶類高分,又被列入中國名茶之一。
近況
三嘜頂因合籮茶而名,合籮茶因三嘜頂的傳說而珍.“竹雨松風霽月煙,疑聞茶香聚三尖,清香招來雲外客,美味引出洞中仙”。直到最近,在信宜市和金垌鎮的招商引資政策感召下,環球村外出深圳創業並取得成功的張氏兄弟幾人瞄準了合蘿茶的深厚文化內涵和所蘊藏巨大商機,決心回鄉開發茶場,重新包裝打造合蘿茶品牌。2007年10月,張氏兄弟已和村委會簽訂了三嘜頂的山地承包協定,一包五十年。近兩個月來,投資商張氏兄弟每天都僱請了三十多名民工和一台鉤機上山開墾荒地,興建茶園。目前已新開出梯地近兩百畝,推出盤山公路近四公里。他們計畫在重新管理好原來20多畝老茶樹的基礎上,再新種植高檔茶葉1000畝,茶園建設科學布局,規劃建設茶葉加工區,茶工宿舍區和旅遊觀光點。把三嘜頂建設成為一個高檔茶葉生產加工和旅遊觀光於一體的生態農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