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門巷

其侄李芳溏崇禎辛未科進士,任職山東章丘、夏津知縣,譽為“一門三進士”,鄉里多為傳頌。 李養沖祖籍永年縣臨洺關鎮中召莊村,其父李郁遷居臨洺關,後逐漸成為臨洺關城內一支的望族。 李養沖弟兄七人,人們便把李家居住的這條小巷稱為“七門巷”。

地理位置

七門巷位於河北省永年縣臨洺關,是觀音閣北道西的一條巷子,向北直通西大街直至馬號坑。

一門三進士

明朝萬曆三十五年李養沖中丁未科進士,後任職宣府巡撫、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使。其弟李養志中甲辰科進士,任職陝西、廣東道監察御史和大理寺左寺丞。其侄李芳溏崇禎辛未科進士,任職山東章丘、夏津知縣,譽為“一門三進士”,鄉里多為傳頌。李養沖祖籍永年縣臨洺關鎮中召莊村,其父李郁遷居臨洺關,後逐漸成為臨洺關城內一支的望族。李養沖弟兄七人,人們便把李家居住的這條小巷稱為“七門巷”。

七子朝天

打開《廣平府志》及《永年縣誌》,在臨洺關地形圖上,你會發現,李家居住的本是一條南北向的巷子,北口直衝西街東西大道,奇怪的是,這條巷子沒有南口,到了南頭而是折頭朝東,直通觀音閣下的南北大道——“御路”。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越過“御路”有三條街道,一條呈東西向,即東大街,一條呈南北向,一條呈西北——東南方向,且彎彎曲曲,極不規則,這三條大街微妙地構成了一個“天”字,人們稱之為“天字街”。在封建社會,人們特別篤信風水,講究居住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認為好的宅院能給家族和兒孫帶來無盡的福祉和榮耀。而李家之所以把巷口朝東,巷子與西大街明顯地構成了一個“七”字,寓意“七子朝天”,期望家族世代飛黃騰達,永享榮華富貴。李氏家族的人們通過自己的勤奮和不懈努力,取得功名和成就的大有人在:從明朝洪武末年到清朝鹹豐年間,李氏一門先後中過進士3人,舉人7人,歲貢14人,恩貢1人,拔貢2人,禮部儒士2人,省祭1人,官生2人,廕生2人,世襲2人,拔總1人,例監7人,吏員5人,職員1人,奉祀生15人,贊禮5人,太學生21人,庠生108人,婦女受過朝廷敕封的37人。這么多人取得如此的成就,不僅在永年縣,而且在當時的廣平府也是絕無僅有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