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姐下凡

七姐下凡是一本以南昌採茶戲為主題在2012年9月藏於江西省圖書館的書籍。

主題

南昌採茶戲 南昌 採茶戲 七姐下凡 董永 七仙女

責任者

版本

江西省圖書館 2012年9月

日期

載體形態

館藏信息

江西省圖書館

描述

演出單位:南昌市採茶劇團;資料提供單位:江西省藝術檔案館;授權單位:江西省藝術檔案館;武寧採茶戲與黃梅戲 有關資料介紹,全國地方劇種有三百六十多種。每個地方劇種雖在聲腔運用上各有特色,也免不了有共同之處。察其原因,在相互競爭,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的情況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是在每個劇種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中共同的規律。 一 武寧採茶戲(民間習稱“武寧茶戲”)起源於“茶歌”即“採茶調”。採茶歌早於乾隆初年就出現於元宵燈會上,形成燈戲。有詩為證:“燈火照龍河,魚龍雜綺羅,偏憐女兒巷,一路採茶歌。”再由在茶行坐唱的“唱生”的“板凳戲”發展成“三小戲”,最終形成富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武寧採茶戲,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辭海》載:“清道光後,由湖北黃梅的採茶調傳入安徽安慶地區,受了青陽腔的影響,並與當地民間歌舞、說唱音樂融合發展而成。”上述資料說明,黃梅戲是在清道光以後才由黃梅採茶調發展而成,距今不到兩百年。 二 1952年秋,安徽安慶市兩位黃梅戲工作者來武寧採風。據稱,武寧採茶戲與黃梅戲有剪割不斷的緣份,此次專程來武寧採集採茶戲和民間曲調以及有關武寧採茶戲的一些情況。兩人攜帶當時罕見的鋼絲錄音機,錄製了一批採茶腔調與民間小調、山歌等。 過去,長江時發水災,黃梅民間藝人逃離故土流浪至江西、安徽地區,安徽是在清道光以後在黃梅採茶調的基礎上,發展成為黃梅戲,由農村進入城市。 武寧採茶戲是吸收了黃梅民間藝人帶來的“採茶調”,融化到本劇種之中,豐富了劇目和聲腔。這是一種借鑑與吸納,並非師承,與黃梅戲是在黃梅採茶調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有嚴格的區別。 1947年秋,應茶戲愛好者的要求,駐縣保全部隊將下河藝人接進城來,在中山紀念堂的小舞台上公開演出。其中一出由丑角柯為壽扮演的《湘子化齋》轟動全場,演員單腿立唱十多分鐘,聲情並茂,連酷愛京劇的保全團長也讚嘆不已。又應觀眾要求,雇轎趕幾十里將茶戲當紅旦角夏考秀從山背請來登台演出,打開了採茶戲進入城市演出的局面。 1953年,縣文化館組織一批老藝人成立武寧採茶劇團(安徽於1953年元月組成“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演出傳統戲《七姐下凡》和改編現代戲《兒女親事》等,陣容強大,轟動一時,同年6月上調九江改為九江專區採茶劇團。除在本地區巡迴演出外,還經常到長江中下游地區武漢、長沙、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演出,風光了一段時期。 十年浩劫中,劇團被勒令解散,人員被下放農村,或遣返原籍,百花園中即將盛開的一朵奇葩被摧殘了,但是,根深蒂固的武寧採茶戲在廣大農村頑強地生存著。 1986年,經多方努力爭取,江西文藝校專門在武寧設立採茶班。1988年恢復成立採茶劇團,巡迴各地演出,但受全國戲曲步入低谷大氣候的影響,3年後被撤銷,武寧採茶戲又倒退到農村業餘演員在草台演出的境地。 可以說,武寧採茶戲與黃梅戲都是從農村進入城市,黃梅戲在不斷發展中躋身於全國大劇種行列,而武寧採茶戲卻從城市退回到農村,停滯不前,令人扼腕嘆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