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均

丁大鈞教授,男,1923年4月出生,安徽無為人,著名土木工程專家、教育家,東南大學教授,國務院首批博士生導師。 1967年提出偏心受壓構件極限側移的連續公式,1983年提出沿混凝土保護層的裂縫寬度計算,二者在國際上均屬首次。 獲全國科學大會個人獎(1978年),剛度裂縫研究自然科學4等獎(1982)和省部級1~3等科技獎共10次,含02年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

丁大鈞教授,男,1923年4月出生,安徽無為人,著名土木工程專家、教育家,東南大學教授,國務院首批博士生導師。因病醫治無效,於2010年3月24日19時28分與世長辭,享年88歲。
丁大鈞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土木工程專家,國際著名的混凝土和砌體結構專家,曾參加過毛主席紀念堂方案設計,是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科的主要奠基者和開拓者。
丁大鈞教授畢生堅持科學研究,成果卓著。撰寫出版過40餘本土木工程教材著作,發表過中文論文300多篇,14個語種的外文論文210篇。主持了4次國際學術會議,出訪過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43所海外大學和國際學會講學,宣傳了我國土木工程的發展和建設成就,擴大了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科在國際上的影響。曾獲得10多項國家及省級科技獎勵,其中包括東南大學首個國家自然科學獎;1980年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範;2002年獲得了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
丁大鈞教授是傑出的教育家,被國內9所高校授予名譽教授。講授過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等15門課程,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出版教材專著,60年代開始招收研究生,培養了百餘名博士和碩士,很多成為了國家建設的棟樑,其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級教學名師等。
丁大鈞教授在歷史、書法、詩詞、繪畫等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系(中國)同暉學社社員,其頗多詩詞及書法作品被《同暉》學刊著錄。出版了《文史知識講義》、《耕余詩詞》和《耕余書畫》等文藝著作。
丁大鈞教授曾擔任江蘇省政府參事、江蘇省土建學會顧問,南京市土建學會理事長;世界教科文衛組織專家組成員、美國高層建築與都市居住小區理事會專業委員會主席、印度國際高層結構聯合會名譽理事等職務。
丁大鈞教授一生筆耕不輟,不僅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論著等寶貴財富,還為我們留下了十分可貴的“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奮鬥精神。
丁大鈞教授的逝世是我國土木工程界的重大損失!

安徽大學工學士(1948),安大、南京大學和南京工學院助教(1948-1953)、講師(1953-1978.5)和教授(1978.5-),汕頭大學、武漢水電大學等9高校名譽教授(1984-);國務院第一批批准的博士導師(1981),至1998年培養博士31名、碩士70多名;1993.9退休。南京土建學會和江蘇省土建學會名譽理事長,國際橋協會員(1983-),美國國際高層建築及都市居住小區理事會第26委員會主席(1990-)、印度國際高層結構協會名譽理事(1992-)。中國建築結構學報編委(1981-)、香港國際英文結構工程進展學報國際編委(1995-);並曾是紐約科學院會員(1994-1996),《特種結構》編委會副主任和主任編委(1984-1994)和《工程力學》(國際權威刊物)編委(1984-1998);中國建築學會(1981-1983)和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1984-1997)和南京土建學會理事長(1984-1997)。80年代南京市第8、9屆人民代表;還曾是國家教委第1屆學位委員會委員(1981-1984),國家科委第1~3屆發明獎評審會委員(1981-1989)和江蘇省政府參事室聘任參事(1991-1996)。
在40種刊物上發表中文論文300多篇,總計約500萬字;60多篇英文論文刊於多國國際會議論文集,含總報告、邀請報告和引導報告;另100篇外文論文,含30多篇被譯成其他9種外語,發表在20國38種國際學報上,其中約70篇刊在15國24種國際權威刊物上(1984-2000);還出版41本中文混凝土、砌體結構和力學教材、參考書及專著,執筆達1200萬字,其中《磚石結構》教材印數達290,000冊。
對混凝土和砌體結構曾進行過一系列的試驗研究,僅剛度裂縫試件即超過700個,10批長期荷載試驗堅持23年,最長的一批持續6年多,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建立了一套較完整的混凝土構件(包括5種截面的RC、PC、輕RC,纖維加強混凝土單向和雙向受彎,偏向受拉和受壓)剛度裂縫計算體系,大部分為有關的我國國家規範和規程(TJ10-74)、(GBJ10-89)、(GBJ69-84)和(JGJ12-82)所採用。合作開發並進行了大型試驗用鋼筋混凝土深井管代替鑄鐵管(1969),並提出用焊接接頭代替法蘭盤接頭大大加速了施工進度,並使成井率提高接近100%,建議加置浮力板,使可能打很深的井,深度達830m,建廠生產幾遍全國,節約金屬和資金特多。提出梁高較大時可將受力鋼筋沿梁高分布以代替構造上配置的“腰筋”,減小梁腹裂縫的開展,鋼筋用量較集中配置時的受力鋼筋加構造“腰筋”有所減少,經合作進行足尺寸試驗(1973-1974),在吊車梁標準圖配筋中採取了集中與集中和分散相結合兩種方案。1967年在國內首次提出受剪中考慮壓力和預應力有利影響及拉力不利影響,並考慮剪跨比影響的計算。1967年提出偏心受壓構件極限側移的連續公式,1983年提出沿混凝土保護層的裂縫寬度計算,二者在國際上均屬首次。1985年提出了預應力配筋的合理形式,建議將預應力筋位置適當提高而控制對邊拉應力不超過(1.2~1.3)混凝土抗拉強度,對邊即不致裂縫,這較在對邊配置預應力鋼筋簡化了構造,而對邊不裂縫也保證了使用質量,配筋尚可減少約10%。指出規範GBJ10-89在剪扭計算中將根據試驗得出的1/4圓計算模式簡化為三折線模式求得混凝土受扭承載力降低係數βt而出現超過上下限而不得不取用上下限,建議即按1/4圓不作簡化得出帶根號的公式,並不複雜而上下限自動滿足,等等。
根據試驗結果,改進砌體局部受壓的圍箍理論為圍箍與擴散相結合理論。批判國外由於三向受壓提高橫配筋砌體強度,創立橫筋拉結為豎向裂縫分開的小磚柱免過早失穩因而提高砌體強度的新理論。指出現行《砌體結構設計規範》(GBJ3-88)中未充分考慮牆梁頂部荷載引起的彎矩下磚牆與混凝土托梁的組合作用而引起梁、牆交接面上應變的不連續。提出採用換算彈性模量可大大簡化現行規範中砌體偏心受壓計算。指出原《磚石結構設計規範》(GBJ3-73)中對沿周邊支承牆計算高度規定的不合理,並根據穩定理論提出計算建議,現行規範GBJ3-88中雖改進,但丁建議在各種情況下安全度是一致的,等等。
提出一些簡化計算。如1960年提出旋側力矩分配法允許節點旋轉和側移同時進行,使計算多層剛架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按該法計算成為可能。1960-1963年簡化蘇聯按彈性半平面和半空間理論彈性地基梁用鏈桿法的計算,併合作編制短梁係數表使短梁計算也表格化,並可計算邊荷載;找出長梁在集中力和集中彎矩載下換算參數間的微分關係,編制承受彎矩載下國際上尚缺的長梁係數表。1960年提出扁殼無彎矩理論內力直接差分法,不僅簡化計算,也準確些。1989年提出三類彈性地基(彈性層深度接近0,有限深和無限深)沉降近似統一模式。1993年對國內外規程中採用的上部框架與箱基共同作用計算方法提出批判並給出計算及配筋分布的建議,1998年又進行進一步討論,並發現規程方法不僅理論上有缺點,而且一般配筋也偏多,同時提出準確計算方法。研究結構機理創“有限基本構件法”(FFMM)以計算雙向板、深梁、圓池和筒殼不僅計算簡化,且擴大適用範圍。指導研究生進行抗震自控和其他減震研究的三項成果已被套用到實際工程。提出的多項建議被採納,如磚石結構規範72草案徵求意見時,對最主要的偏心受壓計算公式中偏心影響係數提出修改,因不全符合試驗結果,經專門試驗證明,73規範正式採用所建議的形式,只改一數字;對南京一棟戰前只建二層的建築,柱鋼筋尚外露,設計圖遺失,據說原系8層,1982年擬加至8層,檢驗樁基無問題,但所有柱需加固,建議用陶粒混凝土重量減輕1/4,僅四角柱加固,使用18年,情況正常;70年代中參加一大型歷史性建築初步設計(毛主席紀念堂),施工單位擬用灌注樁,堅持建議用預製樁以保證質量被採納,等等。
主持4次國際會議和被邀請擔任在國外召開的國際會議顧問和學委會委員約30次。在國內50個大、中城市32所大學、多個學會和設計院講課100次以上,計約2000小時(每次1-4天);訪問26國和2地區,在33所大學、4所國家研究院和多個學會講課40次。和6大洲約50國同行進行廣泛交流,並和國外及特區合作試驗研究。
獲全國科學大會個人獎(1978年),剛度裂縫研究自然科學4等獎(1982)和省部級1~3等科技獎共10次,含02年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分別獲1982和1985江蘇省勞模和優秀教師稱號。業餘喜作舊詩詞,練習繪畫和書法,2000年獲文化部批准的“2000年世界華人藝術展”(在美國)書法獎並被授予“世界華人藝術人才”稱號和(澳門)詩詞二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