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img/1/7a4/wZwpmLwATO4kTN0AzN0Y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wc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全自然村有耕地總面積220.3畝(其中:地220.3畝),人均耕地1.6畝,主要種植糧食作物等作物;擁有林地1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00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7.9畝;荒山荒地300畝 。
農村經濟
![農村經濟](/img/3/4fb/wZwpmL1UzM4gjM2cjN0Y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Y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到2009年底,該自然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5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1萬元;畜牧業收入2.79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5頭,肉牛5頭,肉羊60頭);林業收入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1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收入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人,在省內務工1人,到省外務工4人 。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img/d/1fa/wZwpmL3IjN0EDN4EjN0Y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xY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 。全自然村有56戶通自來水。全自然村56戶都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戶。
該自然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 ;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3輛。
該自然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
文化教育
![國小](/img/1/a6c/wZwpmL4IjM5IzMyQjN0Y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0Y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該自然村小學生就讀到子差拉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戰河鄉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5公里,距離中學8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9人,其中小學生40人,中學生9人。
特色產業
![玉米](/img/1/7a9/wZwpmL2MjMwkTNykjN0Y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Y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該自然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種植核桃的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
發展重點
![種植業發展](/img/d/fd0/wZwpmLzEzMwADO3kDO0Y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g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該自然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路況極差,農戶生活燃料缺乏,農田水利條件差。
該自然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主要的發展思路有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人口衛生
![衛生室](/img/d/b87/wZwpmL1EDO3gzMwIzN0Y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yc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該自然村現有農戶56戶,有鄉村人口187人,其中男性90人,女性97人。其中農業人口186人,勞動力80人。該村187都是彝族。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80公里 。