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允元,字叔中,又字牧中,江蘇常州宜興人。丁允元來潮後,沒有唉聲嘆氣,一蹶不振,而是四處察訪民情,了解潮州社會、歷史、地理環境,當看到韓江江闊舟少,每有爭渡現象,若遇惡劣天氣,過江之險如履薄冰。丁允元看在眼裡,急在心頭,遂於南宋孝宗幹道六年(1170年),倡儀籌建“湘子橋”。椐《潮州府志》載,丁允元慷慨認建西段五座橋墩,並在橋上建亭閣,又發動地言人士捐款,終於建成九座橋墩,縮短了江面水路,方便了舟渡,潮人感其功德,特稱該橋西四段為“丁公橋”以作紀念。
又據《潮州府志》載,丁允元一向重視教育,敬重賢能。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他認為位於城南的“韓文公廟”低矮破陋,不足以表達潮人對聖賢的崇敬之情,遂將“韓文公廟”遷至橋東筆架山,並以趙德陳堯配祀,題匾為“忠佑廟”。“忠佑廟”即是現在的“韓文公祠”。該祠是我國現存的歷史最久遠、保存最完整的紀念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專祠。丁允元為官清正,德高澤廣,故後人逐級中奏朝庭,於是皇帝欽賜“崇祀名宦”、“配享韓廟”,按國家典禮享春秋二祭。1989年,潮州市人民政府主持韓祠重修工作,丁氏旅泰宗親遂集資港幣25萬元,建“丁允元亭”於韓祠右側,此乃丁公遷祠800周年的又一盛事。
丁允元身為進士,他深諧教育對於潮州的發展是何其重要,為了改變當時潮州落後而又不合理的教育體制,他創置六齋,資儒興學,撥田租三百六十五石為教育專款。還在橋東涸溪創建一個“文祠書院”,後稱“文昌祠”(現已被毀)。為潮州的教育事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丁允元治潮功績卓著,無論韓祠內的“建允元亭碑記”;還是當時南宋高官劉坦之(劉按察)蒞潮視察丁允元政績時,所作的《游西湖山偕丁牧中而作》(該詩位於西湖葫蘆山南麓南岩寺後石刻群);還是丁允元墓邊的“德政碑文”;還是當時的《潮州府志》;均有詳盡記載。丁允元去世後,墓葬潮安縣磷溪鎮西坑路口鳳地,1989年,該墓被潮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丁允元治潮期間,勤政愛民,後因元兵作亂,士庶攀留,遂立籍海陽(潮州市),創仙田鄉,故潮州丁姓,皆為丁允元後裔。丁氏子孫繁衍,代出英才。潮州聞名全國的名宦----江蘇、福建巡撫丁日昌,便是其中之佼佼者。丁氏後代素有尊祖敬宗的傳統,明朝萬曆壬午年(1582年),丁氏十三代孫塘邊少峰公等倡建“丁代大宗祠”,以紀念丁允元。該祠位於潮安縣磷溪鎮仙田鳳地。坐東北向西南偏南15°(即坐艮向坤兼醜未,丁丑丁未分金一線),祠宇面寬28.8米,進深43米,建築面積約1240平方米。祠貌峻偉主,氣勢軒昂。祠主體為三進格局,兩走廊,曰蘭、桂巷,門樓有三門四壁,門額面刻“丁宦大宗”四個鎦金大字。大門左右有一對頗大的石鼓,石鼓底座有精美的石雕,大門兩邊是兩個偏門。大門石刻聯“宮紀太常、五馬清風余鳳水;績崇名宦,千秋諲祀薦仙田。”為明朝禮部尚書黃錦於1654年作並書。祠前馬面門聯“宋室忠卿第;嶺南世宦家。”充分顯示了丁允元及其家族的顯赫名聲。門樓屋頂為八滴水結構,屋脊上面原有三亭榭、四樓閣,其中聖旨亭意思是“坐騎必下”。樓閣互亘荷塘,塘上虹形左橋樑互相通串,甚為精緻。祠內雕樑畫棟,古色古香,花鳥蟲魚,惟妙惟肖、嵌瓷雕塑,栩栩如生,金漆木雕,巧奪天工,紅梁綠桷,氣派大方。祠內懸掛匾額16塊:“諫草傳芳”、“祖孫繩武”、“欽點狀元”、“解元”、“大夫”、“父子濟美”、“文材郎”、“拔元”、“慶衍同源”、“文魁”……真是琳琅滿目、舉不勝舉。祠內對聯“仙喜佛悲道本無外;田良池美樂在其中。”“德教留棠蔭,橡樹祠邊分俎豆;文明兆夢,仙田村里蔚衣冠。”等11對,對仗工整,語句甚佳。祠各進脊頂塑有“雙鳳朝牡丹”,“福祿壽全”等塑像,祠前現有四對旗桿,頗為壯觀。祠前還有兩株百年榕樹,鬱鬱蔥蔥、根深葉茂、枝幹粗壯、生機勃勃。祠前在一泓清水,每當晚霞撒落水面,波光粼粼、魚蝦歡舞,一派盎然生機,真是“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早晨,水面靜得象一位神秘的老者在輕輕地訴說著他400多年來的酸甜苦辣,沒有半點雜聲。站在對岸的廣場上,回望整座祠宇,祠宇巍峨壯觀,富麗堂皇。門前二棵古榕,更象二位忠誠的衛士,日日夜夜守衛著為紀念這位在朝忠正直諫、蒞潮仁德愛民的丁允元而建的“丁宦大宗祠”。
丁允元(1602~1671),字長仁,號右海,日照濤雒人。減輕民眾負擔,使百姓得以活命。他為官清廉,任姑蘇太守時,百姓稱頌為“賠錢太守。”在主持科舉考試時,嚴禁舞弊,所錄取的人才後來都有一定成就。丁允元任職後期,正值清廷剛剛建立,他嚴格要求官吏熟習典章,遵紀守法,愛護百姓。任廬州道時,奉旨丈量土地,同僚多虛報地畝,他查清數目,據實呈報,不以增加土地而邀功請賞。當時冤獄迭起,株連甚多,他大膽糾查冤案,曾為兩千餘人保全了性命,但卻受到撫軍的誣陷,被就地免職。不久,真相大白,朝廷補他為榆林道台。這時,他已對官場厭倦,便以母親年邁為由,回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